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种植管理技术作者:王玉琴 魏胜黄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 一、芦笋又名石刁柏,被誉为十大名菜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尤其是它的防癌作用,早已被世界医学组织所公认,它还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压、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排毒利尿有疗效,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种植效益极高的保健蔬菜。芦笋属百合科多年生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地上部每年冬季遇霜枯死,以地下茎根在土中过冬。第二年春季气候转暖后,再由地下茎抽生新茎。芦笋以其嫩茎作为蔬菜食用,若出土之前采收为白芦笋,作为罐头食品;出土之后采收为绿芦笋,供鲜吃。
1.芦笋从开始种植后可连续生长发育15~20年,种植2年后产品才陆续上市,除开始种植种子一次性投入较大外,日常管理简便,芦笋种植在盛产期亩产量可达2000斤左右,目前市场批发价在3元/斤左右,产值每亩为6000元左右。因此芦笋种植技术易掌握、投入少、效益显著,是促进农民增收增效的一个好项目。
2.自上世纪90代初,由小碧乡下坝村率先引种芦笋成功,在下坝村的示范带动下,近年来,猫洞村、秦棋村、马寨村、黄泥哨村、小碧村也开始发展芦笋种植,目前面积有200余亩。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小碧乡芦笋种植规模发展不大,究其原因一是前期种子投入较大(每亩用种量0.12斤,亩需投入种子资金600元);二是产量低,规模小 ,市场不健全,农民产品销售难;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四是基地设施较薄弱,水源、交通条件较差(2008年以前);五是无技术标准、无包装、无认证。
3.项目实施以企业+协会+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引导,示范带动农户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标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品、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立芦笋绿色档案农业,申报芦笋绿色产品,树立“黔山牌”小碧芦笋特色蔬菜品牌,做大做强小碧芦笋特色蔬菜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具备的基础条件
1.项目区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为15℃,年平均无霜
期285天,极适宜芦笋生长。
2.项目区属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多为山地与丘陵地,一般海拔在1100~1250米之间,区内地貌属低山丘陵地貌,土地连片,土壤为黄沙壤土,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质量较优。
三、市场分析
芦笋作为一种保健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鲜芦笋在日本及西方国家销售价格一直走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销售市场越来越大,发达地区农产品消费水平高,芦笋销量大,在淡季价格高达10余元/斤。我国目前种植面积达150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芦笋种植、出口国,95%产品出口,约占世界贸易量的46%。2003年后,我国主要芦笋产区受灾,面积减少50万亩,导致芦笋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国际市场供求紧张,价格直线上涨,出现了价格居高不下,出口原料紧张,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供应缺口将会更加加大,价格也会不断提高。
四、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优良品种 芦笋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适应性强,品种较多。根据市场需求,选用适宜的品种,如选择阿波罗、紫色激情、特来蜜、泽西巨人、奋进、UC800等优良品种。出笋粗壮、整齐,顶端不易散头,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值得一提的是芦笋雌株因开花结实,消耗养分多,其嫩茎产量比雄株低,但雌株所产的笋粗而重。
2.优良的芦笋杂交一代种当年育苗定植,第二年即可采笋150~200公斤/亩,第三年、第四年鲜笋产量可达600~1000公斤/亩,亩效益可达5000~8000元。
3.营养钵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培育壮苗,移栽时植伤轻,有利于壮苗早发,达到适期定植、早期丰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