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悔改的泪歌谱)
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29T13:01:27.28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期 作者: 徐旭解
[导读] 静态交通问题不单纯是城市问题,
徐旭解
海宁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海宁市 314400
摘要:静态交通问题不单纯是城市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它的形成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且影响深远。解决停车问题,
从微观层面上要考虑合理提高停车供给能力,同时适度控制停车需求;从宏观层面上还要涉及政策、法规、规划、建设、管理、融投资及
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多管齐下,不仅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政策法规,采用科学先进的规划原则和方法,保障有序多样的场地设施建设
外,而且还应引入高端前沿的管理技术及措施,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动立体停车、物联网式新型停车模式等的广泛应用,鼓励
多元化投资,才是有效解决中小城市静态交通难题的长远策略。
关键词:静态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策略
一、中小城市静态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
城市静态交通主要分为3类:配建停车,即依据建筑物车位配建标准所设的服务于本建筑物相关使用者的机动车停放场所及设施;路
外停车,即在道路红线以外服务于公众的机动车停放场所及设施;路内停车,即道路红线内划定的公共机动车停放空间及设施。通常,以
停车位数量来衡量停车供给能力,据保守估计,我国目前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城市停车供给能力明显滞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
在停车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及收费制度上,我国相对落后,至今未在国家层面出台一部约束力较强的停车法规,一直都是以建设部
和公安部于1988年联合制定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为主要依据。停车配建虽有国家标准及各省地方标准,但长期以来在执行和
管理上并不严格,造成了配建标准混乱,管理经营效果不佳。这导致不仅在大城市,以至很多中小城市中都存在停车难困境,一些老旧城
区的停车矛盾更是一度超过了中心城区。
二、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
(一)规划层面
1在原则上,要坚持:“法制优先”原则,加强规划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使规划工作有法可依;“需求管控”原则,合理配置停车
场所及设施,引导停车需求健康发展;“统筹兼顾”原则,将停车场所及设施的规划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建设强度、道路疏解能力相结
合;“节约资源”原则,在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的基础上考虑节约使用,探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路径,鼓励按立体停车方式规划,停
车用地功能规划复合化;“与时俱进”原则,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新型城市文化构建为核心指导城市未来交通格局的规划,积极内化先
进理念。
2在内容上,首先确定城市停车总体发展目标与方向,同时确定停车设施发展战略;其次要结合现状,综合考虑人口、土地、交通等因
素对未来停车供需关系的影响,优化城市停车布局,明确各类停车场地及设施的标准;另外还要确定近远期规划目标和重点,将停车问题
严重的中心城区和老旧城区的改善置为首要任务。
(二)建设层面
1为了更好地助力物联网式新型停车模式推广,城市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不容忽视。通过信息采集分析、停车诱导、停车场管理、手
机APP寻位导航等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城市停车资源的数字化连接和深度整合,做到一车一码,一位一码。这个过程中,统一建设和编
码的标准至关重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必须先行。管理平台建设应分层分级,鼓励停车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出现,促进数据增
值,体现数据共享红利,借大数据和5G时代到来的东风,快速高效采集海量用户习惯信息并进行行为分析,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人性化
服务。
2在停车空间的建设上,要打开思路,多方向尝试,高效节约地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如高标准修建新道路,提升原有道路,合理增设
路内泊位,以适当缓解路内停车压力;如在符合相关法规规范和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最大化开发新建居民区的地下车库、地上车位及
小区周边可用公共停车空间,在老旧小区适当位置新建和改建立体停车楼,均可创造性开发利用居住区停车空间;如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采
用新型垂直盾构技术等高新工程技术加速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但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停车后步行距离舒适性和便捷性的满足。在地下空
间开发利用方面,中岩泊车研发的“装配式+自下沉沉井”地下立体车库、地下室增层式智能立体车库、暗挖增扩式立体车库、路下隧道式
立体车库等众多特色产品开辟了新的途径。
3在停车设施的建设上,首先要足额完成停车场所基础附属设施的配建,其次应考虑满足共享停车和智慧泊车等物联网式新型停车模式
普及的需要,安装足量先进的信息采集、监控、诱导、收费等装置,如电子停车诱导牌、高精度信息传输中继装置、泊位地磁感应器、高
位摄像头、智能车位锁、智能停车桩、咪表、ETC+P等。
三、管理策略
(一)宣传教育与服务
在管理中,应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市民守法停车和停车缴费的意识,规范停车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
理,改善服务水平,提高市民满意度,特别是要积极拓宽引资渠道,引入PPP等模式,将政府与市场运营相结合,切好利益分配蛋糕,鼓励
“谁投资,谁受益”。
(二)管理政策和法规
1完善管理体制体系,规范执法主体,明确管理权责,对路外违法停车的执法主体也加以明确。
2规范停车收费各方主体行为,将收费行为差异化、精细化,在法律层面规范分时分区停车的差异化收费标准。
3加大对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将违法停车与个人征信挂钩,提高违法停车成本。
(三)管理措施和技术
1加强各级各类管理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和5G技术完善违法停车、停车收费、物联网式新型停车模式等的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和相
关应用程序实现停车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解放人力资源。
2完善公交系统,加强对换乘的管理,提高各类公交系统及不同运营单位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使换乘更加便捷,减少使用私家车的
数量及频率,减轻市内静动态交通压力。
3加强共享方面的管理,盘活现有车位存量。在矛盾显著、需求迫切的单位间进行优先试点,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单位积极尝试。制
定共享协议和管理规范,构筑和保障共享双方的信任机制,规范车辆停放的操作流程,明确共享的收费标准,使收费透明化、灵活化,同
时加大车位共享单位内部非法停车巡查力度,以保障共享双方的财产与信息安全、交易秩序和日常工作秩序。
结束语
综上述,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伴随而来的是汽车保有量的与日俱
增。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民用汽车总量达到2.32亿辆,其中中小型载客汽车高达2.02亿辆。机动化的加快一方面为居
民出行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给城市交通造成极大压力,除动态交通方面的拥堵加剧、事故增多等问题外,静态交通方面的“一车难停”窘
况也愈发严重。特别是在我国城市数量占比最大的中小城市中,停车供需矛盾和落后的管理方式造成的静态交通问题尤为明显。静态交通
问题使城市良性发展受阻的同时,相应的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因此,探究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策略,寻求一条解决停车难题的路
径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为献
[1]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中的静态交通问题[J].籍学武.邱志鹏.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2)
[2]关于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探究分析[J].周竹萍.任刚.季彦婕.情报杂志.2019(11)
[3]分析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J].乐建鑫.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S2)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12:5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203397462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探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小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及管理策略探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