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
A. 比较 B. 共同
C. 优化 D. 量化
2. 基于持续性、规律性、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的预测方法是______
A. 理论预测 B. 判断预测
C. 演绎式预测 D. 外推预测
3. 政策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社会状况的方法称为______
A. 直观预测 B. 外推预测
C. 理论预测 D. 判断预测
4. 政策制定和实施在政策资源、政府能力、社会共识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是否有充足的条件配合指的是______
A. 适当 B. 可能
C. 可行 D. 可行性实验
5. 政策抉择的第三个环节是______
A. 政策采纳 B. 政策审议
C. 政策制定 D. 政策发布
6. 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是指______
A.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B. 决策过程的合理化
C. 政策的法律化 D. 选优的智能化
7. 行政系统的决策特点往往要求快捷、高效,与此相适应的行政决策体制在决策上达到应有的______
A. 集中化程度 B. 分散化程度
C. 民主化程度 D. 公众参与程度
8. 在当代中国,在整个行政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拥有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的是______
A. 党委书记 B. 党委成员
C. 行政首长 D. 群众领袖
9. 立法机关决策程序中最复杂的一种程序是______
A. 提出议案 B. 审议议案
C. 通过议案 D. 公布政策
10. 在现代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______
A. 政府 B. 司法机关
C. 立法机关 D. 民意代表
11. 立法审议程序最复杂的是______
A. 中国的三读审议程序 B. 英国的三读审议程序
C. 美国的三读审议程序 D. 日本的三读审议程序
12. 立法决策通过议案的规则一般是______
A. 全部通过 B. 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C. 四分之三多数通过 D. 过半数通过
13. 在我国,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都须经______的签署和发布方才生效。
A. 国务院总理 B. 最高法院院长
C. 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D. 国家主席
14. 国家最高政策的抉择最后都要经过______的批准签署和发布方能生效。
A. 行政首长 B. 执政党首脑
C. 军事首长 D. 国家元首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公平,从分配对象方面看,它涉及______
A. 谁有权得到分配
B. 不同层级如何分配
C. 可分配物的价值如何
D. 竞争机会是否平等
E. 不同群体如何分配
2. 我们把公平归纳为______
A. 分配公平
B. 机会公平
C. 最终状态公平
D. 结果公平
E. 地位公平
3. 按我们通常的分类,安全的种类有______
A. 人身安全
B. 财产安全
C. 社会安全
D. 国家安全
E. 信息安全
4. 制定政策目标能为政策方案的______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A. 规划
B. 实施
C. 制定
D. 反馈
E. 执行
5. 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
A. 实事求是
B. 面向未来
C. 系统协调
D. 明确具体
E. 伦理考量
6. 确定政策目标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______
A. 从主观愿望出发
B. 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
C. 切实可行
D. 志存高远
E. 以上均不对
7. 具体来说,对于有关政策目标的确定一定要充分考虑有关公共政策问题______等将来会发生的变化或延续的情况。
A. 本身
B. 成因
C. 环境条件
D. 未来
E. 执行
8. 一旦能明确有关政策目标,就要使目标明确具体。对于目标中的______等都要进行清晰界定或说明。
A. 有关概念
B. 时间要求
C. 目标内容
D. 相关条件
E. 适用对象
9. 政策规划的主要特征有______
A. 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存
B. 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强调多元化
C. 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D. 强调政策评估在其中的作用
E. 强调利益补偿原则
10. 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其中政府往往起着______等作用。
A. 发起规划
B. 组织规划
C. 帮助规划
D. 决定规划
E. 指导规划
11. 我国台湾学者丘昌泰认为:政策设计是结合政策问题与______的连锁,采取此种观点得以有效设计可行的政策方案。
A. 政策方案
B. 政策结果
C. 政策过程
D. 政策目的
E. 政策执行
12. 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有______
A. 结果
B. 目标人群
C. 执行机构
D. 法规
E. 工具
13. 政策制定者期望通过公共政策______目标人群的行为。
A. 引导
B. 改变
C. 规范
D. 规定
E. 决定
14. 对于具体执行机构的选择,需要考虑______
A. 执行机构的政策资源和能力
B. 执行机构的组织健全程度
C. 执行机构人员的意愿
D. 执行机构的沟通能力
E. 执行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15. 政策的联系机制分别由______构成。
A. 规则
B. 工具
C. 假定
D. 结构
E. 结果
16. 在政策设计中,______都要遵守社会的规则。
A. 政策制定者
B. 目标人群
C. 执行机构
D. 利益团体
E. 社会组织
17. 假定包括______
A. 技术假定
B. 行为假定
C. 规范假定
D. 目标假定
E. 结果假定
18. 我国学者张世贤认为介入政策规划的主体包括______
A. 行政机关
B. 立法机关
C. 研究机构
D. 利益团体
E. 个人
19. 听证会的核心要求是政府在规划决策方案时,要听取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主体、有关利益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以利于政策规划和抉择的______
A. 透明化
B. 科学化
C. 民主化
D. 公正化
E. 规范化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政策方案的设计是政策制定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