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生海海》读后感1
“报纸上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是《人生海海》里的句子,把它用在书中的上校身上再合适不过。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这本书中引起我思考的内容。
(一)上校-----全书的主角?
上校是本书所探讨的一个中心人物,说他是全书的主角应该大多数人都认同。
本书从尊严,爱情,友情等多方面来描述他的故事,试图探讨人性的多面,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可谓光怪陆离,而带着我们走进故事的,却是个孩子。
在本书中,以孩子的目光来讲述这个大时代里的小世界,它掺杂着对事物的好奇,也掺杂着周围人的想法对他的影响。
在故事开头就以看似散漫的语言描述这个村庄里的一草一木,看似无目的的介绍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在读者稍有艰难而无头绪的阅读完这些句子之后,聚光灯才开始慢慢打到上校的身上,接下来,围绕他的故事这才慢慢展开。
上校在故事开始的描写十分负面,被人叫太监,被比喻成猴子,整个人十分古怪。
这些都是“我”的感受,因为周围人特别是爷爷总爱说上校的不好,这让我想到东野圭吾的《恶意》,人们总摆脱不了先入为主的想法,不管你知不知道真相,只要人们都这样说,就不免会受到影响。
很多人都认为上校是全书的主角,毕竟从故事开始的指向到故事结尾,都在从侧面描写上校的各种事迹,而那个一直吊着读者胃口的秘密也和上校有关。
很多人都认为“人生海海”,讲的就是上校的起伏人生,却忽略了“我”的人生同样跌宕。
麦家老师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卓绝中的道德。”这足以说明,上校不是重点,书中的每个人的“人生”才是重点。
(二)父子关系-----孰是孰非?
了解麦家的人都知道他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都摆脱不掉,甚至至今都对麦家有所影响。
而在本书中出现了多对父子,如爷爷和父亲,父亲和“我”,瞎佬和小瞎子等。就连上校和两只猫也可以算的上是父子了,毕竟上校看似放荡不羁,而猫则是他表达爱的唯一突破口。当然,这有些扯远了,但从人类父子中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父子中的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各不相同,自身的人物形象也千差万别,可在对于保护儿子这一点上却都做了想同的决定:
爷爷不顾道德批判去揭发他人以保护爸爸不受流言蜚语的伤害;爸爸宁愿“我”漂泊异乡来免受“鬼怪”纠缠;瞎佬则在祠堂长跪三日来换取村民对小瞎子的一丝同情,上校更是为了猫而错过投诚的机会。这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不管有无违背道德,父亲想救儿子的心总是不变的。我们没有立场去评判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的表达,毕竟父子关系就是那样复杂又简单,神奇又微妙。
从这些描写不难看出,麦家也许是真的放下了,毕竟“人生无路可逃,只有握手言和。”这也许称不上原谅,只能说是放过自己。
(三)“我”-----是否真的握手言和?
相比于上校,“我”是另一个重点,毕竟书中的很多想法都来自“我”的内心。“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书中的“我”在家庭处于危机之时被送去异乡,在之后更是经历了一段十分痛苦的岁月,在终于如愿回乡后,却发现家里早已物是人非。
在“我”看来,这么多年来自己经历的苦难,亲人遭遇的不幸以及上校最后的结局,都是一个人导致的,若没有他,也许生活能一如从前。
我们身为局外人自然看的清些,但如果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者当面对你我此是正在经历的挫折,我们又是否能看清呢?我们是把这都归结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错,还是会觉得这是人生必经的.挫折呢?
“这就是命,事先讲不清,事后都讲的清。”书中在多年以后,“我”最终选择与人生握手言和,在每每看到那个人的落魄以后,“我”竟产生一丝怜悯之心,甚至还接济他。
这不是什么圣母的表现,而是在经历无数次憎恶之后,选择放下,就是放过自己,“人生海海,潮起后是潮落。”不要因为上一个潮落而错过下一个潮起。
四,强烈推荐
现在的你是否也在经历挫折,是否也陷入了泥潭而失了方向?
《向遥远的自己说你好》作者:从来
如果是,那不妨花些时间走入书中各色人物的人生,与他们一起经历一次苦难,与他们一起思考一下人生,与他们一起品味这世间百态,与他们一起感受这潮起潮落,与他们一起狠狠的憎恨他人,再与他们一起好好的放下。
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我始终坚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所以,你怎么知道你此时的困境不会成为以后的基石呢,只要,你能挺过去。
2023年《人生海海》读后感2
一个英雄,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被仰望,被爱,被敬畏,被怀念,也被耻笑,被猜
测,被磋磨。
他传奇而命途多舛的一生,有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让人为之感叹流泪。绝望中的奋力挣扎,战乱中的家国大义,狂热中失去的理智,愚昧里蓄意的残忍,人性中不泯的善良,纷繁复杂的人心百态,在麦家笔下,交错浮沉在人生海海中。
作者麦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曾出版过《解密》、《暗算》、《风声》等作品。其中《解密》被翻译成33个语种在全球热销,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几经磨砺沉淀,,麦家出版最新长篇小说《人生海海》。运用他所擅长的“多重视角”的表现手法,麦家层层展现出一个落魄英雄跌宕起伏的一生,解密让人感慨万千的人心和人性。
书中所描述的人物,无论是集英雄、军官、太监、汉奸几重身份于一身的上校,还是固执、执拗、要面子的爷爷,乃至愚昧、狭隘、狠毒的小瞎子,以及父亲、“我”、前妻、林阿姨等人,无一不是在人世间艰难前行。
幸而时间也有它的仁慈,所有苦痛悲伤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得以治愈。董卿在阅读此书后说,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我读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海海,时间终将让一切和解。”
一起来看麦家如何用独特的笔触讲述离奇的故事,解密人心。
所谓传奇,不过是英雄的崛起与落魄
上校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强大、神秘而令人敬畏:“寂静的冬天,雪落无声,步步惊心的脚步声传来,喀!喀!喀!这声音突兀、大胆、凶悍,而杀气腾腾。”
上校在人们心中是个传奇,从众人的口中,英雄的形象宛然纸上。他聪明绝顶,天赋异禀;他当过特务,杀奸除鬼;他医术高深,是名声赫赫的“金一刀”。他在战场上抢救人命,看过死亡的狰狞,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所有的传奇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窥探。村里人津津乐道着他是否太监的话题,猜测着他干的什么营生,却很少有人清楚的了解,他到底忍受了多少屈辱,立下了多少功劳。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当过国民党特务,当过日本佬俘虏的经历被翻出来,成为斗争的对象。
失去了理智的年轻人,迷失在斗争的狂热中。本该巨鱼纵大壑,一雁入高空的英雄落魄了,饱受一群宵小的侮辱和折磨。经历了太多生死,早已经看透人性的上校并不畏死,但不幸,他有一个说不得的秘密,这是一个要命的耻辱。
人们紧盯着这个秘密,不择手段的想要让它大白天下。上校惊慌失措,英雄的气魄奄奄一息,最后无路可逃。悲情的上校,没有被死亡带走,却被活人逼疯。人的崩溃,往往看似一瞬间,实际上已经累积了无数的委屈和伤心。对于人心的绝望,日复一日蚕食了抗争的勇气。
传奇陨落,归于沉寂,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退回孩童心智的上校,依然会让人惊艳于他偶然闪现的才能,给伤感的结局带来一点安慰。传奇之所以成为传奇,自有他神奇之处,即便消失,也会留下些蛛丝马迹。“命中注定他要一辈子在各方面施展才华,哪怕被命运打趴在地,依然要绝地反击。”
所谓人心,是时刻在善与恶的交锋中抉择
善与恶之间,并不总是泾渭分明。
讲规矩听天命的爷爷,相信善有善报,转世轮回。他在危急时刻冒着极大的风险送走上校,以一个老人的智慧冷静果断的应对着公安的询问。此时,他是一个善良正义的人。
然而,他太爱面子,担心家里的声誉被上校牵连。他走火入魔般迷失在这种担忧中,昧着
良心举报了上校,成了逼疯上校的帮凶,也成了众人眼里的恶人。小瞎子的身世可怜,却愚昧、凶狠、疯狂,将对他来说只能仰望的英雄拽落尘埃,令他激动不已。小瞎子不遗余力伤害上校的行径令人齿冷,所以即使他重伤残疾,也得不到村里人的同情和谅解。他的父亲老瞎子,在陷害上校时十分恶毒,却可以为了儿子壮烈的跪死在祠堂门口,以死相托获得了众人善意的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