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

更新时间:2025-02-24 23:31:58 阅读: 评论:0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4、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教学难点:
诗人为何而忧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题目。
1、你失眠过吗?什么情况下失眠的?老师也失眠过,晚上睡觉时当我们某种情绪特别强烈时就容 易失眠。
2、出示课件,在13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唐朝有一位叫张继的诗人(板书)他也失眠了,就在他 失眠的那个晚上,他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竟然让他名垂千古,让一座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 成为当地众多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古今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他的失眠还被后人誉为“不朽 的失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失眠之作《枫桥夜泊》(板题)
3、学习多音字:泊。这个“泊”字还有一个读音,出示:再来读一个词“水泊梁山”,还可以 组“血泊”“湖泊” “枫桥夜泊”的“泊”是“停泊”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 说?(夜晚,张继把船停泊在枫桥旁边。)那是一个古老的石桥,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来,咱们 再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读出韵味。
1、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从大家刚才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对学习古诗的热情!谁来第一个读古诗?正音,注意 平翘舌音。(师鼓励表扬:谢谢你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谁再来?有模有样,不错,你来!你的声 音真是太美了,太好听了!你读的很有味道!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读的有板有眼。)2、我们来合作读一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 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1、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你再自己读一读,你感觉 到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板书“景”)
2、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出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 画面,并用“一一”画出诗人看到的景物,用画出诗人听到的声音。
3、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4、全班汇报交流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生汇报(板书:月落)月亮渐渐地落下,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 诗人在江边还看到了什么?(板书:江枫)师描述,生闭眼想像:一阵阵秋风吹过,
你看那江边 的经霜的枫树火红火红的,枫叶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晃,一片一片飘落下来。师:江枫瑟瑟,落叶 飘零,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板书:渔火)出示画 面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忽明忽暗、若隐若现、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等)“霜 满天”(板书)给“霜”组词吗? “秋处露秋寒霜降”霜只有在寒冷的季节里才会出现,说明此时 天气已经很冷了。李白有句诗“床前明月光一一生:(接答)疑是地上。”从诗中看出霜(出示) 霜应该是覆盖在一一地上的,张继怎么会感到满天都是寒霜?说明什么呢?(这是因为他感觉特 别的冷,寒气从四面八方袭来,他的心里也是像寒霜一样非常冷)张继又听到了什么?(板书: 乌啼)我国民间流传乌鸦啼叫是灾祸发生的预兆,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反而使得茫 茫秋夜更加沉寂。诗人还听到了什么?(钟声)哪里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钟声是什 么时候传来的?诗人半夜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5、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说具体生动)6、这样的诗句,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凄凉、孤寂、愁绪、满怀。)黑: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怎能不黑呢?冷:从哪感受到的?
“霜 满天”,秋末冬初的半夜怎能不冷呢 静:半夜三更,应该是人们酣睡的时刻,为什么又要写乌啼、 钟声,岂不吵吗?(以动衬静,比如:教室里很安静。教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同学们沙沙的写 字声。这两个句子你感觉哪一种更静?)四、探知“愁”因、感情诵读。
1、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 人读出的是寂静。对比:在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 吗?读杜甫的“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读白居易的“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2、都不会,而我们读《枫桥夜泊》,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这些感觉正是 诗中所描绘的这些景物所传递给我们的。那么面对此情此景,身临其境的张继又有什么感觉呢?再 读,找出一个能表现诗人此时此刻心情的字一一愁。诗人此时此刻正在对愁眠(板书):诗人有 多愁呢?面对这些景物,诗人愁得都一一以至于整整一个晚上都睡不着,失眠3、为什么他的心会是那么愁呢?请大家再读读古诗,从诗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猜猜他为什么愁眠? “客船”,并不是和现在我们说的“客车” 一个意思它在古诗中表示客居他乡,王维有一句诗写
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客也是表示客居他乡。补充:张继是湖北襄阳 人,此时此刻他正在姑苏,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相隔1400多公里。也就是他现在远离自己的 家乡。那天晚上,他的妻子在吗?孩子在吗?朋友在吗? 一个人漂泊在外在愁什么?所以,他愁 啊,他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在船头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来表达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一一” 师生合作读 诗人此时还有可能因为什么而发愁呢?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 苦读十年寒窗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榜上有名中状元,骑着高头大马插花游街,衣锦还乡。孟郊就在金 榜题名后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 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在他的感觉里,考 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落榜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所以,他愁啊,他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在船 头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一一”师生合作读 还有可能因为什么愁眠呢?出示资料:张继 生活唐朝,唐朝是中国最伟大的一个朝代,它曾经兴盛过强大过,可不幸的是张继却生活在安史之 乱后走向衰败的中唐,张继曾经在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猜到张继可能会因为什么失眠?所以,他 愁啊,他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在船头轻轻地吟诵着这忧伤的诗句,来表达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一一” 师生合作读4、这首诗写的是景,月落是景乌啼是景……句句写景,句句却又抒
情,表达着他强烈的哀愁,正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 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随着音乐)师创设情 境: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 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一一随着音乐,学生 再次齐读全诗。
五、升华拓展,背诵诗歌。
1、同学们千百年来。《枫桥夜泊》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力无数文人墨客前去苏州的枫桥和寒 山寺参观游览。出示:宋朝陆游曾写道: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明朝高启曾写道: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清朝王土曾写道:祯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2、今天,新时代的我们读了《枫桥夜泊》,相信你的心里也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 动。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生齐答枫桥)。来到枫桥,你一定会 想到一个人,谁?(张继)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一一(生 齐答)《枫桥夜泊》。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一一(集体背
诵《枫桥夜泊》)从此,你对张继不再 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 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板书设计:1所见:月落江枫渔火
所闻:乌啼.钟声.愁所感:霜满天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11:3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4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枫桥夜泊.pdf

标签:枫桥   诗人   出示   诗句   古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