首页 > 试题

“学法指导”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5-02-25 22:29:56 阅读: 评论:0

tdscdma-研究生招考网


2023年10月30日发(作者:创意策划)

学法指导”之我见

[作者] 盘锦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蔡政权

[内容]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育

人之路。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最主要的表现在科学的方法、民主的观念

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笔者在本文所要谈

及的只是魏书生老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部分,仅就“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

看法。魏书生的“学法指导”整体结构主要是“一个学科,两条原则,三大部分,

九项措施”。

一、一个学科一个学科,魏书生老师任教的是初中语文学科。然而他所教的这一

学科并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初中语文,而是“大语文”。也就是说他语文教学的

内容不受教材的限制,不受学科的限制;他语文教学的时间不受课堂45分钟的

限制;他语文教学的空间不受教室或校园的限制等等。

二、两条原则魏书生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多方面的,而我认为最主要的

是如下两条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魏书生要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识占有的水平,

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学内容。魏书生说:“我不要生的‘齐步走’,而

要求他们‘各自为战’”。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魏书生从不要生在知识的占有和能力的发挥上“整齐划

一”,而是经常鼓励学生要“日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是教育那些学习落后

的学生,在与同学做横向比较看不出成绩时,要做自我纵向比较,“新我一定要

战胜旧我”,做经常性的自我竞赛,这样久而久之,自我强化意识自然形成,自

学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三、三大部分魏书生常常把学生比喻成一辆汽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动力部

分、能源部分和操作部分。

(一)动力部分。魏书生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有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要终生奋斗,

用“理想”作为人生的动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动力,他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1.明确目标。魏书生教育学生要想实现理想就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1)终

生的目标。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要熟悉他的传记,记住他的格言,经常用他来衡

量自己。(2)现实的目标。在班级内选择最切合实际的经过努力后能够追赶上

的目标,写上他的名字,时刻追赶他。(3)定出学科学习任务目标。要做到“定

向、定时、定量”。

2.激发兴趣。他千方百计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魏书生把语文学科

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

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由这某一项的承包者为全

班学生解答其承包项目中的知识内容,这样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都有

给他人当老师的机会,同时又都是他人的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又找到了自

身的位置,明确了自身的价值,学习情绪日益高涨。

3.锤炼意志。魏书生针对初中学生意志薄弱的特点,经常给学生们讲以勤补拙

的道理。他让差生搜集达尔文、爱迪生等小时候智力不好,经过努力后成为杰出

人物的故事,把这些故事拿到“班会上”交流。他给学生讲埃及双目失明的塔

哈·侯赛因,讲法国自幼没有双臂的画家戴尼斯,讲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等事例来激励学生。更主要的是经全班学生讨论后规定每天要做的事必做。如规

定每天每人写日记一篇,学习笔记300字,左手小楷50字,健身长跑500

0米,仰卧起坐或俯卧撑100个等等,要求人人做到,天天如此,用这些方法

来磨炼学生意志。

(二)智力部分(能源部分)。智力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辨别、判断、处理和

发明创造的能力。魏书生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但他更注重实践探索,为了开发学

生的智力,他主要采取如下三项措施:

1.培养注意力。初一学生入学伊始,魏书生就狠抓学生注意力的养成。他给学

生讲,从小学到初中有个过渡阶段。有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问题,就是

培养自己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然后,魏书

生就给学生讲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转移、

注意力的培养等有关基本知识。接着让学生写有关注意力方面的日记,《一谈

注意力》一直写到《五谈注意力》。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如唱歌时,

让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黑板的中缝的中心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要写5

00字的“说明书”。由于严格训练,即使是自习课,任何人从外边走进教室,

学生也不会看你一眼。

2.培养记忆力。魏书生总是由浅入深地从理论解说到实际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记

忆力。他给学生讲记忆力的规律,说记忆力是人脑的一种能力,它和人民币相反,

不是越花越少,而是越用越多,越锻炼能力越强。每人平均具有140亿个脑细

胞,根本用不完。目前杰出的科学家也不过仅用了脑量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些平

常人就用得更少了。他把记忆力形象地比喻成开发露天煤矿,上面的煤层挖掘得

范围越大,潜在的煤层露出来的就越多。如果开巴掌大的小孔,那么大量的煤层

只好一辈子埋藏着。魏书生更注重实际训练。他讲课常常从报刊上选取一些教学

内容,让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听,然后让同学凭着自己的记忆写出内容提要或

复述提纲等等。有时搞5分钟的记忆力比赛,如背诵课文,或在听读后,写一段

长长的话等等。他还教给学生做记忆力“体操”,让学生每天晨跑后拿出20分

钟背诵各科知识,由学习委员将一个月中每天要背诵的知识列成一张表,叫作

“记忆力体操计划”。

3.训练思维力。魏书生认为,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比培养学生记忆力更重要。记

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真正理解的东西才便于记忆。魏书生从来不让学生死背硬

记每篇文章的段意、中心、写作特点,对于这些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之后自己去

解决。魏书生结合议论文教学,教给学生简单的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方法。

利用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如理解每篇文章从字、词、

句、段、篇到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就是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的过程,

也就是学生自我训练思维能力的过程。另外,魏书生也常常通过写作来训练学生

的思维力,让学生用同一个文题写一百篇日记,也就是让学生变换身份,变换角

度,变换时空来写。如《谈学习是乐趣》由“之一”写到“之一百”。经过这样

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能力大大加强。

(三)操作部分。操作部分是“学法指导”的主要部分,有了理想作为动力,有

了智能作为基础,然而不去实际操作,也不可能有什么好的结果。魏书生在这一

部分中主要采取了如下三项措施:

1.计划、预习。魏书生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上非常重视计划。因为只有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才会避免盲目性,减少无效劳动,于是他让学生制订

出若干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等。计划订完后,

同学们彼此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这样就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互相借鉴、

相学习的机制。预习,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然而,魏

书生的预习指导与众不同。他不单单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还指导单元预习,

期前的一册书的预习。明确预习内容,交给预习方法,然后及时进行预习检测。

例如,寒暑假前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

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

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2.听课巩固。听过魏书生课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的课,全班同学都能积极

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真正以

学生为主体,视学生为主人,以导学法为主要教法,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

他探索出一条切合初中生实际的教学规律,创立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六步教

学法。即定向、讨论、自学、答题、自测、自结。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

正是学生制订自学计划、认真预习的延伸。学生们可以利用课堂这一有利时机,

把自己预习中所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加以解决,把自己已经学懂的知识加以巩

固。

3.复习、检测。魏书生非常重视这一过程,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他强调

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自己的实际,不会什么复习什么,全班同学一般不集体复

习什么知识。因为魏老师已为学生绘出了语文“知识树”,学生可以根据“知识

树”的内容顺蔓摸瓜。如果有的同学通过复习后还有弄不懂的知识,就去请教承

包这一知识点的同学。这样,同学们复习的过程也就是互相学习互相较量的过程,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复习的乐趣。检测是学生检验

自己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或操作能力如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的处理上,魏书生首先和同学们共同研究分析典型试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们了解

各种语文知识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然后学生自己出试题“自测”、“他测”或

“互测”。检测后学生通过自己分析,互相分析,找出缺陷,继续自学。这样做

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他们学习能力的逐渐形成。

总而言之,魏书生老师的“学法指导”是系统而科学的,基本上使学生达到了无

师自通的程度,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要教”,解决了60年

代初,教育部长蒋南翔所说的“是交给学生野鸭子还是交给学生猎枪”的问

题。当然,这种学法指导必须建立在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

象”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我也不会放弃


本文发布于:2023-10-30 09:0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6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学法指导”之我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学法指导”之我见.pdf

标签:学法指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