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23 11:44:56 阅读: 评论:0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
作者:李小雨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20年第04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大量阅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强化语文和生活相联系,引导发现、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选教育内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其情感变化,相机渗透思政教育。
        一、优化教育内容,相机渗透思政教育
        小学生对事物和社会认识浅薄,老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人文情怀。精选教学内容,相机渗透思政教育。
        比如,在教学《升国旗》一课时,我播放天安门升国旗、奏国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
受升国旗的庄严、肃穆,体会国歌的雄壮有力。通过观察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人员的数量、表情、动作,让学生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每个中国人都要尊重国旗,热爱国旗。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初步理解“徐徐”“飘扬”的意思,教师领读课文时,要注意“徐徐”的语速放慢一点,重读“多么”“立正”“敬礼”这些词语。老师示范领读后,适时强化“国”,板书“国”,用国徽(出示国徽图片)、国旗(出示五星红旗)、国歌(出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名、歌词,并播放)组词,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中国的象征,作为中国公民就要保护国旗,爱惜国徽,会唱国歌。为了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热爱国旗、尊敬国旗的意识,还可以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让学生感受林治远等人为第一次电动升旗所付出的努力,直观感受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这样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丰富教学活动内容,提升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整合教育资源,把语文课拓展到活动中去。借助传统节日、早读、班会、队会、课前五分钟、课间操等时间,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语文的功能性、思想性教育。比如,端午节来临时,布置学生搜集端午节习俗、端午节的来历等,利
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分享资料,小组进行归纳总结;国庆假期,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鼓励家长们组织家庭旅游活动,让学生在旅途中体验家乡的变化,感受祖国的民主、富强,激發学生的爱国热情;每周安排一到两篇经典古诗文,组织学生在放学途中集体背诵,并在班内举行诵读比赛,引导学生传承经典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21:15: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26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pdf

标签:学生   国旗   活动   教育   语文   渗透   学习   引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