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关于学习的口号)
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
浅析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反讽精神
摘要:在20世纪90年代,王小波成为了当代小说文学的热门人
物。王小波和他的作品被大量地研究,在他去世后更是掀起了一股热
潮,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学现象。一个严肃作家在死后两年时间
里,如此地被人们阅读、关注、讨论,应该说是十分罕见的,其中所
蕴涵的文化意义是非常丰富的,而它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基本信息就是,
王小波为许许多多的人们深深地喜爱着。作为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的
《黄金年代》,更是因为其荒诞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反思成为文革题
材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为对文革黑暗历史的反思,作者采用了深刻
的反讽的方式进行叙述和书写,而反讽精神背后连接着荒诞、幽默、
真实和作者的深刻反思,构成了整部小说的主要架构,也吸引了很多
人的研究。
关键词:王小波反讽文革荒诞黑色幽默
作为一个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远播的作家,王小波凭借他
的那份严肃而深沉的幽默打动了很多的读者。王小波的作品大多是关
于文革那个特殊题材的,他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之
下荒诞离奇而且畸形残酷的社会生活,在那种变态的环境中人性的恶
与良善和生命的顽强与坚韧。《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
之一,整部小说以“文革时代”为故事背景,叙述了男主角王二在那
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里的生活境遇。和那些同为对历史的反思
而写作的文人式的写作不同,王小波摆脱了杜甫式的那种忧国忧民的
使命感和教化普通老百姓的救世情怀,以极端的冷静而又玩世不恭的
流氓态度和反讽精神从容地叙述了游离在时代和社会边缘的人们的生
活状况。从流氓式的写作来看,王小波和王朔很像,也有人说王小波
像卡夫卡,不管怎么样,王小波对文革的抒写影响和打动了很多的读
者,这可以从他去世后掀起的研究他的文学热潮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
一、流氓外衣下的严肃与反讽
《黄金时代》整部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追述回忆了那段充满了异
端体验的岁月,“异端”二字,足以概括那个吃人的社会。小说叙事
没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和“王二”的性格一样,无拘无束,打
破了时间上的跨度;几个故事情节同时交错进行,始终用一种调侃但
背后暗含严肃的风格述说普通人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王小波的幽默
是带有戏剧性的,不是可以营造出来的,就像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
人》等小说中表现出来的那样,看似平淡,一笑带过,笑过的豁达背
后蕴含的是对那个“异端”时代下强烈的心酸。小说最开始就提到的
陈清扬的和“破鞋”有关的故事,陈清扬急切地想证明自己不是“破
鞋”,但在那个年代,她如果证明不了她的无辜,就证明不了自己不
无辜。越是荒诞的世界里,看起来越是有逻辑的越是虚假的,这种是
非颠倒中,个体的生命只有战胜主导的逻辑世界才能获得自救,这中
反抗式的自救也贯穿了整篇小说。
小说开篇作品开篇王二和陈清扬的相识缘于陈想让王证明她不是
“破鞋“,王二却说由于陈清扬缺少寡居女人应具备的生理特点,因
而必须承认自己是破鞋。他认为寡居女人必是一副萎靡之态,如果有
女人一个人过火而青春不减肯定是因为她有在背地里偷情,王二的这
种想法在村民中是普遍都有的。所以这种逻辑当然不是王二本人的,
而是代表那个时代的观点。照理村民们那样看没什么,但作为知识青
年的王二不会蠢到那个地步。王二的看法貌似与当时的环境妥协,其
实是深谙世事之后的生存之道,这也在侧面反映了那个异端的时代对
正常人性的变态摧残。王二最终不能为她证明什么,原因很简单,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陈清扬莫名其妙就成为了“破
鞋”,这是没有道理的;可是在众人看来大家说你是破鞋,你就是破
鞋,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诞,但它却真实地存在。
陈清扬在没有偷情的情况下被人指称为“破鞋”,但当她承认了她和
王二所谓的“搞破鞋”问题时,反而没有人再叫她“破鞋”。同样王
二在无休止地写材料交代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政治意识形态去
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以一种娱乐心态,在交代材料的书写中展示自
己
的写作天赋,作者这种反讽式的处理,极大地消解了政治权力的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11:4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2029741305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反讽精神.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