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带来自己喜欢的各种早餐食品。
2、调查早餐中常吃的食物的营养成分。
3、填写教材中的调查表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活动方案
1、提问引入研究课题早餐的学问
问题设计:
(1)同学们,你们早晨到第三课时,肚子有什么感觉?
(2)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情况会有什么害处?
对于吃早餐的学生教师可这样提问:
(1)你早餐每天吃的是什么?
(2)对于每天一样的早餐,你有没有感到厌倦,没胃口?
(3)你吃的早餐是否符合科学营养价值?
通过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早餐问题上来,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从而为活动的内容开展创造条件。
2、分组讨论各小组研究课题,制定调查方案。
各小组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例如: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d.调查附近“一百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f.上网收集早餐资料。
(二)调查整理
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研究课题,在一星期内在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调查访问。
2、分组整理调查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一星期对早餐用餐情况的调查,进行整理、统计,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例如:
a.调查早餐价格定位问题。
《学生早餐价格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 1.00元以下 | 1.00—2.00元 | 2.00—3.00元 | 3.00元以上 |
| | | | |
百分比 | % | % | % | % |
| | | | |
b.调查早餐营养问题。
《学生早餐营养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 | | | |
百分比 | % | % | % | % |
注:A类表示谷物;B类表示动物性食品;C类表示奶类;D类表示蔬菜或水果。 |
| | | | |
c.调查早餐用餐时间问题。
《学生早餐用餐时间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 起床后立即 | 起床后半小时 | 上学路上 | 校门口 |
| | | | |
百分比 | % | % | % | % |
| | | | |
d.调查附近“放心早餐”的销售情况。
《“放心早餐”销售统计表》
班级 第 小组编制 统计时间: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数合计 | 面包 | 馒头 | 糕点 | 其他 |
| | | | |
百分比 | % | % | % | % |
| | | | |
(有可能可制成条形或扇形统计图)
(三)讨论思考 探究危害
1、分组讨论统计结果。
学生对他们各自统计的结果(百分比)进行讨论,思考为什么会有的所占比例大,有的所占比例小。是否科学合理?
例如:早餐时间一般起床后半小时吃比较科学,起床后就吃不利于健康,在路上、校门口吃不卫生。
早餐营养方面D类蔬菜或水果吃的人较少,营养搭配上不合理科学,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展。
2、分组提出科学合理意见。
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可参阅有关的资料,写成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
3、根据学生存在的早餐营养不均衡、不吃早餐的现状,学生汇报危害;请不吃早餐的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师生共同总结:
(四)交流报告
1、汇报成果。
每组根据自己的一份富有建设意见的报告,在班上进行汇报。
2、学生答辩。
每组汇报后,全班学生对每组的研究课题,可进行提问,小组派代表进行答辩。
(五)做一名“小营养师”
根据前面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经常不吃早餐对生长发育、学习工作、营养摄入、身体耐力有一定影响。另外还知道理想早餐的条件依次为营养均衡、口味口感好、卫生和方便。因此,让学生来做一名“小营养师”,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配置一套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在班上进行交流。
例如:
主食:馒头、包子、油饼、烧饼、豆沙包、泡饭、鸡蛋挂面、鸡蛋炒饭。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咸鸡蛋、火腿肠、豆腐丝、小葱拌豆腐、炒花生米、煮黄豆、豆腐干、酱豆腐。
稀的食物:牛奶、米粥、鸡蛋汤、麦片粥、面条。
小菜:泡菜、拌胡萝卜丝、拌黄瓜、拌雪里红、拌西红柿、拌白菜丝、拌海带丝等。
(六)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长期不食早餐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应该养成正常的饮食规律。今后不仅要吃早餐,而且还要高度重视早餐的质量。“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说的就是早餐在一日三餐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求学生在家做些实践活动,请学生开一周早餐菜单,并为自己或爸妈做一次早餐,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板书
早餐与健康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
五、教学后记:
(一)、成功之处
1.选题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对发生自己身上,生活周围的事往往十分关心,易于产生探究的兴趣。此次活动从学生天天必须面对的早餐话题入手,引导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早餐与健康的关系。这一选题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了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因此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2.活动中的大胆放手
我们的学生是有充足的内在潜力的,实践活动,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平台。我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发挥。在此次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认真地调查、采访,专注地查阅、收集、积累资料,热烈地讨论、争论,自己策划、排演,学生热
情高涨,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能力得以展示,一些平时不善于表现的同学也敢登台亮相了。
3.活动方法的适当指导
提倡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我对学生的活动给予了方法上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调解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
(二)、不足之处
学生在合作方法及过程方面还需要我的细致指导,因为有的调查小组没有组织好所以制约了活动汇报的效果。 我将在下一部分教学中进行改善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