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从“举洲”到“新洲”——探访宋渡岛寻找“新洲”得名
之由来
沉睡在沙洲上的石器、陶器、箭镞、青铜玺和大量古钱币。
在素有鄂东第一河之称、长江主要支流之一的武汉市新洲区举水
河中,有一处延绵数里的沙洲,古称“举洲”,今人称“宋渡岛”。
地方志书载该岛与新洲之名的来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富有传奇
色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世外桃源”宋渡岛
深秋,我们踏上了去宋渡岛的路途,由新洲城区沿举水河大堤向
北,乘公汽不过几里地。来到河岸,几十米宽的河水把岛隔开了,成
群涉水捕魚的白鹭环岛飞翔,它们每天都在这里迎接往返小岛的人们,
几分钟后一叶小舟把我们渡到岛上,船夫说往年早就搭木桥了,今年
由于河水较大,所以还得等几天搭桥(按传统习俗,在新洲民间渡口是
农历九月重阳节后开始搭建木桥停渡船,隔年三月清明节拆桥开渡船)。
主岛上有一个行政村,叫宋渡村。有300多户人家、1500余居民,
分6个自然村落住在岛上。我们沿着几十级的石阶上去,进入岛内最
大的村落宋渡湾,十几幢残破的老房子,看上去并非大富大贵人家所
居,但从房屋建筑装饰和墙上所描图画看去,当年也不失为小康之家,
这些房屋至少也有百年历史。周边茂林修竹,苇翠荷香,禽鸣鱼跃,
小巷曲径通幽,使人有“世外桃源”之感叹。主岛上,明初洪武年间
宋氏一族由江西迁至此地,在紧靠河边化龙潭的岸上居住,以农耕、
捕鱼、摆渡为生计,由于岛上大多数人姓宋,几百年来人们习惯称此
地为“宋渡”。传说化龙潭深不可测,龙潭上溯麻城龟峰,下通江汉,
潭中有二龙戏水,鸣声不断。
如今宋渡岛上的沙洲头在新洲区三店街柳子港下游的举水河上,
沙洲尾则与新洲城区接壤,景色秀美,各类树木、林果种植面积达
500余亩,天然草地面积100余亩,沙滩面积千余亩,沙滩沙质细腻,
沙层厚度为6-9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岛上农民说,前些年有港人
富商拟在岛上建沙滩浴场、沙岛船舫娱乐园、沙雕、沙域风光游览区、
河岸垂钓、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尽管这些旅游项目暂时没有建成,但
现在仍有不少的游人,寻觅到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里尽情地享受免
费游乐。
宋渡主岛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0.8公里,版图面积约
2000亩,四面环水,河水清洁无污染,由于主岛高出河两岸数米,故
又称主岛为“夹洲山”,非舟楫不能至。其中沿河道向南,断断续续
连接着几个大小不等的沙洲,直到新洲城区附近的河床,历史上这里
曾是一个大沙洲,全称为“举洲”,古有“两河夹一洲”之说。沧海
桑田,举洲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洲上发生的故事却一直在流传。
“旧州”变新洲
公元1951年6月21日,新中国又多了一个县级政权,新洲县。
经呈请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将原黄冈县划分为黄冈、新
洲两县,从而结束了新洲地方由唐中和5年(公元885年)县衙迁至黄州
后,千余年无县治的历史,也从根本意义上由旧州变成新洲。
在历史上新洲这个地方从未用新洲之名设置过县级政权,在明、
清两代《黄州府志》和《黄冈县志》以及《史记》、《括地志》等书
中都记载,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曹侠为武王“挟毂骖乘”因而
有功,封国于邾,名邾子国,都城在今新洲城区一带。
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吴芮在此置衡山国。公元前196年汉高帝
以其长子刘长为衡山王,后来刘长叛乱被赐死,衡山国废除,改为邾
县。南北朝时废邾县置齐安郡。隋文帝开皇5年(公元585年),废齐安
郡改为黄州,至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黄州为永安郡,设黄
冈县。唐高祖武德3年(公元620年),改永安郡为黄州,置总管府,统
黄、蕲、亭、南四州,仍设黄冈县,州、府、县并治于新洲。
唐末,由于战乱,纷争割据,《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
唐中和3年(公元883年),杭州镇将董昌反叛,拒绝朝廷派去的刺史路
审中入城,路在逃时客居黄州,闻鄂州(武昌)刺史崔绍病故,便在黄州
地方招募三千兵马,前去占鄂州。唐时鄂、岳、黄三州同属武昌军,
武昌牙将杜洪随之与路审中勾结,并一同占领岳州,自封刺史。他们
占领了鄂、岳二州,仍然据有黄州,为了军事上的进退便捷,于是他
们擅迁黄州治所于今黄州禹王城。
后来,杜洪趁安陆周通率兵攻打路审中时,乘虚入鄂州,被唐僖
宗拜为本军节度使,杜企图将鄂、岳、蕲、黄之地连城一片,谋求更
大势力,但遭到四方军阀和土团头领的猛烈攻击。时永新吴讨率土团
军占据了黄州,为了有别于杜洪所据的旧黄州,于是打出了新黄州的
旗号,也就是后来出现的“新州”一说,时达八年之久。
《资治通鉴》载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3月,黄州刺史
吴讨举州降杨行密。”由此可见,吴讨的黄州刺史也是得到朝廷认可
的。当时出现了杜洪所据的黄州(今黄州禹王城)、吴讨所据的黄州(今
新洲)两个黄州。
由于吴讨降杨行密,黄州城即废,州、府、县衙迁至禹王城,并
沿用了黄州之名,因此,才有了今黄州、黄冈之名。黄州故城则被称
之为“旧州”。长期的战乱,人民群众受尽煎熬,后民间约定俗成称
“旧州”为“新州”,一个“新”字期盼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明弘治《黄州府志·古迹》称:“邾城,今名旧州城,俗又呼新
州。”《湖北通志》载:“旧州,俗改名新州,在县北一百二十里,
即齐安郡旧治。”
以上所说的新州的“州”字,都是“州”行政区划的专用词,而
今新洲区所写的“洲”字是专指水中陆地的洲,音同义不同。这个行
政区划专用“州”字在新洲的历史上,从唐末废州开始沿用了几百年。
明初江西移民到湖北,古举洲由于河道的变迁,长江主流向南移,
宋渡一带逐渐形成为举水河下游的一个大岛。明万历36年(公元1608
年),因为古举洲一线的治水问题,黄冈知县茅瑞徵在一章治水的《上
御史台条议》文中,首次出现用水中陆地的“洲”字写“新洲”。顾
名思义,州改为洲,在当时与新洲的地形地貌相合,与举洲相应。
后来,新洲作为地名,它既指城镇,又涵盖举水下游沿岸地区,
直至成为黄冈县西乡的代名称,所以1951年设县时,定名为新洲县。
1983年新洲县由黄冈地区划归武汉市,设武汉市新洲区,成为武汉的
一个远城区。
链接 “举洲”:柏举之战的战场
古举洲,是鄂东举水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和丘陵岗的总称,由北到
南十数里地,与鄂东另一条大河倒水河之间东西相隔有一道由大别山
发脉的丘陵岗。
春秋末,周敬王14年(公元前506年)著名的吴国、楚国之间的
柏举之战发生于此。
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
其发生地虽然是众说纷纭,但柏举之地,《辞海》解读说:“故址所
在说法不一:一说为麻城东北的柏子山与举水合称;一说在举水入长
江以南的举洲;一说即麻城东南举水所出的龟峰山。”以上三说均与
举水(举洲)有关联,清光绪《黄冈县志》载“柳子港,即古举水所经,
春秋所谓柏举也。”今柳子港与宋渡岛一河之隔。北魏郦道元《水经
注·江水三》中叙述举水也清楚地记载柏举之战就发生在古举洲上。
近年来,在举水河床上陆续被人们发现的石器、陶井、箭镞、青
铜玺和大量古钱币,特别是在两河之间(举水、倒水)出土的一批批古代
武士墓群,更能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惨烈战争。
上岛路线提示
武汉港乘车至新洲城区,票价:14.5元,1小时,下车后转乘去
三店、凤凰公汽到宋渡下车,票价3元,约15分钟。下河上渡船几分
钟到,船价0.5元。中午可在岛上农家吃饭。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4:1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15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寻访从“举洲”到“新洲”——探访宋渡岛寻找“新洲”得名之由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寻访从“举洲”到“新洲”——探访宋渡岛寻找“新洲”得名之由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