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经脉(2)原文
经脉(2) 手阳明大肠经之经气发生异常的变动,就会出现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等症状。
手阳明大肠经上的腧穴主治津液不足的疾病,其症状是眼睛发黄,口中干燥,鼻塞或出鼻血,喉头肿痛以致气闭,肩前与上臂疼痛,食指疼痛而不能活动。本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经脉所过之处发热而肿的病象。本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发冷颤抖,不易恢复温暖等病象。
治疗上面这些病证时,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腧穴来调治。属于本经经气亢盛的,其人迎脉的脉象要比寸口脉的脉象大三倍;而属于本经经气虚弱的,其人迎脉的脉象反而会比寸口脉的脉象小。
【原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颊中[1],旁纳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3]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
至额颅[5];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6]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引,以下髀关[7],抵伏兔[8],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9],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千厥[10]。是主血所生病者[11],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喟唇胗[12],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千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胃经的循行路线,所属之 是动病 、 所生病 ,以及其经气盛、经气虚时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1]颊中颏,邑,音饿,即鼻梁。颊中,就是指鼻梁上端(鼻根部位)的凹陷处。 [2]旁纳太阳之脉纳,《甲乙经》、《千金方》、《铜人经》、《十四经发挥》、马莳本、张介宾本均作 约 ,也就是缠束的意思。《铜人经》的注释为 足太阳起目眦(睛明穴)而阳明旁行约之 ,其意思就是说足阳明胃经的经脉缠束旁侧之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
[3]环、却、过、直、合、抵、别环绕于四周的叫做 环 ;不进反退的叫做 却 ;通过它经穴位所在部位的叫做 过 ;一直向前走而不转向的叫做 直 ;两脉相并的叫做 合 ;到达某处的叫做 抵 ;另行而发出分支的叫做 别 。下同。
[4]颐即口角后方、腮部之下的部位。
[5]额颅就是指前额处、发下眉上之间的部位。
[6]气街穴位名,其部位在少腹下方之毛际的两旁,也叫做气冲。
[7]髀关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上端的皮肤交纹处。
[8]伏兔穴位名,其部位在大腿前方的肌肉隆起处,因其形如趴伏的兔子,故名。
[9]洒洒振寒指患者有阵阵发冷的感觉,就好像凉水洒在身上一样。
[10]骨千厥骨干,音干,是胫骨在古时候的名称。骨干厥,就是指足阳明之气自胫部而上逆的病证。古人认为贲响(肠中气体走动而发生鸣响)、腹胀都是因足胫部之气上逆所致,故称之为骨干厥。
[11]是主血所生病者胃腑受纳水谷而使营血得以化生,是为营血之根,如果胃腑有病,则营血不生。足阳明经受纳胃腑之气,成为多气多血之经,而可调节营血之变,所以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以主治有关血的各种病证。
[12]口喁唇胗喁,音歪,就是歪的意思;口喁,就是指口角歪斜。胗,音真;唇胗,就是指口唇生出疮疡。
【白话解】胃的经脉足阳明经,起于鼻孔两旁(迎香穴),由此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根部,并缠束旁侧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到达内眼角(睛明穴)之后再向下行,沿鼻的外侧,人于上齿龈内,继而返出来挟行于口旁,并环绕口唇,再向下交会于口唇下方的承浆穴处,此后再沿腮部后方的下缘退行而出于大迎穴,又沿着下颌角部位的颊车,上行至耳的前方,通过足少阳胆经所属的客主人穴,沿着发际,上行至额颅部;它有一条支脉,从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走行至颈部的人迎穴处,再沿喉咙进入缺盆,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属于
本经所属的脏腑--胃腑,并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脾脏;其直行的经脉,从缺盆处下行至乳房的内侧,再向下挟行于脐的两侧,最后进入阴毛毛际两旁的气街部位(气冲穴);另有一条支脉,起始于胃的下口处(即幽门,大约相当于下脘穴所在的部位),再沿着腹部的内侧下行,到达气街的部位,而与前面所讲的那条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由此下行,沿着大腿外侧的前缘到达髀关穴处,而后直达伏兔穴,再下行至膝盖,并沿小腿胫部外侧的前缘,下行至足背部,最后进入足次趾的外侧间(即足中趾的内侧部);还有一条支脉,在膝下三寸的地方分出,下行到足中趾的外侧间;又有一条支脉,从足背面(冲阳穴)别行而出,向外斜走至足厥阴肝经的外侧,进入足大趾,并直行到大趾的末端,而与足太阴脾经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