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5篇

更新时间:2025-02-24 19:53:20 阅读: 评论:0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5篇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5篇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写父子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的相怜相爱的感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真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珍爱亲情,增进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2、板书课题:背影朱自清
  3、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4、检查预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别。)
  2.请找出本文的文眼。(我最不有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4.“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三、思考讨论,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讨论一:父疼子
  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分别为: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讨论二:子爱父
  儿子总共流了几次泪,为什么流泪?
  讨论二:子爱父
  1、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2、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3、感伤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4、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四、导学达标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2.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3.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4.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5.小结:有一句话,值得你铭记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
  6.师生齐读《游子吟》
  7.师提问:“我”理解父亲的爱吗?为什么?(播放《懂你》歌曲)
  8.阅读最后一段,课文结尾写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这是为什么(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说明他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作者不禁泪如泉涌。)
  五、归纳总结
  1.本文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用简洁的文字产打出无限深情,其实最好的已经并且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还没有留心体会。请大家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世间最普遍的而又最为宝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大家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2.小诗赏读
  六、延伸阅读,感受深情
  1.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2.实话实说:每位父母亲都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回忆你成长历程中父
母爱你或你孝敬体贴父母的往事。说出最让你心动的情节。请以“……我想对您说”为开头给你的亲人写一封信。
  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篇2
  一、学情分析
  在语文能力方面,初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赏析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体会语言之妙,感情之美。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作为90后、00后过渡的这一代学生,他们从小到大备受家庭的宠爱,逐渐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意识,忽略了他人的付出和对爱的感知。特别是对父母的付出更是习以为常。适逢青春期,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叛逆的心理,与父母产生情感矛盾,甚至对抗。
  二、教材分析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
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境遇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旨在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关注,对父母亲情的理解。
  另外,文章语言极为简练朴素自然,通篇运用白描手法。如父亲送别儿子时说的几句话,粗看简单平淡,但细品之下,句句饱含深情。文章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还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绘。对指导学生写作有所裨益。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字词。
  2、品味文章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3、体会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绘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从理清文章脉络入手,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情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对父亲“爬月台买橘”背影的解读,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通过对“我”的四次落泪,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悔恨和歉意。
  难点
  对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中所渗透出的淡淡哀愁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
  朗读法、研讨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无尽的爱与关怀,它们往往蕴藏在一抹微笑、一个拥抱、一份支持、或者是一句呵责中。以致这份深情常常被我们忽略,甚至误解,直到多年以后,有所经历才会读懂,穿过岁月的阻隔,将那些爱的细节铭记于心。今天我们就来赏读朱自清记忆中的《背影》。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9:1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2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语文课文《背影》教案5篇.pdf

标签:父亲   背影   体会   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