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世界遗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备课组名称:实验小学四年级备课组
成员:刘燕茹、李俊娥、武凤
执笔:刘燕茹
【单元教材分析】
1.课文简介: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
《秦兵马俑》,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引起探究我国的“世
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
2.丛书简介:
丛书课21篇《长城赞》《古诗两首》《雨中登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古
朴繁华的平遥古城》《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兵马俑的规模》《武夷风
采》《土楼归来不看屋》《苏州园林》《苏州留园皆文章》《山庄湖色》《莫高窟》《算盘的
传说》《拾穗》《大三巴——澳门的标志》《出居庸关》《拙政园玲珑馆楹联》《颐和园月
波楼楹联》《五柏抱槐》《题灵岩寺》
【单元双线主题】
1.人文性主题:
本单元“人文性主题”是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
发民族自豪感。
2.工具性主题:
阅读主题: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想象兵马俑的神态
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表达主题: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
特点选取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宫殿、气魄雄伟、金碧辉
煌”等词语。
1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
部分,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3.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
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图文对照,展开想象,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
发民族自豪感。
5.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6.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学写介绍“世界遗产”
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的观察
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课时安排表“
(四年级语文周课时为7节,两周计14节。)
模块序号 教学内容 所需课时
第一模块 1.精读课《长城》 2课时
2.丛书课《长城赞》和《古诗两首》
第二模块 1.精读课《颐和园》 2课时
2.丛书课《雨中登泰山》
第 三 模 块 1. 略读课《秦兵马俑》
2. 丛书课《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和
《古朴繁华的平遥古城》 1课时
第四模块 3课时 丛书群文阅读文章16篇
第五模块 4课时 语文园地
2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语 文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刘燕茹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长城》 课 型 精读课
人文性 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世界
主题 遗产”的兴趣。
阅读主题: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工具性
主题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表达主题: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
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1.认识本单元8个生字,写会1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
教学目标
情。
3.通过品读重点段落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运用
数字和与熟知的事物相对照的方法将事物写具体。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一 、创设1.同学们,在世界历史上的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
情境,激名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长城以其雄姿
发兴趣 和壮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
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3
2. 出示课件
1)欣赏长城全景图,谈谈长城给你留下的印象。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
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3. 板书课题,齐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圈住的生字,感
觉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
记生字。同桌互查。
2.检查预习的结果,课件出示生词
二、初读崇山峻岭.旋转 城砖 相隔 蜿蜒.城砖.屯兵.堡
课文,整垒.打仗 陡峭.凝结.气魄雄伟 嘉峪关 瞭望
体感知 屯兵 扶住 智慧
师:这里面觉得哪个词语不太好读或有哪个字比较
容易写错,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蜿蜒、崇山峻岭、
凝结。
指导读 “屯兵”的“屯”的读音,“垒”的写法
3.读通读畅课文,你认为哪段比较难读?(2.3段)
师:同学们,其实作者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是按一
三、理清定顺序的?你们发现了没有?你从哪些词句中发
脉络,自现的?
读自悟 板书 从远到近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远到近写了长城哪些特
点呢?在文中进行批注。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研读1.看多媒体:长城远景。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
课文第一景物?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轻轻打开课文自由
自然段,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深入体会 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
理解“蜿蜒盘旋”
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
4
么?(长城的雄伟气势)
指名读—范读-练习读(把你此时此刻感受到的,
体会到的读出来。)
扩展:(出示课件)图中的长城像什么?用打比方
的句式说一说
2.指导朗读
3.师小结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
运用了打比方和例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
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五、作业设
计
2.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
1.写一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1、字词复习(认读词语)
崇山峻岭.旋转 城砖 相隔 蜿蜒.屯兵.堡垒.打
一、复习
导入
仗 陡峭.凝结.气魄雄伟 嘉峪关 瞭望 屯兵
扶住 智慧
2、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长城》,
从第一自然段中了解到长城的什么特点?(长)。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读长城的特点。
(一)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了解长城高大坚固、
气势雄伟的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二、研读课
文,深入体
会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给你
留下了什么印象?划出相关句子,可以在旁边做简
单的批注。
(2)体会运用数字和与熟知的事物相对照的方法
将事物写具体。
5
2.自主研读课文。
3.小组合作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
重点引导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运
用数字和与熟知的事物相对照的方法将事物写具
体。并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预设重点语句:
A、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B、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
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C、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是屯兵的堡垒。
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
1、到前面来指出长城城墙的结构并说说打仗时的
情景。
2、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
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
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3、扩展:在这段描写中,你觉得长城的设计怎么
样?
会“血汗”.
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
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咱们一起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来读这句
话。
3、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登上长城,让我们深
情地读文章最后一句——
4、出示句子(名人赞长城),学生读一读。
(一)领悟写法
1.回顾写作顺序——由远到近
2.体会文章运用数字和与熟知的事物相对照的方
三、领悟写
法,总结学
法:
法将事物写具体的写法。
(二)总结学法
1.读文,感受写作顺序。
2.抓住景物的特点,细细品读重点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
1.学生自读丛书《长城赞》。
(1)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读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拓展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者对长城和劳动人民的赞
阅读 美之情。
(2)汇报学习成果:
2、学生自读丛书《古诗二首》--《出塞》、《书愤》。
读有关长城的两首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
五、随堂
练笔,巩
延伸 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选择
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世界遗产,课后收集整理相关
资料。
邀请学生担任小导游,在习作课与大家分享,为本
单元的习作“编写导游词”做准备。
七、布置
作业: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
远:长龙 雄伟壮观
板书设计
长城 近:高大坚固 奇迹
设计合理
劳动人民 智慧力量
教学反思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语 文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 刘燕茹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颐和园》 课 型 精读课
人文性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进一步激发探
主题 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阅读主题: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颐和园
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工具性
表达主题:学习并运用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移步换景的写
主题
作方法。
8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
方法。
教学目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
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课时安排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谈话:暑假里,同学们去哪里玩了?请用一句
一、激发
情趣,导
话来形容这个地方。
2.引入:暑假里,老师去了北京的颐和园。我觉
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入新课:
你瞧!(出示颐和园图片欣赏,学生介绍、补充颐
和园的背景资料。)
1.过渡:在人们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
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语言文字中的“颐和园”,领
二、整体
感知,了
解景点
略皇家园林的美丽,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②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课文哪些词
句中可以看出来?请划出来读一读。
③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自己试着或找同伴帮
9
助解决。
3.交流反馈学习要求
①检查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一排,小组分读
一排,齐读。)认识三种事物。
大殿 长廊 神清气爽
建筑 佛香阁 金碧辉煌
堤岸 柱子 雕刻 狮子 姿态不一
横槛 琉璃瓦 画舫
三、整体
感知, 理
清顺序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表明作者游
览顺序的语句,找出作者都游览了哪些景点?相机
板书。
2.指名汇报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
四、自读
自主选择喜欢的景点,细细品味研读,感受颐和园
自悟,小
组合作交
的美,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流, 感受
美景
2.自主研读课文。
3.小组合作交流。
五.作业设
1.抄写生字2.摘抄优美句段
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一. 复习
巩固,认
读生字
词。
大殿 长廊 神清气爽
建筑 佛香阁 金碧辉煌
堤岸 柱子 雕刻 狮子 姿态不一
横槛 琉璃瓦 画舫
10
二 、概括主
颐和园是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它就位
要内容,理
于北京西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去感受它
清顺序,并
的美。
导入课题。
三、重点1.出示自学提示:
研读 感自主选择喜欢的景点,细细品味研读,感受颐和园
受美景: 的美,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做简单的批注。
2.自主整理读书收获。
重点引导体会长廊的长和美,昆明湖水的静和绿,
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进行仿写比喻句的训练,
并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预设重点语句: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
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感受长廊的长,
四、以小
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组为单位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
全班汇
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感受长廊
报。
的美)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
玉。(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仿写比喻句:
月亮有时弯弯的,像 ,有时圆圆
的,像 。
天空湛蓝湛蓝的,像 ,云
朵洁白洁白的,像 。
4.指导背诵喜欢的段落
五、领悟(一)领悟写法
写法,总1.回顾写作顺序——移步换景法。2.体会文章首
(二)总结学法
1.读文,理清顺序,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写作顺
序。
2.抓住景物的特点,细细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景
物之美。
3.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读丛书《雨中登泰山》。(出示“学习单”)
学习方法提示1.整体感知悟内容.2. 关注描写景
物特点
学习内容要求1.自由读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运用
学法,拓
展阅读
2.画出喜欢的句段,有感情的朗读。朗读喜欢的部
分快速浏览,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画出关键词句
2.小组汇报交流
3.汇报学习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主要内容及自己喜欢的段
落,进行品读。
(2)体会雨中泰山的特点,明确文章移步换景的
写作手法。
七、随堂
练笔,巩
固写法:
八、总结
全文,布
置作业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下发的一篇学习材料。这是
一篇很好的写景作文(内容是学生熟悉的校园或公
园),但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不够明确,请你帮他修
改一下,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使文章的写作顺序更
加明确。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背诵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
18.颐和园
↓
长廊
↓
万 寿 山
佛香阁
排云殿
↓
昆明湖
教学反思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李俊娥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19.《秦兵马俑》 课 型 阅读课
人文性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主题 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阅读主题:品读重点段落第8段想象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
多样的神态,体会抓住事物的神态、动作、外貌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工具性
表达主题: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主题
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抓住事物的神态、动作、外貌将事物写具体的方
法。
1.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
明”在文中的作用。
2. 通过品读重点段落第8段想象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
教学目标
样的神态,体会抓住事物的神态、动作、外貌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人民无穷无
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第 一 课时 教学设计
13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教师导入:
一、导入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
新课,了
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
解背景。
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总理希拉克
说:“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今天我们出
发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二、检查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预习
2.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介绍兵马俑的?出示中心
句齐读,并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一) 自学文章4至9自然段,
1.自学提示:
想一想文中描写兵马俑除了神态描写还有哪些描
写方法?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一说。
2.学生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
4.全班汇报。
(二)品读第8段,想一想作者在描写兵马俑神态
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
三、重点
2.小组交流。
研读,感
3.全班汇报。
受兵马俑
4.引读第8自然段:兵马俑有的 ,好像 ;
的神态与
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
气势美:
有的 ,好像 ;走近 ,似乎 。
师同时配上电影《英雄》主题曲的音乐。
5.师小结:这一段具体介绍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
作者运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加
以细描,仿佛让我们看到,那一个个神武的勇士威
武不屈的拼死沙场的高大形象;仿佛让我们倾听
到,那一个个威猛将士思乡念亲的凄婉心声;仿佛
让我们感受到,那一个个兵马俑背后的血泪与辛
酸……正是作者的独巨匠心选择了恰当的观察视
角,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读出中华民族的
伟大,悟出中国人民智慧的伟大。
以上作者抓住兵马俑的动作、神态、外貌等方
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
四、领悟各异、个性鲜明。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也
写法,总是又激动又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啊!的确秦兵马
结学法: 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
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
14
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阅读《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和《古朴繁
五、运用华的平遥古城》思考:
学法,拓皖南古村落的西递和宏村的布局、选址和建筑形态
展阅读: 分别有何特点?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随文
观察一组瓷器,运用本文学习的抓住事物的神
练笔,巩
态,并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写一段话。
固写法: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总起)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设计 面积大 :总面积近 20000平方米
数量多 :将军俑、武士俑、骑士俑、车
兵俑、弓弩俑、
绝无仅有 (总结)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师 教 学 设 计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李俊娥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20《古诗两首》 课 型 阅读课
人文性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主题
阅读主题: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工具性
表达主题: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等表达方
主题
法,初步了解意象的表达手法。
知识目标:举一反三,学会四步读诗法。
能力目标: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等表达方
教学目标
法,初步了解意象的表达手法。
情感目标: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第 一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1.指生诵读课外积累的送别诗。
激趣导入 2.创设情境,师生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初读课文 1.自读两首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5
读文识字 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并抽查古诗朗读
1.回顾古诗学习方法的方法:
解诗题、想画面、悟情读、思写法
并板书。
2.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解诗题:从题目中,我知道了——————
——-——————
指导学习
(2)想画面: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边读
一首古诗
诗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
(3)悟情读:品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想象诗
歌表达了什么情感,试着读出来,并背一背。
(4)思写法:默读古诗找出引发作者情感的事物,
这是一种-----写法。
主题渗透 总结学法: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解诗题、想画面、
总结学法 悟情读、思写法
1.小组根据分工完成学习单
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并讨论
学习《送元
3.全班交流
二使安西》
1.你还积累了哪些送别友人的诗句。诵读并说说
最能表达深情厚谊的诗句。(配乐朗读,诗词可自
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
送辛渐
拓展阅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
巩固学法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丛书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赋得古原草送
读)
别》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本课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并阅读送别诗课两首古诗
20古诗两首
解诗题 景事融情
想画面
板书设计
悟情读
思写法
教学反思
16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李俊娥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语文园地五 课 型
人文性 感受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
主题 自豪感。
工具性
阅读主题:积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关对联。
主题
表达主题:感悟用熟知的事物比照的写作方法。
1.感悟用熟知的事物比照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2.积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关对联。。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第 一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修改建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议
1、读一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思考: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2、分析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1)这样写十分具体形象。
一、我的发
(2)当介绍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的特点时,我们可以用平常
现
熟悉的事物作个比较,这样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3、从所学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自己尝试着写一写。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四句诗。
2、读对联,谈理解
(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
(2)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二、日积月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累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3、学生展示读,教师相机补充关于四句诗的资料,指导学生朗
读。
4、学生练习读,并试着背诵。
5、指名展示——点评——再背。
“世界遗产”有的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有的历史文化气
息浓厚,课外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
三、宽带网
诗词、楹联,也可以是故事、传说,从中感受这些“世界遗产”
的魅力。
第 二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17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1.第五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
2.请大家再看看文中的三幅插图,说说这三幅图分别给你留下了
什么印象?
3.长城、颐和园、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我们称它们为文物。
(板书:文物)
师:除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文物?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
到了破坏,下面我们看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自由读书中那段
话)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然后说说你有哪些感受。
1.谈一谈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
2.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
3.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的情况,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
做些什么;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
行交流:读了这段文字后的感受;对保护长城提出的建议;说说
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
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1.全班交流展示 ,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还可以提出疑问。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2..教师总结: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三、展示学
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习成果
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即可吸引游
客,获得经济利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
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
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
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继续收集,交流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2.在保护世界遗产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你能
为保护家乡的风景名胜出谋献策吗?并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教学反思
修改建
议
复习导入,
激发兴趣
四年级上册第五组“我国的世界遗产”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备课人:实验小学 武凤
教师个人信息
讲课班级[ ] 主备教师[ ] 修改教师[ ] 修改时间[ ]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群文阅读 课 型
人文性
人文性主题:感受到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主题
工具性
阅读主题:感悟理解和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主题
表达主题: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1.引导学生将教科书与主题丛书相结合,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品读感悟、
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主走进文本,体会文本内涵,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
力,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2. 通过总结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学具 主题丛书
第 1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
改
建
议
一、
导入谈
话:
二、 《长 城》: 我国的世界遗产
主题回《颐和园 》:我国的世界遗产
顾: 《秦兵马俑》:我国的世界遗产
举世闻名的世界奇观长城,神秘奇特的秦始皇陵,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的龙门石窟,巍然屹立的泰山,这些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都被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永远载入史册。让我们走进丛书,我们走近世界遗产,感受这些宝贵
的精神财富吧!
19
我们重点阅读了其中的《世界产委员会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兵马俑
的规模》《武 夷风采》《土楼归来不看屋》4篇。填写《阅读记录表》(课
阅读丛书
《世界遗
产》中以
世界遗产
为主题的
文章:
件出示题目)
出示阅读记录表:
《世界产委员会评价 写:呼吁大家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文化
中国的世界遗产>> 遗产的倡议书
《兵马俑的规模》 思:秦始皇兵马俑有哪些形态?
《武 夷风采》 说:风光如诗如画,你最喜欢哪些景
色?
《土楼归来不看屋》 想:土楼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主
阅读
小组交流
学习收获。
全班交流
汇报。
第 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这节课我们继续带领大家到苏州园林、河北的
谈话导入
避暑山庄、 甘肃的莫高窟游览一番,去领略那里
的美景。
方法回
顾:
出示群文
学习单
课 主要特 点 从哪几表
文 内容 方 面 达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前四篇群文的学习方法?
(读文章,找重点句,想特点,悟表达方法)
20
介 绍 方
法
《苏州园
林》
《苏州留
园皆文章》
《山庄湖
色》
《莫高窟》
板书设计
第 三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播放歌曲《大中国》,视频播放祖国的美好河
激趣导入
山,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
爱之情。
回忆一下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祖国的
(长城、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师生共同梳理总结。
主题回顾
颐和园、秦兵马俑)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学习这些课文的?归纳总
结。
学法总结
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品:感受景物的特点
学生学习方法提学习内容要求
21
汇报交流
示
整体感知 这幅画的主要内容是什
悟内容 么?
为什么收藏于巴黎卢浮
宫?
关注描写 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
品写法 这幅画,读一读,感受画面的
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3-10-28 13:2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55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语文上册5单元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