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统计

更新时间:2025-02-25 16:01:10 阅读: 评论:0

游神赛会-恰字组词


2023年10月28日发(作者:室内观叶植物)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统计

【篇一:中班数学活动:里外辩识与计数】

中班数学活动:里外辩识与计数

一、活动目标:

1、感知体验里、外的空间方位;辩识方位,并尝试正确运用里、外

等方位词。 2 、能排除干扰,按颜色、形状、里、外等不同要求分

类计数。

3、通过幼儿操作学习,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能力、分类计数能力。

4、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以及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里外防方位词。

2、物质准备:小鸟的手偶一个,大的沙漠挂图一张、2种形状的

小树20棵、2种颜色的小花20株,小树的大统计表一份,统计

表每人两份(一份空白统计表、一份填好的统计表)、水彩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出示手偶小鸟,以伤心的口气请小朋友帮小鸟建一个新的家。

2)认读记录表上的标志

3)幼儿自主探索按颜色、里外分类记数

4)师幼共同检查记录结果。

四、延伸活动

帮更多的小动物建新家,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

1、益智区:投沙包、投球计数

2、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争做爱护环境的小卫士,爱护大自然,保

持生态平衡。

【篇二:中班数学教案:小管家】

【设计意图】

我们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点名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小脑袋

凑在我身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我:老师,你怎么在每个小朋友后

面都画竖线啊?在我统计班内卫生用品的时候,身后也总跟着几个小

尾巴,指着我手中的表格不停地问这问那,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

戏中简单的问题。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对数和量的初步认识,本次活

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意在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运

用简单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初步建构对物体的类概念。

【活动目标】

1、体验统计带来的快捷与方便,激发对统计学习的兴趣。

2、初步学会分类统计,提高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除了你记录的方法外,有没有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来记录

?我们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统计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表格(1)

(1)请幼儿观察表格并讨论:你们有什么方法把大家记录的物品数量

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过程。

统计步骤和方法:先将要统计的物体用文字或标记在表格上记录;

后通过计数查出每种物体的数量:最后将相应数字填写在物体对应

的表格内。

教师对记录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

2、观察比较,了解统计的好处。

出示班内物品统计表格,请幼儿观察比较。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小结:表格记录的方式更快、更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

3、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尝试对两种物品进行统计。

(1)统计表(2)每人一张,请幼儿观察统计表并相互交流。

教师:表格中有什么物品需要统计?我们应该怎样去统计?怎样记

?(分别提问1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统计表格。

教师:我们在记录前应先观察表格里的物品,然后拿着铅笔和统计

表到统计区统计物品。

4、幼儿再次对班内物品进行统计,巩固练习统计的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完成统计表格中的内容。

(2)请幼儿自由选择统计内容,填到表格中并进行统计,教师巡回指

导。

(3)幼儿互相检验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格。

三、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1)鼓励结果正确的幼儿。

(2)评价统计过程中认真、细心的幼儿,让他们了解,只有认真、细

幼儿园中班教案案例[数学] 认识正方体

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内容:认识正方体

准备: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

大小标记。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

胶带、绳子、小棒。过程:

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 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

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

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

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

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六、 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

一个正方体。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

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

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 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大班数学活动量沙

设计思路:

沙是幼儿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动性常常会使孩子

激动不已:他们会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会把沙当成米、糖等做

游戏;会在沙里种上一棵小树或小草;会在沙坑里挖个洞做小动物

的家。。。。。。他们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来玩沙,相互比着各

自沙的多与少,常常争执不下。(因为大班幼儿对于长度、高矮有

一定的测量经验,但对于沙、米类的量的测量,幼儿缺乏经验。)

针对他们在玩沙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际问题,我设计了《量沙》这

一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两两合作、实验、记录,集体统计、比较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量沙方法,在教学过程 中,充

分发挥了幼儿操作记录中的数据作用。量沙活动始终结合在运沙游

戏中,游戏性与探索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探究既有兴趣,又有目

标。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沙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沙,大工

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沙: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

示范明确运沙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沙,验证。

1)统计运沙次数

2)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沙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

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沙。

1)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沙,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

3)统计数据

4)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

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沙,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

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沙,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

们再来试一下。 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活动 量沙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

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 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 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 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

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 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

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

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

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

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

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

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中班说课梯形

“”

二: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出以下准备:

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

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

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

三.说教学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雪莱的诗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7:3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5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班数学教案分类统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班数学教案分类统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