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_悬挂_的诗_林徽因诗歌意象的构建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5:33 阅读: 评论:0

第11卷第5期2011年5月宜宾学院学报J ournal of Y i b i n Un i versit y Vo.l 11, 5M ay ,2011
收稿日期:2011-02-09
作者简介:王连英(1979-),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及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悬挂 的诗  林徽因诗歌意象的构建
王连英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作为新月派的一员,林徽因的诗歌显示出独特的诗美,建筑与美术方面的修养融入了她的诗歌世界,影响着她对诗歌意象的构建方式, 悬挂 是诗歌的中心词,蕴藏了作者的哲理情思。
关键词:意象;构图美; 悬挂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11)05-0081-03
诗是情感的艺术, 成功的诗创造往往是人的表层意识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的诱发,是物态化了的一定历史、
时代和社会的心
灵结构的对应品。  1
被誉为 新月派 的才女林徽因,由于在建筑学与美术方面的修养,其诗歌在意象的生成方式、形态选择、审美理想、思维特征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构建意识。诗人自称: 写诗,  一种天赋的兴趣和灵巧,驾驭一串有声音,有图画,有情感的言语,来表现这内心与外物息息相关的联系,及其所发生的
悟理或境界。  2
作者将其感受到的东西 驾驭一串声音,有图画 地呈现出来, 悬挂 是作者钟爱的词语,在林徽因现存的诗歌中, 挂 字竟然出现了十四次之多,人生的图景在林徽因那里风干成一幅幅可以 悬挂 的或浓或淡的画,一笔一划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气质与哲理情思。
一 内美与 修能 兼备屈原在 离骚 中说: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能重之以修能。 屈原从两方面说明了自己拥有崇高品质的缘由:一是出身高贵;二是出生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培养和提升这些美好的品质。林徽因能够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成就,也是 内美 与 修能 兼备的结果。
首先来说林徽因的 内美 。林徽因一九零四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够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她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超群的聪慧常得人们的赞许。幼年的林徽因或许尚不
知道什么是画,什么是诗,可是凭着她天生的对于光影、色彩、线条的捕捉能力,获得了对生活独特的体悟。她永远忘不了六岁那年留在心中的一幕场景: 那时大概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泄泄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
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那里没有几案花香,
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  3
林徽因细小的心中便存了这样一片阳光、一片场景,一幅极好的静物写生图: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感受到了 院里粉墙疏影同室内那片金色和煦绝然不同趣味 。小小的林徽因捕捉到色彩在自己的心中,这童年的记忆与经验深深地影响了她的诗歌创作。在之后的求学的过程中,林徽因逐步奠定她在文学艺术道路上的基石,造就她构建诗歌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因就读的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拒收女生,林徽因阴差阳错地进了美术学院。她没有放弃对建筑的追求,常常跑去听建筑系的课。不论是建筑,还是美术,都给了她关于色彩、形状的相关知识。后来的林徽因在美术与建筑方面都有所成就。在建筑方面与梁思成一起四处考察,写成中国第一部建筑史著作。留学归来林徽因参加多与装帧、装饰、工艺美术有关的工作。她曾在张学良创办的东北大学应征校徽,为诗友陈梦家的诗作 铁马集 和她参与编辑的 学文 杂志设计封面,并参与改造传统景泰蓝,并在曹禺主演由莫里哀名剧
悭吝人 移植过来的中国剧 财狂 受邀担任舞台设计。建国后先后参与了国徽设计,后又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碑座,这些为人熟知,毋庸赘言。
在建筑与美术当中得到的对于理性如何在感性的世界中得以表现来的素养,使得林徽因贯以 建筑家 与 美术家 的眼光描绘人生的图景,构筑哲理意境。
二 静态意象的选择    静物写生
林徽因的诗歌意象中静态意象的设置远远多于动态的意象。她的诗歌中很多形象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较少是流动的。作者总是在观察,先找好一个事物选好角度,对它进行描述,这正是绘画里常用的艺术手法    静物写生 。
微光 这首诗展现出来这样一幅静态描写画:雪夜里一盏孤灯斜照在一户贫苦人家的炕上,炕上并排着睡着朴实的脸孔,外边则下了雪,道路泥泞。这样一幅图中 残霞边一颗星子出现 。对于天空中的繁星, 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 别丢掉 )。
由于喜爱建筑的原因,更多静矗的亭台楼阁成为林徽因的诗歌意象。这些泥石建筑在她看来是有生命、有诗意的。在 山西通信 中她写到: 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了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 于是, 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  十一月的小村  古城  城楼  茶铺  小楼 
北门街园子 、 桥 都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昆明即景 中的 茶铺 ,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市民百生图。 那上七下八临街的矮楼,半藏着、半挺着,立在街头,瓦覆着它,窗开一条缝,夕阳染红它,如写下古远的梦。  斜阳四处挂着,风吹动,转过白云,小小一角高楼 , 愈是山中奇妍的黄月光挂出树尖 , 凤凰栏杆,挂起了塔顶上灯 ( 灵感 )。
在摄取景物时,她则常常先做一个全景式的描述。如 昆明即景 中的 茶铺 和 小楼 , 微光 中由街上的灯光将镜头推到一户普通人家; 古城春景 由 泥黄色风沙  顺着白洋灰街沿 再到 蓝布帘子,万字栏杆,仍上老店铺门槛 ; 静院 中先对整个院进行描写,然后写到角落里的人物。景物的摄取常常以宏大衬托渺小,显示出大小形体的强烈对比,表达独特的情绪,如 对山只闪着一盏灯  两盏/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 山中一个夏夜 ),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 莲灯 ), 死色楼前垂这一棵杨柳 ( 过杨柳 )。
三 动态意象的 静态化    凝动的音乐
林徽因学过绘画,对外在事物有着迅速而 精准 的感觉能力,能将瞬时捕捉到的印象凝动,贴切形象地将变幻万端的事物赋予有形,从而在动态与表态、抽象与具体之间开拓可以把握的意境与想象的空间,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 冥思 中有这样的诗句: 在这白色的周遭中,/一切像凝动的雕形不动;/白袍,腰刀,长长的头巾,/浪似
的云天,沙漠上风。 沙漠上的风吹动天上的云,风与云皆为动态,而林却以一句 一切凝动的雕形不动 将动态的意象静态化,强调此时心灵的凝思,而早已将物动置之度外。在秋风中瑟缩的树叶在她的笔端如此呈现: 记得那一片黄金天,珊瑚般玲珑叶子,秋风里挂 ( 红叶里信念 )。
她通过赋予事物一种新的比喻,使本来飞跃的形象凝固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和神韵。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相信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 山中 );再如诗句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 仍然 ),人舒展的样子平常能够用肉眼瞧见,借用白云形容不是简单地以此物喻彼物,抓住人在此时显现出那种悠闲的神态,取得神似,使得意境更加幽远。而对于 山涧 ,作者用了一个 流 字,既表达出山涧水量的细小,又把握住泉水流动飘逸的风姿,真是字字珠玑。又有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 静坐 ),将瘦细的枯枝形容成青烟,那种细长影子的状态真是形容得无以复加。
而对于变幻与抽象的事物作者表现出惊人的才情,通过赋形,一面使得读者能够想象出景物,将作者感受到的一面有效地传递给读者。如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 莲灯 ),用 剪 字形容发散的光,将其赋予了形状,形容出光的微弱,语言极其优美;将无边无际的钟声形容是 圆的一颗颗声响 ( 中夜钟声 ),让我们捕捉声音一圈圈发散开来的状态;对于抽象的 信仰 她这样描述: 信仰只一细柱香,/那点子亮再不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 秋天,这秋天 ); 一年,又是一年辛苦,/一盘子算珠的艰和难 ( 年关 ),辛苦与算珠相联系,形象地写出了生计的艰难筹划。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
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 ( 深笑 ),将无形的忧愁、信仰、艰难等化为有形,可以发散,可以计算,将笑的婉转、嘹亮、由内到外的、由低到高的状态形容得玲珑尽致。
四  悬挂 的风景
林徽因的诗是诗画的组合,她将人生的图景定格 风干 成一幅幅画 悬挂 在那里画。林徽因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与构图美,呈现一种 建筑美 。作为新月派的一员,林徽因的诗歌重视外在诗行的排列组合,她的诗大多都较为均齐,诗行排列齐整,即使有变化,也注意了前后呼应,形成一种形式上的反复,造成一种叠沓之感。如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中,首行诗较第一行、第二行的首字在排列上多出一个,第四行的诗与第一行诗的首字处于同样的位置。接下来的两段,又反复采用这种形式,在变化中又显出一种恒定的美。这种诗歌的诗行排列形式在林诗中占大多数,类似的还有 我们的雄鸡 等。
林徽因的诗歌不仅具有 均齐 美,而且在形式上富于变化,给人以视觉上的灵动的跳跃美。最鲜明的例子就是那首 中夜钟声 看得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非常讲究诗歌的排列,诗行虽然没有呈现稳定的形式,但是有意地将字数参差地排列,跌宕起伏,形成视觉上的几何图形美, 文 一旦获得了某种适当的 文本 形式,同时也就等于获得了自己的生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 实体 性的存在。
林徽因的诗歌具有色彩美。约翰 伊顿指出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主就
像死的一般 ,色彩具有抒情性,它直接触及心灵的深处。应该承认,诗歌和绘画各有独到之处,而诗歌的表现面比绘画更加广阔。诗歌里渲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也使画家感到画笔技穷。林徽因对色彩细腻敏感,形容贴切、形象,如 嫩灰色的天空  泥黄色风沙  白洋灰街沿  翡翠色甘蔗 ( 古城春景 ); 孔雀绿 ( 去春 ); 雪化后那片鹅黄 ,新鲜的 初放芽的绿 , 透蓝 的天气( 你是人间四月天 ); 天上一颗星  晕紫,深赤  天空外旷碧 ( 昼梦 );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梁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 八月的忧愁 ); 只这丹红集叶替代人记忆失落的层翠 ( 山中 ),等等。这些色彩运用给读者色彩画般视觉上的冲击。除此而外,作者使用颜色的同时也运用了通感,如 红叶里的信念  生命中的谎再不能比这把/颜色更鲜艳 ,试问,谎言有颜色么?作者的描述淋漓尽致写出谎言迷人的外表、迷惑人的本质,谎言背后是被看穿的痛楚, 即使自己感觉内在流血,又怎个说话?
82                  宜宾学院学报
林徽因的诗还十分注意诗歌中景物位置的安排,体现了构图美。构图,是指视觉形象在画面空间中的位置安排。构图有构成、配置、构造等含义,在画面的特定空间中,主动地有意识地组织安排各种形象的位置以及大小、主次、呼应、对比等关系,以期形成具有表现力的有机整体结构。在构图上,林徽因非常注常注重光线的铺排。她使自然景物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明暗光影的变化,从而具备立体感的幻觉效果。 月一片挂在胸襟 ( 黄昏过泰山 ); 斜阳四处挂着,风吹动,/转过白云,小小一角高楼。 ( 红叶里的信念 );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  静坐 ); 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 ( 六点钟在下午 );
我见到古城在斜阳中凝神 ( 古城黄昏 )等,光线是她诗歌的生命,她的景物在光线的衬托下才显得格外有画意,有哲思。
五 哲理情思
林徽因如画的诗歌世界中饱含着浓浓的深情与深刻的哲理内涵。她喜爱 悬挂  挂 这样的字眼,这是林徽因观察这个世界的独特的视角。她的诗 忠于情感,又忠于意象,更忠于那一串刹那间内心整体闪动的感悟。 诗中的云雾、山川、草木体现着诗人内心的隐情。正如她在诗中 去春 自述: 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侯,已全变了画。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就是来了也是斜抹一行沉寂记忆,树下。
挂 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留恋 ( 深笑 ); 记得那天/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月一片挂在胸襟 ( 黄昏过泰山 );使用 挂 字除了以绘画般的笔法用来铺排光线,给人一种远观图画的视觉上的感受,本身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蕴思。
对于时间,林徽因有着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前期以抒情为主的作品,还是后期转为关注国事的作品,林徽因一直没有停止对于时间的思考。这些 挂 字用在时间的后面,实际上作者是在喻示时间的一去不回,对于已逝的人事物,就像尘封历史的一幅画,鲜艳的记忆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再深刻,如张爱玲笔下 绣在屏风上的鸟 ,年深月久了,颜色便暗了、霉了,你记起了它,它便有了生命;记不起,则渐渐被人忘记,失去了那记忆的水份。身体柔弱的林徽因经常患病,又经历了失去亲人、朋友的痛
苦,她比别人更能感觉到时间的残酷与人生的独特意义,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 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 ,作者称 人生,/你
是一支曲子,/我是歌唱的 ( 人生 )。逝去的事物常常唤起她的回忆,为此她写下 忆 、 记忆 ,她不愿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走失了美好的事物,她轻声说 别丢掉 。
这呈现的一幅幅静态画中有着命运的变幻,有着历史的变迁。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变化,林徽因有着形而上的把握。美国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曾经在 艺术  让人成为人 中说: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中华民族的建筑沉淀着民族的 历史与记忆 ,在一次次的寻访与勘察中她在这些建筑中获得了对于历史
变迁的深刻认识,在 山西通信 中林徽因提到: 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  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下感慨到古今兴废。  4
于是她在诗中喟
叹: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
河的年岁 。
结语
林徽因的诗歌是 情动而辞发 ,正如萧乾所说, 徽因自己写的不算多,但她的写作必是由她心坎里爆发出来的,不论是悲
喜,必得觉得迫切需要表现时才把它传达出来。  5
她在美术上的修养在诗歌的领域里投入了一小片影子,构成一幅幅 悬挂 的图画, 读她的诗,其中描绘的景色就会像一幅幅清丽的水彩画,生动地呈现在你内在的视野中  6
。 悬挂 一词体现了林
徽因诗歌呈现的外在如画般形态,是她诗歌里重要的审美因素,
更渗透着作者的哲理思考。
参考文献:
1 杨匡汉.缪斯的空间 M  .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118.
2 林徽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M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
3 林徽因.一片阳光 M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1999:4. 4 林徽因.山西通信 M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1999:4.
5 萧乾.才女林徽因 M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4.
6 可止.空谷回音 M  //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1999:4.
责任编辑:王 露
Xuan Gua  :Imagery Creati on in LIN Huiyin  s Poe m s
WANG L ian  ying
(S chool of Education ,Boha i Universit y ,Jinzhou 121000,China )
Abstract :A s a m e mber of  the N e w M oon Schoo l  ,L I N H uiy i n  s poe m s de m onstrate a kind of un ique aest h etic beauty .
H er poetic creation i s enriched by her kno w l e dge of architecture and cultivati o n o f fi n e arts ,wh ich influenced her w ay of creati n g poeti c i m ager y . Suspen  ( Xuan Gua  )is a key w or d in her poe m s and is loaded w ith her ph il o soph ica l n  ti m en.t
K ey words :i m ager y ;co mpositi o n beauty ; Xuan Gua
83
王连英: 悬挂 的诗  林徽因诗歌意象的构建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4:0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2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_悬挂_的诗_林徽因诗歌意象的构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_悬挂_的诗_林徽因诗歌意象的构建.pdf

标签:诗歌   作者   意象   建筑   方面   时间   形象   色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