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8期)
Total No .298
收稿日期:2012—08—15
作者简介:李彬(1971—),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和英汉翻译教学。
李
彬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重要语篇分析理论。该理论由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最初针对于文学文本。本文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背景、发展脉络及近期的研究作了简要梳理和回顾,并结合外语教学,探讨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互文性文本;对话理论;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23—02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这一术语最早由当代
法国著名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提出,并在其后的
《小说文本:转换式言语结构的符号学方法》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互文性”概念的内容。实际上,
互文性理论的根基来源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提倡的是一种文本的互动理解。巴赫金把任一文本中
的每一种表达都看做是众多声音渗透、交叉与对话的结果。因此克里斯蒂娃指出:互文性概念虽不是由巴赫金直接提出的,却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导出来。
互文性是篇章的重要特征之一,互文性理论作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
论,
是篇章分析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涉及当代西方文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比如文学的意义生成问题、文本的阅读与阐释问题、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本文试图对该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并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一、理论的提出
“互文性”一词自克里斯蒂娃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其根源来自苏联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虽然巴赫金在其著作中从来没有使用过“互文性”这一词语,但其理论中的“对话性”和“复调”等主要概念都对互文性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成为互文性理
论的精华所在。依照巴赫金的观点,
对话在文本之间普遍存在。文本中的任何一种表达都是多种声音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果,也是文本中各种人物对
话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
语言是符号系统的关键部分,并具有多重意义,每个文本的背后都普遍存在着多种人物的多重声音。“互文性”这一概念正是受到对话理论的影响才得以提出的。从这一点,
我们不难看出,互文性理论和对话理论具有相同本质,都肯定了文本之间对话的可能性的存在。
20世纪初期,一些文学理论家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应用到文学领域,着力于对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探讨,从而使文学从过去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脱离出来,文本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的封闭体。到了20世纪后半期,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对这种结构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与反对,并在1966年撰文“词、对话、小说”,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
出了“互文性”这一概念,认为一个文学文本就是一个能指,是对某个所指、某个对象的表达。词语的概念不是一个固定的点,它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诸多文字的对话,即撰文者、受述者或者相关人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对话。互文性是把历史放置到文本之中,同时又将文本放置到历史之中。也就是说现在的文本是在过去的文本中建立起来的,吸收了过去文本的内容,并进行了重新加工,创造出新的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