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论文12-沙漠化1

更新时间:2025-01-10 18:20:21 阅读: 评论:0

有关沙漠化与荒漠化问题的研究
——以中国北方为例
李金龙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 由于环境与发展不相协调所引起的沙漠化问题不仅造成了资源环境体系的破坏而且波及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Sandy Dertification)是我国荒漠化(Dertification)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地关系不相协调所造成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由于原生沙漠戈壁与沙漠化形成发展的时空范畴不同、成因的主导因素不同和演变的可逆性不同,要求我们在开展沙漠化基本问题的探索、确认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点区域,为国家沙漠化防治战略决策的制订和技术措施的执行提供科学依据,使沙漠化防治工程在国家有限经费的投入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关键词:沙漠化;研究内容;重点区域;中国北方
1.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概念及区别
1.1沙漠化的概念和内涵
1.1.1沙漠化的概念
关于沙漠化(sandy dertification)的概念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和学者,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和所强调的研究内容不同,并从各自学科的侧重面出发,特别是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对沙漠化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荒漠化( dertification )一词,最早出现在Lavauden 1927年的一篇科学论文中,他使用“dertification”一词来描述Sahara地区荒漠化的景观,指出这一地区的荒漠化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1949年,法国科学家A.Aubreville在研究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稀树草原更替进展过程时使用了“dertification”一词,用来描述稀树草原化的极端情况,即荒漠植物稀少的干旱区范围扩大,通常是向半干旱地区的扩展。其主要的标志是:土壤受到严重侵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多的旱生植物种的滋生蔓延[1]。但是,他当时并未给出沙漠化的明确定义,只是描述了当时土地破坏的一种现象。他认为,当地居民的
活动是森林退化的主要干扰因素;由于森林退化,导致干旱环境的出现,从而发生了以严重土地侵蚀、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众多旱生植物入侵等为特征的土地生物生产潜力的下降和破坏。因此他便用Dertification这一术语来表明他所研究的实例。10 年之后,1959,法国科学家H.拉霍鲁(H. Lehouerou)采用了Dertization(沙质沙漠化)一词,它主要用来强调真沙漠边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为活动作用[2]。之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沙漠化一词才逐渐广泛使用,但其含义不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完成的《21世纪议程》及19946月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又对上述定义进行了补充,提出了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综合各家观点可将沙漠化定义为:沙漠化是在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的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的影响,破坏了自然脆弱的生态系统平衡,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并逐步形成风蚀、风积地貌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使原来不具备沙漠景观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
1.1.2沙漠化的内涵
上述的沙漠化概念应适宜于我国北方沙漠化可能发生和发展的地区,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以下[3]
(1)时间上,是发生在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因为主要强调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所以只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造成的土地退化才是沙漠化。
(2)空间上,我国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都是可能发生沙漠化的地区。
(3)成因上,是在干旱多风、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以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如过度的农垦、放牧、樵采及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为主要成因。
(4)景观上,以风作为主导外营力、以风沙活动及其所造成的风蚀风积地表形态特征作为沙漠化过程的景观标志和沙漠化土地发展程度的一个示量
(5)发展趋势上,沙漠化土地的分布和强度与区域的干旱程度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特别是在人类活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下,沙漠化土地会呈现出发展或逆转的趋势。
(6)沙漠化的结果,是地表逐渐为沙丘或风蚀地所侵占、土地生产潜力的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人既是沙漠化的导致者,也是沙漠化的受害者。
综上所述,沙漠化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土地退化。所以沙漠化的研究,应主要侧重在人地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从研究领域来说,沙漠化是沙漠学科的重要组成,中国的沙漠学就是以沙漠(包括沙质荒漠(沙漠)和砾质荒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演变趋势和整治利用的科学。它不仅在科学上,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均有极大的意义。沙漠学是把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作为一个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完整统一体来进行研究,围绕着沙漠及沙漠化这个中心,吸取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中的精粹,促进各学科的渗透结合,而不是简单地把沙漠地区各单一学科,如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农林牧、社会经济等学科的混合。它有着特定的研究区域、研究对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技术手段,是一门逐渐成长起来的、新兴的学科。
1.1.3沙漠与沙漠化的区别
但沙漠与沙漠化研究还有一些重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时空范畴不同。
时间上,前者主要形成于地质时期,可以万年为时间单位计;后者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可以十年为单位来研究其形成和演变。我国的沙漠主要形成于第四纪的各个时期,是干旱气候与丰富沙源条件下的产物;而沙漠化土地则形成于人类历史时期,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中,时间相对短暂集中。空间上,沙漠的绝大多数分布于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且整体面积大,风成地貌形态尤为复杂和高大;而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地区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干旱区只有小面积地分布于绿洲外围和内陆河中下游地区。沙漠化土地整体面积较小,一般呈片状交错分布于干旱农地和草原上,风沙地貌形态也较简单、矮小。
(2)沙漠与沙漠化的成因不同。
沙漠为自然因素所形成,而沙漠化是潜在的自然因素的基础上以人为因素为主所形成和发展的。前者随第四纪气候的变迁而变化,一般认为,当气候变干冷时,沙漠的范围就扩展,固定沙丘就向流动沙区发展;气候变湿热时,沙漠就收缩或固定,这种变化时间尺度及幅度都较大;而后者的发展和逆转则表现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且时间也较短。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沙漠对所谓气候变迁的响应,而主要是人为活动的结果。
(3)沙漠与沙漠化土地的可逆性不同。
沙漠空间范围的扩张和收缩(所谓的沙漠期和间沙漠期)受控于气候的变迁,大区域流动沙丘的固定和收缩,在现代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人为采取措施,才能局部地固定沙丘,或利用沙漠地区的水资源开辟新绿洲;“人进沙退”在我国现有的(或将来几十年的时间内)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条件下,还只能说是美好的愿望;而沙漠化土地的发展由于主要受控于人类经济活动,一般在消除人为干扰因素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后,可恢复到原有的非沙漠化的自然景观或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在采取治理措施后可加速其恢复过程。所以说,与沙漠不同,沙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和利用的。综上可见,沙漠与沙漠化的研究在时间、空间、成因、发展趋势及整治利用方面均不属同一范畴。但这并不是说,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关系不密切,事实上,这两大部分恰恰组成了一个完整综合的以风作为主导外营力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学科体系,它们相辅相成,全面系统地贯通了自然、人与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使这一新兴学科充满活力。
1.1.4沙漠化产生的原因
产生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干旱、地表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和大风的吹扬等;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沙漠化是环境退化的现象,
是一种逐步导致生物性生产力下降的过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初期阶段)是潜在性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小面积松散的流沙等;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开始被破坏,出现风蚀,地表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沙漠化的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沙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民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的结果。以往,我们一手植树种草,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治沙漠化,另一只手却破坏荒漠生态系统,制造新的沙漠化土地。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
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
1.2荒漠化的概念和内涵
1.2.1荒漠化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的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风蚀和水蚀造成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以及自然植被长期丧失[1]
1.2.2荒漠化的内涵
(1)“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2)“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
ranspiration)之比在0.05至0.65之间的地区,但不包括极区和副极区),这就给出了荒漠化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范围;
(3)“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将荒漠化置于宽广的全球土地退化的框架内,从而界定了其区域范围。
1.2.2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
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也就是土壤层,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这一层土质,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树木、谷物,就不可能有森林或动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人类。荒漠化,就是指这一层土质的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
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5到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有10亿以上的人、40%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
旱化趋势等。但是人类活动,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在论文中还可以引出正负反馈机制及因果关系。
地球上的荒漠化地区,大都是人类最贫困的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并且缺乏资金和其他资源,贫困地区的人口被迫加剧开发原已超负荷的土地,如无限制放牧、砍伐森林、过度开垦等来维系生存,从而不断加大土地的负载,形成荒漠化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据了解,全球每年有上百万的人,被迫因为荒漠化而走上命运难卜的迁徙之路。
我国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1:0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20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综合自然地理论文12-沙漠化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综合自然地理论文12-沙漠化1.pdf

标签:沙漠化   土地   荒漠化   沙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