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乌云很快地集拢在森林黝黑的边yuán_____。湖边的一行棕树,向暝暗的天空撞着头;羽毛línɡ_____乱的乌鸦,静悄悄地qī_____息在罗望子的枝上,河的东岸正被乌沉沉的瞑色所侵袭。雨水成了小河,流过㹟街,好像一个嬉笑的孩子从他妈妈那里跑开,故意要nǎo_____她一样。
(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雨天》)
【答案】(1)缘 (2)零(凌) (3)栖 (4)恼
【详解】
yuán——缘,边缘:周边部分。
línɡ——零(凌),零(凌)乱:杂乱而无条理。
qī——栖,栖息:止息,寄居。
nǎo——恼,意为:使……恼怒。
二、选择题
2.班上同学玩“成语接龙”,规则是将前成语的尾字作为后成语的首字,下列四组接续的成语,哪一项前后用字完全正确?( )
A.忍辱负众——众志成城 B.怒发冲冠——冠冕堂皇
C.集思广益——益于言表 D.表里一致——致理名言
【答案】B
【详解】
A.忍辱负众——忍辱负重;
C.益于言表——溢于言表;
D.致理名言——至理名言;
选B。
3.小康正值志学之年,而他的父亲甫届耳顺之年。由此可知,小康与父亲相差几岁?( )
A.三十五岁 B.四十岁 C.四十五岁 D.五十岁
【答案】C
【详解】
志学之年是十五岁,耳顺之年是六十岁,小康与父亲相差四十五岁。故选C。
4.根据文段内容,空缺处依次填入哪一项中的词语最恰当?( )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这世间的态度。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
重□□——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慧。
A.别人 自然 自己 B.别人 自己 自然
C.自己 自然 别人 D.自己 别人 自然
【答案】D
【详解】
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苟且: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马虎,敷衍。根据“他不苟且”分析,第一个空是“尊重自己”;霸道:指强横,蛮不讲理。根据“他不霸道”分析,第二个空是懂得“尊重别人”;根据“他不掠夺”“有永续的智慧”分析,最后一个空是懂得“尊重自然”。故选D。
三、情景默写
5.古诗文名句填空。
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都表现出质朴的家国情怀。替父从军,木兰“万里赴戎机,_____”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木兰诗》);茅屋被毁,杜甫仍心系天下寒士: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报国无门,陆游“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一腔豪情形诸梦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辛弃疾只能在“_____”的冷酷现实面前,逐梦沙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他们也曾发出知音难觅的无奈感慨,如范仲淹“噫!微斯人,_____”(《岳阳楼记》),如秋瑾“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_____?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如今这种情感己根植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并将世世代代传承。
【答案】(1)关山度若飞 (2)安得广厦千万间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可怜白发生 (6)吾谁与归 (7)俗子胸襟谁识我 (8)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详解】
本题中“度、厦、庇、夜阑、胸襟、莽、觅”等字词容易写错。
四、现代文阅读
托马斯·福斯特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说:“(小说)第一页,有时是第一段,甚至是第一句,就能提供给你阅读这本小说所需了解的一切。比如基调、语言风格、视角、背景、人物、情节发展、主题等等。”请结合托马斯·福斯特的相关论述及整本书的内容,在(A)(B)(C)中选择两个小说开头作分析。 (A)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老舍《骆驼祥子》)
(B)
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其实,早上我们还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但从午饭时起(无客造访时,里德太太很早就用午饭)便刮起了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室外的活动也就只能作罢了。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分回得家来,手脚都冻僵了,还要受到保姆贝茜的数落,又自觉体格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心里既难过又惭愧,那情形委实可怕。(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C)
我是只猫儿。要说名字嘛,至今还没有。
我出生在哪里,自己一直搞不清楚。只记得好像在一个昏黑、潮湿的地方,我曾经“喵喵”的哭叫来着,在那儿第一次看见了人这种怪物。而且后来听说,我第一次看见的那个人是个“书生”,是人类当中最凶恶粗暴的一种人。据说就是这类书生时常把我们抓来煮着吃。不过,当时我还不懂事,所以并不懂得什么是可怕,只是当他把我放在掌心上,嗖的
一下举起来的时候,我有点悠悠忽忽的感觉罢了。我在书生的掌心上,稍稍镇静之后,便看见了他的面孔。这恐怕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遭见到的所谓人类。当时我想“人真是个奇妙之物!”
(夏目漱石《我是猫》)
6.选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
7.选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 示例1:选A. 第一段即扣紧小说题目“骆驼祥子”,并留下了“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的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段介绍北平洋车夫的派别,为后文子为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不断努力奋斗作铺垫。小说开头就对祥子的人生经历作了提示。
7. 示例2:选B。 从开头两段可以看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简·爱)的视角来叙述的,亦即告诉我们,读这样的小说,将会读到主人公“我”大量的心理独白;第二段提到四
个人名,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我”与他们地位的不平等,有对“我”未来需经历的坎坷人生的预示。
示例3:选C。第一段就告诉我们这篇小说是以“猫”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叙述的,而且小说幽默戏谑的语言风格一读就能感受到。第二段“猫”介绍自己的来历,却时时处处将“人”作为对立面来描述,小说的讽刺基调在开头即已确立。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开头句段的分析。分析时根据提示语“基调、语言风格、视角、背景、人物、情节发展、主题等”进行。
示例:选【A】小说的第一段的第一句“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首先点出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这句话暗示“祥子”与“骆驼”有关系,但什么关系,作者在开头并没明说,开篇便设下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段介绍了北平洋车夫的派别,并指出“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为后
文祥子为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不断努力奋斗作铺垫,也说暗示了小说要写的人物的主要经历。
示例:选【B】小说一开头的“其实,早上我们还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表明小说的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暗示小说会有较多的心理描写,便于小说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展示;其次开篇就有环境描写“冬日凛冽的寒风,随后阴云密布,大雨滂沱”“冷飕飕的下午”“阴冷的薄暮时分”,这对主人公所处的悲惨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暗示;另外,“还要受到保姆贝茜的数落,又自觉体格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暗示了“我”在“里德太太”家中的地位,也预示了“我”未来坎坷的人生经历。
示例:选【C】小说开篇第一句“我是只猫儿”就表明了小说的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表明“猫”是一只被拟人化的动物,它不仅具有动物的习性,而且具有人的思想意识;开篇的“要说名字嘛,至今还没有”“我出生在哪里,自己一直搞不清楚”显示了小说的语言风格是幽默风趣的;“这恐怕就是我有生以来第一遭见到的所谓人类”一句中的“所谓”很明显带有讽刺意味,意味着小说的讽刺矛头是指向人类的,这样开篇就为小说奠定了讽刺基调。
我的家啊
林海音
方桌底下有一个我的家,四面都用床单和桌巾围起来了。我们虽然只有七岁、六岁、五岁,个子也不高,可是掀开床单——不对,应当说打开门,也还得略略地弯下腰才能出入。我最高,腰弯得厉害些,所以我是祖母。祖母要拄根拐杖,说话时嘴要瘪瘪的,每一个字发出来,都要有“m”的音才对,所以我把嘴唇向里抿起来,说话就会像对门张家没有牙的奶奶了。
我的好朋友朱珊珊,是个六岁的小胖子,她是妈妈;我的妹妹小秀,虽然只有五岁,可是她很聪明,又厉害,个子也比珊珊高,所以她反而是爸爸。
家在东厢房的一间屋子里,平常没有人去,堆的都是不用的桌椅。我们的家很安静,没有大人来捣乱、来吵闹。
我们用一个方凳子当桌子,两个小矮凳是椅子。桌子上有小碗、小碟、小锅、小炉子,都是过年的时候逛厂甸买的。这些做饭和吃饭用的东西,都是用土铁片做的,白白亮亮,多
么漂亮,比张妈洗得还干净呢!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会了折纸。我会折衣服,折船,折小方盒子。小方盒子真有用啊!我们用它盛糖,盛花生,还盛菜呢!
吃午饭的时候,我慢慢地吃——我的门牙掉了两颗,吃东西当然慢喽!好了,爸爸已经吃好了,他离开了饭桌,我就把准备好的几个方盒子拿到桌上来,每一样菜夹一点儿到方盒子里。
妈妈很不高兴,她瞪着我,我也装没看见。因为我家今天请客,有很多人要来吃饭呢!
方盒子要小心地拿到东厢房去,因为纸太薄了,每一样菜又有很多汤汤水水。还要拿几根牙签当筷子用。饭桌下的家,门关好了,饭菜预备好了,就等着客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