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满族词汇

更新时间:2025-02-23 18:57:59 阅读: 评论:0

没有不散的宴席-华山中峰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后入中原。清代鼎盛,人数有数百万。清室

灭亡,满族仍存。它先是采用了汉字,后又逐渐采用了汉语。目前,齐齐哈尔北面有个小村

子叫“三家子”。据称仍有居民会说满语,小学还有满语课。历史上这里住着计、孟、陶三

姓的老百姓,都是满族。不过,现在那里讲满语的年轻人也不多了。我国现存满语档案尚有

《满文老档》《满州实录》等上百万件。当前仅有目录。翻译原文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满语有元音音位6个,辅音音位19个。字母40个。另还有拼写外来词的外来音字母。玄

烨谕博达礼等人编有满文分类词书,收词一万二千余,按音序排列。黑龙江省有满语研究所。

研究满语的出版物有《基础满语概论》《满语文法会要》等专著。

源于满语的汉语词语很多。比如昆虫“蝼蛄”,俗称“喇喇姑”“嫫嫫”又作“嬷嬷”,指奶

娘;“妞妞”又作“妞儿”,指小女孩。老北京人在反驳对方或表示鄙视时,喜用语气叹词—

—“姥姥”!这个词儿也为源于满语的音译词,词义当然不指外祖母,而表示强烈的“不信、

不服”的含意,潜台词是“没门儿、少来这套”

源于满语的汉语音译词还有——啰嗦、喇忽、埋汰、胳肢、瘆等。例如“啰嗦”指说话、办

事不利落。“喇忽”是粗心、疏忽的意思,如“你这个人呐,太喇忽啦!“骨立”是称赞物

品外形精美。东北方言“埋汰”是肮脏的意思。“胳肢”指在别人腋下、脚心等处抓挠,使

发痒发笑。“瘆”是害怕、恐怖的意思,如“这个倒霉玩意儿,看着就瘆得慌!

在清朝时期,呼和浩特的满族全都使用蒙语,而且大都满蒙汉语兼通。辛亥革命后,满族才

改说汉语。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不少满语词汇保留在汉语中。以下列举一些,同大家分享。

满语蚂螂(蜻蜓,现在依然有人用蚂螂眼来形容眼神不好的人)、懒散(不振作,提不起精

神做事)、捅娄子(闯祸)作贱(故意取笑)、埋汰(不干净、脏)胡里巴图(头脑不清楚)

兀里巴图(水不凉不热,比喻办事不利索)麻利(办事利索干脆)密得吗德儿(不明不白)

哈喇子(口水)、拉忽(粗心大意)、央计(说好话)、巴不得(盼望以久)、哼多(训斥)

随和(原意劳累现为顺从用来形容好相处)、掰扯(查看、分析)、胳肢(搔腋下)、哈喇味

(食物变质有味)、苛答(给人受气)、把仕(匠人)、赤马糊(眼屎)、消停(安静)、糟践

(损坏)、折腾(翻来覆去)、瞅(看)、贼呼啦(窃贼,现也常用来形容人不老实,不可信)

汗沓儿(衬衫)、累赘(不利索、负担)勃勒盖(膝盖)、沁(也作`胡沁`意为胡说八道)

姑爷(女婿)、姑娘(女儿)

东北话和北京话中的“满语”对比

东北(满洲)是满人的“龙兴之地”,北京是满人在“关内”的聚居地,因而在现在的

东北和北京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满语词汇,只是大家伙儿没意识到罢了。我听过的最有影响

的满语词汇是“萨其马”,这是一种享誉世界的点心。不过中国南方人说的“萨其马”都跟

北京话里的音儿差得太远,而普通话里的“萨其马”和北京话的差距则体现在轻声上(北京

话里多轻声也是来自满语)。南方人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跟新闻联播里说的一样,很规矩的将

三个字说出来。而北京话里把“萨”的音加重,“其”和“马”都是轻声。现代汉语里的满

语词汇消失的很多,如清史小说里面的满语词汇很多都不用了。“军机章京”“笔帖式”“达

拉密”“戈什哈”等都已消失,但有些确留下来不单成为东北话和北京话,而且是现代汉语

里的标准词汇,如“耷拉”

北京话的这样一句:“这小蜜挺棒,牌儿亮啊,哪儿拍来的?人长的帅,喜欢你的女孩儿就

是多。

“小蜜”自然是来自英文的miss,但“挺”“牌儿亮"和“拍”“帅”都是满语词汇的音译。

还有普通话里的“马马虎虎”来自满语的“lalahuhu"

东北话的“磨即”“磨蹭”(北京话里也有“磨蹭”,是来自满语的“mojimoduo”

2

kalas1233

0

2008-7-6 19:15

回复

满语里的“cahu”本是泼妇的意思,到了东北话和北京话里成了诈唬或咋呼,

是瞎喊,不礼貌或不文明的意思。比如“你在这瞎咋呼什麽?”

东北人和北京人管腋下叫做"gazhiwo",开玩笑时挠人家腋下叫“gezhi”或

“geji”,这也是满语腋下和挠腋下的音译。

北京人或赵本山当指责别人胡说的时候一般说“你别跟我瞎勒勒”,满语里

“勒勒”是说的意思。

汉语里的“巴不得”也是来自满语,只不过稍微变化一下。

语里的央告,央求里的央也是满语,历史上没这麽用的,多用乞求或请求,

央来自满语里的“yangge".

汉语里的邋蹋来自满语的“lete”,比如我小的时候喜欢穿军装和大盖帽,

出去玩身上弄的很脏,我妈就说我像lete兵。

“这人办事干净,利索,麻利”中的“利索”和“麻利”来自满语中的“la

li”.

汉语里“裤裆”一词来自满语,也就是东北话的“kabudang”,中国明朝以

前的黄色小说里说那个地方都是用“胯下之物”,裤裆的叫法是后来才流行

的。

东北或北京形容人家穷时,说“穷的叮当响”“叮当”来自满语,也是穷的

意思。响则是后加的。 “那个人脾气可真是个色(gesai,不好打交

道”,这里的个色也是来自满语,意思是特殊。

东北和北京话的打有一种叫法为kei,比如“再不滚蛋我可要kei你了”ke

i就是满语打的意思。

“这人说话怎麽这麽罗嗦”里的罗嗦也是来自满语,shaodao或絮叨一样。

“几天不喝酒,我就浑身别扭”“别扭”来自满语的“ganiu"。其在满语中

是特殊的意思。台湾管媚日,媚德叫做哈日,哈德,这个用法在台湾BBS

世界日报上很多见。北京话里也有类似的用法,“你可别老让我哈着你”“你

看看,你看看,他见到领导就知道点头哈腰”。这个哈字也来自满语,满语

里管拍马屁,献媚叫做“hadaba".

"XXX润肤露细心喝护您的健康”护字沾汉语的边,可这“喝”是从哪来的?

古汉语并无此用法,原来是满语“hekur”,那是照顾,看管的意思。

北京人管做生意叫“倒腾”(东北话为“倒登”做生意的人叫“倒爷”“倒”

这个字在这里不是汉语里的本意,应是满语里表示“挪来挪去”“taodem”

东北有一种用羊或猪的骨关节来玩儿的游戏,叫“galeha”,当然也是满语。

以上是挑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词儿,东北话和北京话里的满语词汇还有很

多。他们也没有进到普通话的范围内,比如说食物变质后的气味在北京叫做”

hala味儿”白衬衫领子上的黑色痕迹叫做“elin",那是满语里波纹的意思。

积淀在天津方言中的满语

“这孩子可真格涩,整天耷拉着个脸子。一不合适就翻呲。”这是地道的天

津卫土语。其中的“格涩”“耷拉”“翻呲”几个词,都是传统的满语词。格

涩指特别、不合群;耷拉指下垂;翻呲指生气、翻脸。天津方言中的满语词

有相当多的是从北京的方言中传来;有的是直接积淀在天津的方言中的。

这类词是从满语中直接借来的主要证据之一是,它们和所有外来词一样,用

字十分灵活。这说明这些词找不到汉语里的“本字”。正如咖啡一词,曾有

加非、架非、架啡、口架啡、珈王非等不同写法一样,格涩也可以写成各色、

格色,耷拉也可以写作耷勒、搭拉,翻呲也可写成翻吃、翻齿。上世纪40

年代天津的《中南报》就用过大标题“不给茶钱反齿了”翻呲写作“反齿”

人们大概也能懂。

举几个常见的词语来指出一些积淀在天津方言中的满语词:

掰差(掰呲、掰扯)——细看、查清楚。巴不得——就盼着。脖梗子——梗,

满语词,脖子。凑(阳平)——洗(衣裳)。抻练——试探。叨腾(叨登)

——挪来挪去,来回搬。德合勒(得和乐)——用勾腿绊倒的跟头。嘟噜—

—板着个面孔。个扭儿——奇特,个别。个个——乳房。胳肢——用手挠别

人痒痒。夸嚓(刳嚓)——把里面粘附的东西用利器刮下来。哈喇——食物

变味。划拉——好歹扫几下。卡步档(卡巴裆)——裆。拉里拉塌——衣衫

不整。口罗嗦(罗索)——说话絮叨,反反复复。勒特——拉塌。马虎子(妈

虎子、马猴子)——吓唬小孩子的鬼怪。麻利——爽快、利落。萨其马——

一种蜜供甜点。挺——很,十分,非常。瞎诌白咧——瞎诌,汉语,胡编,

白咧,原义狂妄。央给(央各、央个)——求告,请托。咋唬、咋咋唬唬—

—吓唬人,虚张声势。侧歪(侧读zhāi)——向一边倾斜,侧,满语,

歪,汉语。撞客儿——中邪,癔病之一。东北有很多地名是满语词,如哈尔

滨(晒网场义)

词语的词源研究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几乎所有的中外文章论及“胎害”(胎

孩)一词的时候,都说它出自满语taiha,原义是长毛狗。后北京土语

用来指人惬意的样子,且含讽刺意味。“嚯,你这一个人凉快着,倒挺胎害!

但韩根东主编的《天津方言》一书中刘思训考证,“胎害”一词,古已有之。

只是写法不一,也无“本字”。如《董西厢》有:“畅好台孩,举止无俗态。

杂剧《李逵负荆》“一个个稳坐抬颏。”看来这些词的来源显然不可能是满

语。所以,胎害一词的满语身份是十分可疑的。

杏花春雨-敬仰的近义词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1:1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16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满族词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满族词汇.pdf

标签:满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