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0期292
教学管理
发展联盟学习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研究
韩星
青岛新昌路小学,山东青岛266071
前言
在发展联盟学习理念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了出来。同时,在这一教学环境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其对知识内容的接受、消化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建立高效的合作小组
在发展联盟学习理念下,教师若是想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就应引导学生组建高效的合作小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划分小组,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合到
一起,内向型与外向型的学生组织到一起,这样的划分安排,利于学生之间互补,进而达到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效果【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多样的交通和通信》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依照男女混合、程度优差的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分组。为了使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能够更和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推选出一名成员作为组长。在这样的活动安排下,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会更为顺利,由学生共同推举出来的组长会更具威信力。同时,小组长还能够帮助教师组织组内讨论学习的纪律,统计、记录任务内容。如,小组长可以将组员说过的交通工具与通信类型记录下来,综合到一起之后,再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探讨。
二、适当引导合作的过程
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开小差”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效率并不高,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的同时,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我们的公共生活》一节内容时,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应与学生做好“约法三章”:在发言时,声音要洪亮,思路要清晰。在聆听时,要安静听讲,不能打断
他人思路,更不能大声喧哗。在学生共同探讨公共生活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应在教室内巡视学生的进度,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纠正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有了交流平台,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分配合理的合作任务
发展联盟学习方式,就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会有一部分学生抱有滥竽充数的心态,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坐享他人的探究成果,这对学生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2】。为了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为他们布置适量、合理的合作任务,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与班级共成长》一节内容时,教师应为各个小组布置好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要求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到任务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展开讨论,并举一些实例来进行说明。善于观察的学生可以负责寻找实例,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负责汇报,善于记录的学生可以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只有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任务,他们的合作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其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四、做好有效的合作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及时客观的评价,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滞后、片面的评价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说,小学教师应在小组合作结束之后,对学生的表现走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为父母分担》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每4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共同绘制出家长的形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展示作品、讲解作品含义的机会,最后全班推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三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他们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的安排,能够激发其他小组的上进心,优胜的小组也会愈发努力。
结语
总而言之,发展联盟学习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带到了新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大有裨益。在此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邓强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000(001):109.
[2]李燕云.学生合作评价研究——以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J].教育(周刊),2020,000(018):P.51-51.
摘 要:发展联盟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联盟学习的目标性较强,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会更为活泼,其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极有帮助。文章从建立高效的合作小组、适当引导合作的过程、分配合理的合作任务、做好有效的合作评价四方面,对借助联盟学习构建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了简要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发展联盟;小组合作;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