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意境初探作者:冯程程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7期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及音乐形象的生动性等特点,只有了解了以上的特点后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本论文将从《枫桥夜泊》的词曲分析及演唱把握三个方面来探讨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枫桥夜泊;演唱;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050-02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载体,它的特点是歌词来源于古典诗词。歌曲《枫桥夜泊》是1982年黎英海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所创作的,曾荣获“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的金奖。该作品将音乐与文学巧妙结合,乐与诗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点。本文选择了《枫桥夜泊》来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研
究。为了使该作品的演唱富有表现力,本文从词曲分析入手,了解词曲的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
一、《枫桥夜泊》歌词的分析
古诗词《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惆怅不已,驾一叶小舟漂泊到姑苏城外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全诗二十八个字,有十七个子是对景物的描绘—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借此抒发了诗人内心惆怅的情思。首句写出了枫桥入夜时船泊的整体环境,在此句中,“月落”为所见,“乌啼”为所闻, “霜天”为所感,三种感觉共同构成了一个水乡静夜幽静清冷的环境氛围,传达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惆怅寂寞的情怀。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写诗人眼中所见,更增凄楚。诗人抓住“江枫” 、“渔火”这两个极具特征的景物抒发了游子的感受。点点渔火在昏暗迷蒙、雾气茫茫的江面上,与枫叶面面相觑,凄凉之感油然而生。江边的“枫
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近一远,互相映衬。“对愁眠”作者用“对”字使上述的景物有了生命力,有了感情色彩,我们似乎能从中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的景物之间那种无言的交融。后面两句着重表现诗人的听觉形象,寂静的深夜忽听到远方寒山寺传来的钟声,令人更觉寂寞孤独,曲折的表达了舟中客子的缕缕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