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关于成本和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

更新时间:2025-04-04 12:57:36 阅读: 评论:0

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
及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结合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需要,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
(企事业)和集团公司控股的工业企业(含股份制企业),以及分
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第三条 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
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
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点是:(一)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
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
工作;(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
成本界限;(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
品的目标成本管理;(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
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
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
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
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
本管理水平。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
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

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
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
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
不断提高。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
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
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二)能了
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三)能调节
、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 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
础工作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
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
、内部经济核算制。第一节 定额管理第七条 企业对各种原材料、
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
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
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第八条 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
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
。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
、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
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
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企业生产
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

和修订。(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
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
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第二节 原始记录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生
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一)材料
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
。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
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
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
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
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
津贴等项记录。(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
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
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
的过程,如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
、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
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设
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
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
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
工作。(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
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
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
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三节 计量验收第十条 企业应
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
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
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
分下列两种方式: 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
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
,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
任。 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发票所
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
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
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
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
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
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
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
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
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
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四)对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
,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

第四节 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
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
,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
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
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
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的内部结算。第十
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
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
,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二)企业辅助部门劳
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
况审定结算价格。(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
,可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的零部件
及整机的定额成本。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
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根据若干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
定: 1.此项工作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
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 1-1 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
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 1-2 产品零件加工及
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原
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 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
费明细表。 1-4 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计划价格。
1-5 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 2.有
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07:0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19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成本和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成本和费用的内部控制制度.pdf

标签:企业   管理   成本   定额   材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