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声声慢》优质教案
2023年《声声慢》优质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在词作中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1、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四、教学方法:
朗读、对比阅读、探究学习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周杰伦《东风破》mp3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吗?(学生:《东风破》)这首歌的主旨能用一个词概括?(学生“愁”)这是用悲秋
的`题材来写离愁的。用悲秋题材来写离愁的中国古典诗词,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体味那一盏离愁,一声雁叫,所成就的千古离愁。
(二)知人论世
想要了解一首古典诗词作品,首先要把握作者和她所经历的时代背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
1、欣赏图片。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问: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能用一个字概括吗?
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终始呢?
2、欣赏图片。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问: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愁
什么样的“愁”——离愁
3、结合两首词及已有知识积累,李清照生平简介(先让生回答师做最后总结)
[明确]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我们今天学习的《声声慢》正是词人在晚年和着心血和泪水写成的千古绝唱。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正音:觅(mi)凄(qi)戚(qi)还(huan)盏(zhan)乍(zha)
2、提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请大家找出本词的词眼,就是传达情感的词。
整体感知——“愁”,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可以说词人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是满怀愁绪的。
3、提问:纵观全篇,词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满腹愁情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纵观全词,词人一方面用直接的情语如伤心、凄惨、憔悴来直接渲染她的愁情,另一方面词人又借助古典诗词中一些典型的意向如黄花、落叶、大雁、梧桐、细雨、黄昏,可以说词人在情景交融的方面达到了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更比一愁重的效果。
4、带着愁情齐读全词,注意把握感情。
(四)鉴赏品味。
请学生深入一部,再读全词,寻找一句你最喜欢的,或感触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谈谈鉴赏方面的理解。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评。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人的动作、神态环境的悲凉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寻寻觅觅”表现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乡而产生的一直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声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晚年时,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退寒解忧,只有苦挨着残年。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
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叩又别有一番愁情。
2、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
行》)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