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詹先琦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05期
一、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登泰山记》选自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为自读课文。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以“自然情怀”为人文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品读,领悟作品内涵及情感,分析掌握情景、情理结合的写作手法,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此外,自读课文可以由老师设计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留给学生更多个性化阅读的空间。 2.文本简析
《登泰山记》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的代表作,文章描写了作者冒雪登泰山的经过,
写景优美出色,语言简洁明快,是泰山题材的著名散文。同时,这篇文章也体现了姚鼐本人的散文创作理念——义理、考据、词章“三济”说,可以说,《登泰山记》是桐城派散文理论与创作的完美结合和例证。
3.学情分析
第一,这篇文章是必修上册倒数第二个单元的课文,学生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高中学习,古文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第二,在初中阶段也接触了不少以写景为主的名篇,包括《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等古文名篇,对景情结合的手法有一定的理解。第三,不熟悉清代桐城派,对姚鼐的散文理论更不清楚。
4.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实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目标。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而以前教授《登泰山记》时,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主动性不够,对文章理解不深,語文素养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本教学设计基于对教材、文本和学情的分析,给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修改文章,在比较阅读中理解领悟《登泰山记》的独特与深刻。在实现单元教学任务外,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