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文·镜像作者:段俊杰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 【摘 要】在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影片《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中,两个维诺妮卡通过彼此之间的心灵感应,相互体认,体现出镜像般的人物关系。在影片精致的话语配置之中,不着痕迹地穿插着密度极高的镜像符号,形成严密的符号系统,此外,本片还通过对主人公诸多生活细节的重复呈现,形成影片内部的互文结构,暗示着两个维诺妮卡之间紧密的生命联结。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镜像关系;符号学;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10-02
一、镜像式的人物关系
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执导的《维诺妮卡的双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以下简称《维诺妮卡》)是一部充满
着迷人气氛的经典作品,影片画面在金黄滤镜下呈现出温暖、暧昧又有些许宿命感的黄绿色调,凭借此片获戛纳最佳女演员的伊莲娜·雅各布(Irène Jacob)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两位角色分别来自波兰与法国,相互之间并不相识,也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然而二人如同孪生姐妹般有着相同的美丽外表、音乐天赋以及心脏缺陷,同时她们还有一个相同的名字——维诺妮卡(以下简称“波维”与“法维”)。波维与法维通过神秘的心灵感应,在对彼此灵魂的感知当中,获得自我认同,确认自身的主体性,二人之间呈现出一种“镜像”式的人物关系。
此处“镜像”的概念源起于雅克·拉康(Jaques Lacan)的“镜像阶段”理论,这不仅是拉康的哲学起点,同时也贯穿了拉康后期的理论研究,早已成为精神分析研究当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拉康认为,六个月以前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协调支配自身躯体,长期处在由此引发的不安与焦虑当中,直至婴儿6个月大时,视觉神经系统发育到一定程度,婴儿第一次注意到镜子当中由自己支配、与自己完全同步的理想形象时,便欣喜地将此镜像误认为是“自我”,这场误认一直到婴儿18个月大时才结束。时至今日,镜像阶段早已“从一个生理——心理学现象一跃提升到与认识——存在论密切相关的文化学高度。”[1] 在拉康的观念中,主体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镜像阶段则是主体形成
的开端,“主体只有通过镜像阶段,将自己还原到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为了认识自我,获得周围环境的认可,人們不得不选择自我的异化,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挣扎,或者彻底异化,或者找到自我的镜像重新建立自我。”[2]《维诺妮卡》中的波维与法维正是在这样的镜像关系中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