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研究

更新时间:2025-02-25 20:20:04 阅读: 评论:0

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研究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形成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关键阶段。开展趣味田径运动可以促进小学生肌肉、骨骼的良好发育,使其运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好玩的天性,驱使其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近年来,趣味田径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体育工作者的认同和小学生的喜爱。趣味田径运动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身体锻炼,还能促进其心理和思维的发展,具有育人的功能。因此,挖掘趣味田径中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趣味田径;小学体育;育人价值
引言
小学体育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责任。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民“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手机玩具化”的现象。部分小学生因过度沉迷手机的娱乐功能而影响了身心健康,这也凸显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田径是小学体育中的传统大项目,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和容易上手的运
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给传统的田径项目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在小学体育中开展趣味田径教学,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1趣味田径的育人价值
1.1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育游戏都蕴含丰富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对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游戏中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体育游戏中,如在“集体过障碍”“火车赛跑”“接力过河”等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互相帮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的教学内容,懂得与人合作的理念,养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有显著效果。同时,在体育游戏中,竞赛因素和对抗因素还是比较多的,通过规则将学生组织起来,要求他们按照规则及约定去完成游戏,能在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正确动作的建立
在小学体育的常规教学中,缺少体育游戏参与教学的内容相对枯燥、缺少吸引力,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现象。结合了体育游戏的田径、篮球等体育教学内容更新颖、开展形式更有趣、更具有娱乐性,寓教于乐,消除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觉得枯燥和疲劳的现象。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更多的创编,并增加游戏难度来吸引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灵敏性、耐力和体育技能动作正确度,有助于对正确动作的系统掌握。
1.3全面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体育游戏是围绕体育项目进行设计和创编的活动性游戏,它具有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围绕走、跑、跳、投、攀登、搬运等实际体能活动进行的一系列教学创编。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时候,为了达到游戏目的,身体的心肺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会和肌肉群参与到身体活动中,结合教师创编设计中的体育技能、战术等教学内容,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有氧耐力等身体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在体育游戏中,学生能通过愉悦的方式掌握体育技能,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1.4提高小学生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学科。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还要求学生在看、听、说、做、平衡、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敏锐的反应,并具有一定的认识、分析能力,从而刺激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体育游戏中,学生要开动大脑、运用体力、技巧、智慧通过较量后获得胜利,而失败的小学生则会马上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通过开动大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转败为胜。在胜与败的转换瞬间,创造性地达到了获胜的目的,通过不断实践,运用学到的技能和想象力,将体育游戏不断地补充和修改,使体育游戏更好玩、有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学生难以对田径运动提起兴趣
体育教学中的跑、跳、投等运动都属于田径运动,这些田径运动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还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而自身的力量
、灵敏性、协调性等都远不及成年人。而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其教学模式也比较枯燥,不能够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导致学生普遍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以偷懒的形式来躲避田径运动。如此一来,学生不仅丧失了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还会影响自身的身体素质发展。
2.2没有注意因材施教,导致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自身原因,身体素质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好,运动能力比较强,而且乐于运动;有的学生身体柔弱,运动能力欠缺,在体育课上表现得不积极主动,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得不到有效提高。在小学田径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常规教学来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用这个统一的教学计划指导全体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小马拉大车,学生无法完成高于他自身能力的学习任务,就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吃不消,从而越来越厌恶上体育课,不仅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也不利于其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意到学生差异,不能实现因材施教,对提升整体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是非常不利的。
3小学田径运动教学未来发展的有效路径
3.1开展有趣的田径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田径运动一直以来就是我国体育教学的基础,而趣味田径运动主要是针对学生心理展开的趣味性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跑步、跳跃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锻炼。尤其是针对现代教育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通过有趣的运动教学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更好地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要能够充分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丰富的趣味运动,让趣味性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3.2通过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田径教学不能千篇一律,而要能够基于学生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进行教学。特别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孩子的体育教学,更需要以分层的形式来进行,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统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这就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不利于整体的发展,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体系,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体育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体育基础,增强学习效率。
结束语
立足于此,教师可以在尊重田径项目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度并适当地做一些突破和创新,让趣味田径能够引发学生的欢声笑语,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地运动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帆,曹翔.趣味田径模式下的中小学“阳光体育”教学之路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6(7):25-26.
[2]许旭平.试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训练的作用[J].田径,2020(10):14-15.
[3]宫舒,初艳洁.探析体育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教学法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9(30):99-100.
[4]邓伟平.体育游戏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0):102-102.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0:5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11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研究.pdf

标签:学生   体育   教学   游戏   田径   小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