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30No.7Jul.201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7期(下)
阅读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们获得知识,欣赏文学和享受阅读乐趣的有效手段.学习外语的主要活动和内容就是阅读和理解,所有外语学习者能做的就是接触大量的理解性的输入材料(Krashen,1981:219).阅读也是知识获取和文化积累的最经济和最可靠的方法(刘海平,2001:1).由此可见,阅读理解不仅对于外语学习者掌握一门外语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是我们掌握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而言,阅读理解对于学习外语和欣赏文学来说非常适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作者的精妙文笔感受其表达的情感,体验其分享的经验,想象其描述的事物,并且我们经常能够感觉作者表述出来的情感能和我们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说文学是生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正是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才能读懂文学,才能深刻体会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觉得和文学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共鸣.但是文学又高于生活,因为这一点,文学作品需要我们不断的挖掘,需要我们不断的分析和追求.
尽管阅读理解非常重要但是阅读理解的过程并不容易.它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对整篇文章可以从字到句再到整篇文章意义再到作者意图有准确的把握.此外,通常一篇文章还有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之分,而后者是读者更难把握的.读者要么不能全面理解原文的含义要么读者的理解和作者的意图并不一致.而这样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借助我们下文提到的互文性的方法来改善的.1.2互文性
互文性是所有文章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它通常被用来描述语篇之间的关系.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Christi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的,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到我国.她认为互文性“refer to the existence of prior discours as a precondition for the act of signifying,almost regardless of mantic content of a given text ”(Hatim&Mason,2001:121).
“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征.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贴、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读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薛维,2009:79)我们之前读过的文章和所得的经历会从不同方面对我们对现有文章的把握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互文性涵盖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能让读者通过参考之前阅读过的其他文章并从文章表面理解出文章隐含的意义.基于互文性的重要作用,读者应该具有互文性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对文章有更加准确全面的理解.互文性的能力指的是读者找寻和理解文本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它与读者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互文性
方能力.反过来,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互文性能力的影响.作者的写作过程正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材料的输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作者的作品会自然而然的呈现出一定的互文性特征.作为读者,我们要结合文章中的前后文以及作者的生活背景甚至是作品的时代背景等宏观和微观的因素来解读这些时代特征,利用这些互文性特征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由于互文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读者应该能确认出互文性的相关线索.否则就会造成对文章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2阅读中互文性的分析和应用2.1同一文本中的互文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读者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最恰当的理解应该是与作者愿意图最相近的.既然互文性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中确认出互文性特征,我们在阅读中应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在文章中找出互文性非常重要.由于阅读是一个从词到句再到整篇文章和作者意图把握的复杂过程,读者应该在该文章中找到线索以实现对文章的全面理解.
例如,当我们阅读诗歌
“Plant thou no ros at my head,Nor shady cypress tree:
论互文性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夏婷婷,周阳光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互文性这一概念自被提出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但相关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文学批评方面.尽管互文性在阅读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这方面研究非常有限.本文尝试着分析互文性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应用和功能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而强调互文性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希望以此可以启发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同一文本和不同文本间的互文性特征,进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
关键词:互文性;阅读理解;应用;重要性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07-0245-02
245--
. All Rights Rerved.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在这几行中,我们想知道诗人说“no ros,cypress tree”的意图.这些都是植物可诗人为何只要青草而不要玫瑰和柏树?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应该在诗中找到具有互文性意义的线索.诗人后面又写到“And if thou wilt,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forget”这表明了诗人对待死亡和希望深爱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顺其自然的接受.即使人们忘了她她也能理解.在读过这些诗行以后,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前面的意像了.玫瑰和柏树都是人工种植的而只有青草才是自然存在的,这也正和作者对死亡的态度相符.
再如,我们要理解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的作品《墙上的斑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同样需要我们在文章当中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找寻文章中的互文性特征.这篇文章是用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不同于传统写作手法的意识流写作而成.意识流写作手法可以给作者天马行空的自由,让作者的思绪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很难让读者理解.《墙上的斑点》一文,作者将一个不太清楚的斑点猜测为钉子的痕迹,一个暗色的圆形物体或一片玫瑰花瓣,一个凸出在墙上的圆形物体,大海中的木板,可最后发现只是一只蜗牛.作者由斑点想到这些东西,继而又由这些东西展开想象.咋一看,文章无序可循,但是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只要注意到“我还是弄不清楚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等过渡句就会觉得文章是有序可循的.
另外如果我们注意到,“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权利的渴望.“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这里是多么宁静啊”等等,通过文中的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按照类似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互文性特征就会发现整篇文章也是有迹可循的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也就是说在同一篇文章中我们单独看某一句话甚至某一段可能会令我们费解,而望文生义也可能会造成歧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挥读者的互文性能力,结合文章的上下文找出相应的互文性特征,从而得出最符合作者意图的理解. 2.2不同文本间的互文性
此外,由于各个文本之间是相互交织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应该参考文本内的互文性而也该参考文本间的互文性.在怀特著名散文《临湖重游》中,作者描述了他带着儿子重游父亲曾带着自己去过的湖边的经历.通过对湖边景物以及人物内心的描写,怀特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风景画和深深的父子情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互文性和生活经验相关,怀特文章的主题就不难把握了,因为大家对于父爱都很熟悉.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文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文章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写的父子情深感动了很多人.在阅读怀特的这篇散文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它所要表达的主题和《背影》的主题联想起来.认为文章只是向读者传达他们两代人之间传承下来的父爱.如果我们只是从《背影》一篇文章来分析怀特
的这篇文章,那就只是看到整篇文章的冰山一角了.而且我们也就很遗憾的错过了领略其文中哲学思考的机会.在文章最后怀特写到“As he buckled the swollen belt suddenly my groin felt the chill of death”.最后一个词“死亡”是我们领略其哲学思考的重要线索.但是死亡在这里究竟暗指什么呢?又怎样和文章主题相联系起来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通过读Donald Hall的诗“My son,my executioner”就能更好的理解怀特的意图了.“Your cries and hungers document,
Our bodily decay.
We twenty-five and twenty-two,
Who emed to live forever,
Obrve enduring life in you.
And start to die together.”
在此诗中,诗人将儿子比如成刽子手.乍看我们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进一步阅读,我们也许会崇拜诗人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儿子在我们的臂弯中越长越大而我和妻子却渐渐衰老.因此,父母和儿子正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将这些背景信息结合起来,读者就会发现除了美景和父爱之外,怀特还向我们提出了他关于生活的哲学思考——
—新一代的降生也意味着老一代的衰弱.作者通过一个普通的生活小事却能引发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也正是他能享誉全球的重要原因吧.
从一定角度而言,有时候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不仅需要我们结合一篇相关的文章进行互文性的分析,可能还需要结合几篇文章分析.只有通过细读原文,再从各个角度各个思路来分析文章才能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互文性在我们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互文性能力,结合文本内和文本外的互文性特征以期达到对文章的最接近作者意图的全面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更多的材料和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而培养我们在互文性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onald Hall.White Apples and the Taste of Stone:My Son,My Executioner[M].Boston:Mariner B
ooks,2007.〔2〕HatimB.&I.Mason.Discour and The Translator[M].Lon鄄don:Longma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0/2001.
〔3〕Kristeva,J.Desire in Language: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M].Oxford:Blackwell,1980.〔4〕Lan Renzhe.Modern English Short Stories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1987.
〔5〕E·B·怀特.Once More to the Lake[A].方健壮.当代英美散文名篇选读(下)[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09-114.
〔6〕飞白.世界诗库(第二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7〕刘海平.英语专家如是说[J].英语学习,2001(7):1.〔8〕王军.英美女性作家与作品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9.
〔9〕薛维.互文性与泛读课[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4):
79.
246
--
.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