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石壕吏

更新时间:2025-02-24 22:49:01 阅读: 评论:0

咏桃-关于秋雨的诗句


2023年5月22日发(作者:法国留学申请条件)

《石壕吏》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

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

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

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

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

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

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

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

(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

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

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

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

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

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

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

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

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

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

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

的那个老翁告别。

名句名言-朱光潜谈读书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0:4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16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石壕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石壕吏.pdf

标签:石壕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