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素养,引领专业成长
作者:苏为恩
来源:《东方教育》2013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教师要专业发展和学科素养提升,努力提升教师学科素养水平,引领专业成长。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那么,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自己教学成长的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学科素养呢?提升学科素养有哪些途径呢?本文就自己在平时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提升;学科素养;专业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着力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因此,教师要专业成长,必须加强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的专业研究和引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
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求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必然带来对教师学科素养的新要求。那么,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具备的哪些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素养有哪些途径呢?
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应用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分析、推理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了“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途径:
1、加强历史文化积淀
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个人知识储备很是重要。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就在于教师自身的素养、自身的文化积淀。《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性综合学科,又是一门开
放的课程,它具有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它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因此,用生活来打造精彩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与社会,在学习历史与社会中联系社会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单靠教师个人的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引入课堂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首先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走进外面的世界,用生活来打造课堂上的教学智慧,为有效课堂“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