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更新时间:2025-02-24 01:03:09 阅读: 评论: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
文试卷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商酌______竹篾______契约______涉足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颠pèi流离______ bǐng息凝神______语无lún次______惊心动pò 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驿路梨花》这篇散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情节,层层设置悬念和
误会,一波三折,形散而神不散,集中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
B. “光辉灿烂”“报纸杂志”“勤劳勇敢”“齐心协力”——都是并列短语。
C. 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好的故事》《孔乙己》《藤野先生》均选自他
的小说集《呐喊》。
D.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②太阳
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①②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字形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助词,的)
B. 有仙则名(名称)
C.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D. 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竟然)
5.根据课文内容或相关知识填空。
①无丝竹之乱耳,______。(《陋室铭》)
②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
③香远益清,______,______。(《爱莲说》)
④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
⑤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游山西村》)
⑥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约客》)
⑦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⑧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木兰诗》)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海阳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以追溯到明初。
《赵氏谱书》记载:“……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以此发展成今天的秧歌特色。海阳秧歌表演内容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箍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列成长队,穿街走巷。海阳大秧歌在近几年得到莲勃发展,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选文中海阳大秧歌具有______ 、______ 的特点。
请为你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写一条宣传标语。
7.名著阅读。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能有点风。
语段写出了当时自然环境______ 的特点。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联系作品,简要回答祥子拼命拉车的原因。
8.名著阅读。
A又一次沉默了,他在平台上徘徊,接着他又对我说:“至于海水中的微生物,它们也同样重要。它们吸收海中的盐和矿物质,当一滴水中的矿物质被它们吸收后,就变轻了,从而浮到水面上来,后又因
为水分的蒸发造成盐和矿物质含量高,又变重了,于是又下沉。正是这种不停的循环,永恒的生命力使得海洋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壮大发展。这就是真正生命的所在!”
语段选自凡尔纳小说《______》,选文中的A指的是谁?
9.古诗词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用生动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分析“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的妙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现代文阅读。
小雨入端午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
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獅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
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
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
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的。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
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用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出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动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
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
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听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
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
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
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⑫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速读第①②③段,填写表格。
按照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
..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词语角度)
第⑪段“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中的“情结”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说说对第⑫段含义的理解。
11.现代文阅读。
祖父的茶
①这个春天,我的日子是熬着过的。一个人熬过了惊蛰,熬到春分,我盼望起清明
来了。几瓣嫩绿的明前茶叶,也许长出了,眼下或许是掐茶烘焙的好时节了。正好一位朋友知道我爱喝茶,便约我去他家掐茶。我一听说,当即就兴致盎然,呼吸似乎也轻快了些。小时候跟祖父掐茶的场景,瞬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竭力回忆,温习如何掰茶苔。
②茶能提神,祖父深请。祖父种庄稼带上一壶茶,打草鞋时泡一杯茶;夏天喝茶,
冬天也喝茶。祖父不知道红茶、绿茶、黑茶、白茶,也不懂茶道;祖父没尝过毛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一生都喝自己炒制的家茶,十分享受地喝。祖父常说,家茶虽苦些,却是最好的味道。因为,家茶是地地道道的茶树的嫩枝叶。
③那一天,天气晴朗,祖父正农闲,衔着旱烟,背起竹篾兜:“孙儿,陪我掐茶去!”我跟随祖父,黑狗跑在前面,东闻西嗅,走走停停,不时回头张望、等候。
④茶树在山头上,树干粗糙有吭口粗,比祖父高出很多,日出日落,都在阳光的照射下。茶树上满是嫩绿的枝叶,阳光下,叶片闪闪发光,好像特意打了一层蜡。祖父停住脚步,慢悠悠地放下竹篾兜。“这就是我家的茶树,旁边还有两株”,祖父指着我家的三株茶树,“这些树都几十年了,吃过日子的苦,幸亏我照顾得好,每一年都除草、松土、施肥。”祖父眉开眼笑,不慌不忙地掐了起来。祖父不是拍茶叶,而是把嫩枝连同嫩叶从老茶树枝上掰下来。嫩枝连同嫩叶,大约三五寸长。“这是苔茶,又嫩又香!”祖父把手中掐好的茶叶放到鼻前,“呼呼呼”地嗅起来,眯着眼很专注地享受着嫩嫩清香。祖父专心致志地掐着,一把把嫩嫩的苔茶,慢慢在背兜中堆积。我学着祖父,也掐起了苔茶。祖父大声叮嘱我:“把只有一两片叶子的茶苔留下,过些时,我再来掐二道茶。”黑狗怕晒太阳,趴在树荫下,注视着祖父和我。
⑤祖父喝茶,父亲喝茶,我便也自小跟着喝茶。初时我嫌茶苦,但总是比水有味道,喝着喝着便也习惯了。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吃了苦才知道什么是甜。茶就成了一家人的日常饮料。我家那三棵茶树,祖父掐头道茶、二道茶,甚至三道茶,也供不了家人喝茶的需求。春天炒制的家茶,一家人喝过了整个夏天,便所剩无几了。
⑥秋季、冬季喝什么茶呢?秋末冬初,祖父把茶树上的老叶片摘下来,拿回家中,放到铁锅中加热,让老叶片变软,趁热装入编织袋中捶打,再放入锅中烘焙干。祖父把这种茶叫作”老壳壳茶”。”老壳壳茶不是泡着喝,而是得煮着喝。祖父抓一大把“老壳壳茶”,塞入茶罐(土陶罐)中,冲入开水,“老壳
壳茶”浮在茶罐口,然后把茶罐放到柴火边,慢慢煨煮,直到浮起的“老壳壳茶”完全浸没在水中,乌黑飘香的酽茶就煮好了。“老壳壳茶”虽然少了苔茶的清香细腻,但也是家茶,自然有家茶的味道。
⑦和朋友掐茶约在了一个午后,阳光明媚,朋友说:“日当午,是掐茶的最好时间,这时的茶叶烘焙出来十分清香。”我跟随朋友上了茶山,只见一片片小指般粗细的茶树,簇成茶树丛,高不超过我的胸部,看起来柔弱秀气,细小嫩绿的茶叶随着微风摇曳。
⑧站在茶树丛旁,我东瞧西望,四处寻找茶苔,然后掰下来。朋友见了,走到我跟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23:3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3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2021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标签:祖父   粽子   丝线   茶树   喝茶   茶叶   秧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