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摘 要:田径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田径运动相对具有单调枯燥的特点,因此学生们对田径教学的兴趣普遍较低。为了能够发挥田径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更好的得到锻炼和提高,“借”新课改的“东风”对初中田径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个人的几点观点。 关键词:初中田径教学;提高兴趣
田径教学不仅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田径运动单调枯燥的特点,使学生们对田径教学的兴趣普遍较低。作为体育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启发、调动、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呢?
一、加强对田径运动价值的教学
传统的田径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的向学生教一些田径运动项目的技能方法,然后布置一些练习任务让学生去被动的接受,使得一谈到田径运动项目教学,学生就会谈虎色变。究其原
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老师没有能让学生对田径运动的价值有个正确和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在初中田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明白田径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同时在各项目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各项目发展的身体素质与篮球、足球、排球等其他项目的密切关系,从而让学生从内心转变对田径运动价值的认识,让学生有“枯燥田径利于体”的思想,从而激发起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二、改进田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1.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学习和练习的效果都不好,而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田径教学中,我们也要合理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掷实心球的教学中,我先把学生们分组,让各小组讨论怎么样将实心球掷得更远,理由是什么?然后各小组成员都在积极的思考,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交流,学生们有好多新奇的认识和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