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天桥区九年级历史发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为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橡⽪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效。
2.第Ⅰ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
1.14—16世纪,西欧思想领域发⽣了巨⼤变化,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命
D.法国⼤⾰命
2. “⼈是⼀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贵的理性!多么伟⼤的⼒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雅的举动!在⾏动上多么像⼀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个天神!⼈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亚宣扬的核⼼思想是
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主义 D.民主共和
3.“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幕。”实现“地理⼤发现”通过的活动是A.张骞出使西域 B.⽞奘西游天竺
C.郑和下西洋 D.新航路开辟
4.“我以我⾃⼰及我妻⼦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接受这个宣⾔……我们将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这个“宣⾔”是
A.《权利法案》 B.《⼈权宣⾔》
C.《独⽴宣⾔》 D.1787年宪法
5.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明的⼊⼝处,……在下两个世纪⾥,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了君主⽴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了君主⽴宪制,通过⼯业⾰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
D.率先完成⼯业⾰命,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6.⼩明同学在历史课上讲述美国独⽴战争的意义。你认为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
B.确⽴了⽐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命起了推动作⽤
7.美国⾃1776年诞⽣⾄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个年轻的国家,但却成为现今世界唯⼀的超级⼤国,它的发展引起了世⼈的瞩⽬。你知道它诞⽣的标志吗?
A .独⽴战争的爆发
B .萨拉托加⼤捷
C .《独⽴宣⾔》的发表
D .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
8.某中学历史兴趣⼩组把⽂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命、法国⼤⾰命、美国独⽴战争等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命时代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蒸汽时代
D.电⽓时代的社会巨变
9. “他出⾝贫寒,但靠⾃⼰的奋⽃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资本家⽽战⽃的⽃⼠,他解放了⿊⼈奴⾪,他被美国⼈民认为是最伟⼤的总统之⼀”其中,“他”指的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肯尼迪
10.右图为《“⿊船”事件》,这⼀事件的制造者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1.“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明开化的声⾳想起来”,这⾸打油诗描述的是⽇本哪⼀重⼤历史事件
A.推翻幕府统治
B.⽇本侵略朝鲜
C. 明治维新
D.甲午中⽇战争
12.电⼒的⼴泛应⽤是第⼆次⼯业⾰命的重要内容。下列最能体现其重要内容的发明是
A. B. C. D.
13.汽车、飞机是现代常⽤的交通⼯具,你知道最早研制飞机、汽车的动⼒机是什么吗?
A.蒸汽机
B.发电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14.下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重⼤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1⽇发⾏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名农夫在⽥间卖⼒耕作的情景,右
侧为⼀⽀成45度⾓放置的鹅⽑笔,下⽅为沙皇亚历⼭⼤⼆世签名。
这⼀重⼤历史事件
A. 俄国农奴制改⾰
B. 俄国⼗⽉⾰命
C. 赫鲁晓夫改⾰
D. ⼽尔巴乔夫改⾰
15.英国资产阶级⾰命、美国独⽴战争、俄国1861年改⾰、⽇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是
A.推翻了殖民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6.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1000万⼠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产阶级⾰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先得到应验的是
A.第⼀次世界⼤战 B.第⼆次世界⼤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17.运⽤数据进⾏分析是历史学习的⼀种重要⽅法。导致下表1921~1925年苏联(苏俄)粮⾷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苏联(苏俄)粮⾷产量变化表
92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林模式的推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18.英国资产阶级⾰命和俄国⼗⽉⾰命都在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滔天⼤浪,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较英、俄的“滔天⼤浪”,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命的推进⽅式不同 B.建⽴的社会制度不同
C.群众的参与程度不同 D.发⽣的时代背景不同
19.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轮争夺的总结,下⼀轮争夺的开始”。对“总结”和“开始”理解不正确的是:
A.“总结”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
B.“总结”指帝国主义重新⽠分世界
C.“开始”指凡华体系⼜制造了新的⽭盾,必然导致战争
D.“开始”指重新制裁德国、⽠分中国
20.美国在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当20世纪30年代“⼤萧条”“⼤动荡”的危机来临时,美国取得成功的“改变”是
A.废除⿊⼈奴⾪制度 B.罗斯福新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21.亚历⼭⼤⼆世、列宁、⼽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物。他们都对当时⽽临的社会问题进⾏了改⾰。下列对他们所领
导的改⾰评价准确的是
A.三次改⾰都使国家性质发⽣了变化
B.亚历⼭⼤⼆世改⾰,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形成了世界上第⼀个社会⼟义国家
D.⼽尔巴乔夫改⾰,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22.1938年9⽉21⽇,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个⼩国投⼊虎⼝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这⾥所说的“虎⼝”指的是当时的
A. 德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意⼤利
23.1943年2⽉,罗斯福在致斯⼤林的⼀封贺信中写到:“(苏联⼈民取得这⼀战役的胜利)制⽌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A.⽇本偷袭珍珠港 B.斯⼤林格勒保卫战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诺曼底登陆
24.李明同学从⽹上下载了“第⼆次世界⼤战”“欧洲第⼆战场”“英吉利海峡”的相关资料,他正研究的主题是
A.⽇本偷袭珍珠港 B.德军⼊侵苏联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诺曼底登陆
25. ⾬果曾预⾔“总有⼀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个⾼⼀级的整体⾥……”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预⾔⽽建⽴的“⾼⼀级整体”是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西洋公约组织
2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常激烈。……同我们在第⼆次世界⼤战结束的时候相⽐,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本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27.时下有⼀种新的媒体形式“⼿机报”,就是通过⼿机阅读新闻。这种信息传媒的推⼴最早得益于第三次科技⾰命中
A.原⼦能的应⽤
B.电⼦计算机的应⽤
C.⽣物⼯程的发展
D.航天技术的发展
28.⼈类历史上发⽣的三次科技⾰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社会⽣产⼒的发展 B.改变了⼈们的⽣活⽅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类带⼊“电⽓时代”
29. 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联邦德国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
C.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30.在世界各地到处可看到以下商品的宣传海报,这种现象反映的趋势是
A.美国独霸世界
B.国际格局多极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类社会信息化
第Ⅱ卷(⾮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为⾮选择题。请考⽣⽤蓝、⿊⾊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2.答卷前,请考⽣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15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腥的⼀⾯,但它的确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5—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并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此,欧美先进国家在这⼀世界性历史巨变中居于先导地位。
材料⼆16世纪以来,所有各州的⼈民都已相互有了来往。就像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已经⼤的多了……我们的眼界已经不再限于⼀个单独的国家或⼀个单独的洲,⽽扩⼤到整个地球。我们在旋转的车轮上、在快速的轮船上、在航空的飞机上旅⾏。曾经⼀度是远地的陌⽣⼈,现在已成了我们的近邻。
——选⾃60多年前美国历史学家海斯等⼈所著的《世界史》请回答:
3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5—18世纪,欧美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举出实现这⼀特征的两种不同⽅式。(4分)
32.材料⼆中所说的“这个世界已经⼤的多了”是在哪⼀历史事件发⽣后?(3分)这⼀事件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事件与材料⼀有何关系?(2分)
⼆、(15分)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北⽅⼈看不惯南⽅⼈,南⽅⼈不服北⽅⼈。……当前南北之间的⽭盾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争。这个⽃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
33.材料中的“⽃争”是指哪⼀历史事件?(2分)“北⽅⼈看不惯南⽅⼈,南⽅⼈不服
北⽅⼈”的焦点问题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