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CUS地⾯⼯程技术现状、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陆诗建教授⼲货课 程
论
及“双碳”⽬标下的技术路线图,“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是两条主线。其中,能源结构转变是关键⼀环,需要⼤⼒发展清洁能源、替代能源,这些均会拉动对上游材料的需求。“能耗双控”也使传统的化⼯⾏业⾯临挑战和机遇。化⼯⾏业每年贡献全球4%的碳排放,排放接近15亿吨/年。要协调解决碳排放的问题,⾸要是如何将化⽯能源从燃料转变成为原料、材料,进⽽变成更多的低能耗、⾼附加值材料。“燃料—材料”的路径转变,将为化⼯企业带来新的成长赛道,这⾥⾯蕴藏巨⼤投资机会。⽽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获、利⽤与封存正是应对全球⽓候变化的重要⼿段。
各国加速布局CCUS项⽬
全球CCUS⾏业已经进⼊快速增长期
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1 CCUS市场展望》显⽰,全球CCUS⾏业已告别过去20年的⽰范项⽬阶段。2020年CCUS项⽬投资⼤幅增长⾄近30亿美元,仅2021年上半年就宣布了33个商业规模项⽬。不久前,我国⽣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也发布了《中国⼆氧化碳捕集利⽤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指出,CCUS
将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标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技术之⼀。
⽽根据伍德麦肯兹的数据,在短短两年时间⾥,欧洲油⽓巨头在低碳能源⽅⾯的计划⽀出翻了⼀番,从2019年资本⽀出的10%增⾄2021年总⽀出的25%。与此形成对⽐的是,⽯油和天然⽓投资在2020年和2021年⼤幅下降。
纵观各⼤⽯油巨头的绿⾊低碳举措,尽管各家各有侧重,但由于CCUS技术是实现绿⾊低碳的核⼼措施之⼀,成为各家公司的共同选择。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业路线图》预计,CCUS是唯⼀能够在发电和⼯业⽣产过程中⼤幅减少化⽯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案。
我国CCUS需加快规模商业化
缺乏⼤规模的多种技术组合的全流程⼯业化⽰范
近年来,全球CCUS⼯业⽰范项⽬数⽬逐步增多、规模逐步扩⼤,发展势头良好。根据国内外CCUS领域的49名研究⼈员撰写的《中国⼆氧化碳捕集利⽤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从实现碳中和⽬标的减排需求来看,依照现在的技术发展预测,2050年和 2060 年,需要通过 CCUS 技术实现的减排量分别为 6 ~ 14 亿吨和 10 ~ 18 亿吨⼆氧化碳。其中,2060 年⽣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和直接空⽓碳捕集与封存(DACCS)分别需要实现减排 3 ~ 6 亿吨和 2 ~ 3 亿吨⼆氧化碳。从我国源汇匹配的情况看,CCUS 技术可提供的减排潜⼒,基本可以满⾜实现碳中和⽬标的需求(6~21 亿吨⼆氧化碳)。
报告显⽰⽬前,我国 CCUS 技术整体处于⼯业⽰范阶段,但现有⽰范项⽬规模较⼩。CCUS 的技术成本是影响其⼤规模应⽤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 CCUS 技术成本未来有较⼤下降空间。预期到 2030 年,我国全流程CCUS(按 250 公⾥运输计)技术成本为 310~770 元 / 吨⼆氧化碳,到 2060 年,将逐步降⾄ 140~410 元 / 吨⼆氧化碳。
近期国内项⽬⼀览
中国已投运或建设中的 CCUS ⽰范项⽬约为 40 个,捕集能⼒ 300 万吨 /年。多以⽯油、煤化⼯、电⼒⾏业⼩规模的捕集驱油⽰范为主,缺乏⼤规模的多种技术组合的全流程⼯业化⽰范。2019 年以来,主要进展如下:
捕集:国家能源集团国华锦界电⼚新建 15 万吨 / 年燃烧后 CO2 捕集项⽬;中海油丽⽔ 36-1 ⽓⽥开展 CO2 分离、液化及制取⼲冰项⽬,捕集规模5 万吨 / 年,产能 25 万吨 / 年。
地质利⽤与封存:国华锦界电⼚拟将捕集的 CO2 进⾏咸⽔层封存,部分 CO2-EOR 项⽬规模扩⼤。
化⼯、⽣物利⽤:20 万吨 / 年微藻固定煤化⼯烟⽓ CO2 ⽣物利⽤项⽬;1 万吨 / 年 CO2 养护混凝⼟矿化利⽤项⽬;3000 吨 / 年碳化法钢渣化⼯利⽤项⽬。
⽽近期,也有不少CCUS项⽬信息放出:
1
中国海油启动产业化推进⾏动
近⽇,中国海油“⼗四五”重⼤科研项⽬CCUS(⼆氧化碳捕集、利⽤与封存)专项启动会在京召开,标志着公司正式启动碳封存、碳利⽤产业化推进⾏动。
CCUS专项是中国海油集团公司⾸批批准的“⼗四五”重⼤项⽬,共包括三个⼦课题,⽴⾜于解决中国海油⾃⾝发展的⼆氧化碳排放问题——
■重点开展海上CCUS全流程技术、⽰范项⽬
■重点开展海洋碳汇、矿化固碳
■重点开展⼆氧化碳化学利⽤技术研究
旨在构建差异化的海上CCUS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开发具有⾃主技术的核⼼装备,建设⼀⽀专业的研究队伍,打造我国海上CCUS技术⼒量和竞争优势。
2
中⽯化宣布投建我国⾸个百万吨级CCUS项⽬
近⽇通源⽯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源⽯油)发布公告,宣布建设百万吨级CCUS项⽬,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
1⽉17⽇晚间,通源⽯油发布公告,公司与库车市⼈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在库车市投资建设百万吨⼆氧化碳捕集利⽤⼀体化⽰范项⽬,预计总投资规模10亿元。项⽬分三期建设,其中⼀期20万吨拟投资约2亿元:⼆期30万吨拟投资3亿元;三期50万吨拟投资5亿元。
那么,CO2资源化利⽤产业该实现商业化应⽤?如何建⽴相关的产业链集群?
今晚7点-8点,DT新材料特邀中国矿业⼤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陆诗建针对《中国CCUS地⾯⼯程技术现状、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做线上研讨。
包括我们上述介绍的项⽬,陆⽼师还曾负责了
1.全球最⼤规模燃烧后CCUS项⽬”胜利电⼚200万吨/年烟⽓CO2捕集与驱油封存⼯程”⼯艺包设计。
2.主持了全国最⼤规模碳捕集与咸⽔层封存项⽬“国华锦界电⼚15万吨/年烟⽓CO2捕集与封存⼯程”可研、⼯艺包与设计⼯作。
3.主持了延长⽯油36万吨/年中美元⾸⽓候变化CCUS⼯程、华电句容1万吨/年CO2捕集与精制⼯程、华润海丰
2万吨/年CO2捕集⼯程、北元化⼯25万吨/年CCUS⽰范⼯程、佛⼭佳利达环保公司1万吨/年CO2捕集与碳铵固碳⼯程、宁波钢铁2万吨/年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程等10余项重点科研⽰范项⽬的⼯艺包或技术服务⼯作。
本次报告将针对:
1、国内碳捕集、运输与注⼊等地⾯技术现状分析;
2、国内CCUS典型案例分析;
2、国内CCUS典型案例分析;
3、科研与⼯程⽰范经验分享
进⾏深⼊分享
陆诗建研究员也将参加2022年4⽉在宁波举办的《2022⽓体分离产业⼤会》并做⼤会报告!快来转发海报,免费参加吧!
陆诗建
⼯学博⼠,教授,中国矿业⼤学碳中和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西煤化所兼职教授,浙江⼤学访问学者。中国能源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委会CCUS标准化⼯作组成员,中国CCUS产业联盟青年学者沙龙⼯作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环境科学学会、煤炭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碳捕集、利⽤与封存(CCUS)、烟⽓脱硫脱硝与酸⽓注⼊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中欧国际合作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1项,中国⼯程院咨询项⽬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1项,中⽯化技术攻关课题8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承担企业横向技术开发项⽬10余项。
具有注册⼀级建造师、注册咨询师、PMP资质,负责了全球最⼤规模燃烧后CCUS项⽬”胜利电⼚200万吨/年烟⽓CO2捕集与驱油封存⼯程”⼯艺包设计,主持了全国最⼤规模碳捕集与咸⽔层封存项⽬“国华锦界电⼚15万吨/年烟⽓CO2捕集与封存⼯程”可研、⼯艺包与设计⼯作,以及延长⽯油36万吨/年中美元⾸⽓候变化CCUS⼯程、华电句容1万吨/年CO2捕集与精制⼯程、华润海丰2万吨/年CO2捕集⼯程、北元化⼯25万吨/年CCUS⽰范⼯程、佛⼭佳利达环保公司1万吨/年CO2捕集与碳铵固碳⼯程、宁波钢铁2万吨/年CO2捕集与资源化利⽤⼯程等10余项重点科研⽰范项⽬的⼯艺包或技术服务⼯作。截⽌⽬前发表论⽂120篇,其中SCI/EI 40余篇;申报专利92项,授权专利52项;主编专著1部、译著2部,参编专著3部。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获第⼗届“侯德榜化⼯科学技术青年奖”、“闵恩泽青年科技⼈才奖”等。
01
⼤会背景
⽓体分离是能源及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技术,是进⼀步提⾼转化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所在。“⼗三五”以来,⽓体分离⾏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和较⾼景⽓度,产品产量、利润总额等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体分离市场前景⼴阔。
与此同时,双碳政策、氢能源、化⼯分离提纯、⼯业尾⽓治理也驱动⽓体分离要求快速增长。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不断交叉,以及更多的产品正在实现从研发到实际应⽤的转变,对产品的质量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分离技术也在不断地向低能耗、⾼效率、低成本、少污染发展。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正在积极探索相关技术和产品,助⼒发展⼆氧化碳捕集、氢能源及VOCs治理,提升⽣态环境整体质量,降本增效。
为针对性的提⾼能化企业在⼯业尾⽓相关领域的解决能⼒,分享先进的回收技术、⽓体净化分离技术、尾⽓治理技术等新⼯艺与新设备,促进⾏业低碳绿⾊发展, DT新材料将于 2022年4⽉在宁波举办《2022⽓体分离产业⼤会》。会议将邀请国内CCUS碳捕集⽰范项⽬专家、膜分离技术、⽓体吸附材料和新型⽓体吸收技术领域的相关学者和企事业单位代表莅临宁波,分享⽓体吸附分离技术和产业相关科技成果,加强产学研和上下游合作与交流,推动⽓体吸附分离领域创新发展。
02
⼤会组织
主办单位
DT新材料
承办单位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天津⼤学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
中国矿业⼤学
天津⼯业⼤学
战略合作伙伴
环境⼈、空分之家、离⼦液体03
⼤会概况
⽇程规划:(原定)
04
嘉宾邀请
已确定嘉宾(排名不分先后)嘉宾持续邀请中
05
联系⽅式
参会联系:
张丹
联系我们,获取会议最新资讯侯张霞
联系我们,获取会议最新资讯徐蕾
联系我们,获取会议最新资讯申请报告及其他事宜联系:
李怀宇
联系我们,获取会议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获取会议最新资讯扫⼆维码|在线报名
《中国CCUS路径研究报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