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4-02 08:22:5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怀孕几个月胎动)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篇1

不知道耗时多久,从手机转iPad又换成了手机。还是决定写一下感受。

读书的起因是不想让某些人用我不熟悉的理论和别人交谈,真正开始读了觉得是一本

很好的工具书,最起码在自我认知上,又给了一个新的路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在小结中写道,其实这本书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即反脆弱展开,书所有句子

都是中心思想的推导、应用或解释。这就导致书中出现了特别多的经济学或者医学概念,

比如林迪效应、黑天鹅事件、医源性损伤……也导致了初读这本书时,兴趣盎然,读到中途,

觉得懵懵懂懂,后期依然磕磕绊绊但咬牙坚持了下来,毕竟,我也是一个反脆弱的坚定支

持者。

书中,对我启发较大的也是反脆弱这个概念,本人在生活中也一直都偏好着不确定和

随机性,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

反而能茁壮成长与壮大。

书中有意思的理论太多太多,我在看书时,着重摘录了几条:

1.黑天鹅事件:指造成广泛、严重后果,不可预知的、不定期发生的大规模事件。

当你寻求秩序,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当你拥抱随机性,你却能把握秩序、掌控

局面。

2.你的身体比你对未来更有预测性。

全力以赴做到极致。

在经济活动之外,最具反脆弱性的事物莫过于难以泯灭的爱或恨。

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些曾经努力伤害我们但最终未能如愿的人。

3.微小的骚动和焦虑滋养了灵魂,让物种繁荣的不是和平、是自由。

要将重点放在行动上,不要过于依赖外界的评论,在别人的态度面前保持强韧性。

用书中一句话结束我的阅读,普罗米修斯热爱无序,埃庇米休斯憎恶无序。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篇2

我把塔勒布的几本书接连读了一遍,《非对称风险》,《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

鹅》,主要讨论了随机性事件对于系统产生的影响,对于影响特别大的随机性事件,我们

称作为黑天鹅事件。

在面临黑天鹅事件发生时,一般的人都会面临自己的脆弱性挑战,比如股灾来临后加

杠杆的投资者会被击溃;对于韧性比较高的投资者,则会扛过股灾,并把损失控制在能承

受的范围中,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对于少部分具有反脆弱能力的投资者,则能够识别黑

天鹅事件的脆弱性,比如对冲或者做空来获得暴利。识别脆弱性,并针对脆弱性进行反向

操作的能力塔勒布称为反脆弱能力。

塔勒布探讨了反脆弱的几种方式,第一是冗余的能力,比如人的进化都有两个手,两

条腿,两个眼睛,耳朵甚至两个肺,这种冗余能力让人在遭遇黑天鹅事件对于上述器官身

体损伤时,保持了一定的身体冗余功能。比如人多学会几种技能,也是冗余性,在失业时

也能技多压身。

第二是抗击打的能力或者说自愈能力,在生活中保持一定的压力,会促进人的成长。

比如《心流》书里提到做超出自己现有能力一个级别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可挑战性,则更

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那些持续创业者,像乔布斯和史玉柱都是具备了这种反脆弱的能力

的,他们在遭受挫折后,反思和反省自己,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很多

有智慧的人,大量的时间处于不断学习中,并用于不断挑战自己,比如孔子,他在国家和

平时期就参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在国家动乱时期,就待在家里学习和教育弟子。

第三,杠铃策略。塔勒布建议用杠铃策略来增强反脆弱的能力。杠铃策略指的是采取

两个极端,而不是中间策略。比如投资,极端指的是将90%的钱购买无风险的产品,比如

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将10%的钱买高风险的产品,对于这10%资金亏光也就10%,而

收益是无上限的。塔勒布建议我们不要采取中间策略。书里的尼罗一般只和看门人和学者

打交道,很少理睬中庸之辈。塔勒布厌恶中间路线,因为它模糊不清晰,这里能看到他的

处事风格,他不愿意做不在自己认知之内的事情,他只选择正面的黑天鹅和负面的黑天鹅

这些结局清晰的事物。处理方式是,把它们放在自己的杠铃两端,一方面积极主动让有利

的黑天鹅顺其自然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尽量消除不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极端伤害。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篇3

1、界限问题

《反脆弱》这本书告诉我们,世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别人的、老天的。当一个人

缺乏界限感的时,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把自己的意

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界限。

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

限。猛一看这话特别贴心,很赞同,仔细与现实一对比,顿时疑问重重。

现实的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人依然按自己的理

解方式把自己认为的的工作做完不管其他人需要的配合,也有很多需要配合的人按自己的

理解认为那些事属于别人的事情,而这个“自以为”没有规范,没有权威指导,没有有效

的沟通渠道,导致工作中的矛盾凸显,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绩。

说一个朋友的故事,他负责的一个文件里面有一些数据、细节内容需要其他部门的负

责人提供,他跟负责项目的沟通,负责项目的说你不要把你的工作强加给我,该你做的事

凭啥让我做?沟通的人解释,这个项目前期一直都是你在负责,这些详细的东西只有你知

道,我们需要你提供,如果你不愿意动手,只要你能说准确和详细就行,不要影响后面的

工作和进度。负责项目的人反而脾气根据无法控制,依然以前面说的理由拒绝配合和提供。

主动沟通的人明确那些事是自己的事,那些事实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没有

侵犯他人的界限。但是他自以为正确的界限并没有被其他人认可和承认,没有共识的基础

上就没法谈界限。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有。通过有限人数团队的高透明度和密切的协同、

高度信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就像海豹突击队执行伊拉克任务一样。

这个时候,《混乱》、《盗火》、《刷新》里的新观念就起到了指导作用,面对复杂

的情况混乱、跨界、转换、同理心等就用上了排场。工具很多,在于使用它的人如何灵活

使用。

2、情绪问题

《反脆弱》这本书告诉我们:所谓的强大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情绪化,你最

终才能赢。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

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

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

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360百科)

情绪常被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其次是,搞清楚“才能赢”,赢指的是什么?

赢得是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包容自己。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受得住成

功,能够居安思危,抛弃诱惑,坚定不移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最后搞清楚情绪和感觉、心情、情感的区别。

感觉(feelings)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更私人化,因人而异。心情(moods)主体所处

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感(affect)一个笼统概念,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有时可以专指"情绪"。

3、心态问题

长期处于稀缺的状态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我觉得不光是心态,还有思维和认知以及

胆量。

稀缺的内容可能是钱、时间、爱、资源、领导力等。

稀缺会阻碍人变得富有:忽略长期投资、借用未来的资源满足现在、引发宽带不足。

对如何改变稀缺的心态也给出了3点建议:节约带宽、不要透支、每天设置提醒只做重要

但不紧急的事情。

对于最后一条建议我想说一下发现在现实中的现象。很多管理类的书籍都说要“要事

第一”、做最有价值的事情,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一个工作中的人都有选择的权利的。很

所员工他没有可以选择的权利,不具备这样的机会、环境。有的小公司很多员工今天根本

不知道自己明天会有什么任务,任务多是突然的、随机的、不固定的,没有办法提前规划、

计划。

本应该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会被要求周末完成,员工个人的生活

计划会被全部打乱。每一天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但是工作的本质是加量不加

价。老板们美其名曰是重视员工、培养员工。其实同时执行多任务,不仅会让人分心,还

有个致命伤害——短时间内拉低人的智商。种种情况,导致了员工时间稀缺、精力稀缺、

健康稀缺、财富稀缺、见识的稀缺。而很多公司稀缺得是好的文化、好的共同愿景。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篇4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老子“无为而治”的理念,尤其是在一个“互联”词汇满天

飞的世界,以往的管理标准被新生代一次次颠覆,以往的`管理模式被无序的、相同价值观

的汇聚理念所取代。好像世界真的朝着一个完全与自由发展模式相趋同的形态而去。

从小被学校教育和管理,长大后被公司管理,一直处于相对有序环境中的我,一直对

无序的、个体的、自由的发展心生渴望,总觉得那种状态是最好的。比如,工作间隙思绪

飘散的时候,会想着哪天攒够一笔钱开店,然后自由支配时间,这样就可以出去旅游,或

者干点儿什么喜欢的事情。(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好像这是典型的文艺青年的思维哦。)

但是这种状态对于我这种一直有序生活的人来说,目前只是想想的,而对于像马佳佳、轰

叔、余佳文这样有冲劲、有勇气的人来说,早就成为了现实。而且他们用自有的一套理论

来反转着一切有序性。虽然他们的行为被认为不具有可参考性,但是质疑他们的人敢说自

己真的没有那么一些担心,有一天会被这种模式颠覆吗?

也许正是有这些案例的存在,也才会引发越来越多人思考,到底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否

是正确的?到底现在的经济结构是否是正确的?到底现在的一些决策是否是正确的?……

没错,__的作者也像很多人那样有这样的疑虑,所以为了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合理性和不

合理性,他写了这本颇具理性价值的书。

据说这本书的作者写的另外一本书《黑天鹅》更出名。(目前还没有看过)仅从《反

脆弱》这本书来看,就足见作者的知识丰富,以及逻辑的严谨。他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脆

弱性”和“反脆弱性”的模型对比,然后在这个模型之下纳入了经济、社会、医疗等等范

畴的形态。很显然,这些事情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是他的论述语言对大多数人来说,

显得过于理论化,可能消化起来得费点功夫。比如他谈到的经济学的概念,他认为经济学

的一些理论,显然并没有它所宣扬的那么可靠,从社会的经济价值,人们的收入水平来看,

它是一个华尔街和政府用来谋取利益的庞大机构,但是风险却嫁接给了普通民众。他认为

这种风险转移是完全不合理的。而为此,他甚至引用了古典的法律文典,当时的法律规定,

建筑设计师必须对他所设计的建筑物的安全性负责。并针对这一规定制定了相当严苛的惩

罚机制。同样的,当很多经济学家发表了__,或者在电视节目中给予普罗大众指点的时候,

他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投资经理明其名曰为投资者理财的时候,他们也要为其中的风

险承担责任。他的这一理论,想必对拥有像过山车一样投资经验的人来说,是深以为然的。

另一个让我印象比较深的观点是,一个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其实比大公司要强,因为

它比较容易适应波动性。对于这一点,我想契合职场上的例子来说一下感受。比如,一个

人毕了业之后在大公司上班,他通常会被根据专业特质安排到一个特定的工作岗位,然后

根据这个岗位属性一步步学习,晋升,成为这个岗位上的领导。因为大公司的一整套系统

相对是比较完善的,每个人其实就像棋子一样,被安排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随着整套系统

来运转。当然了,为了保证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哪个岗位暂时缺了人,都不会影响大局。

而一家小公司,通常会为了节省成本,采取让一个人做多项事情的方式,所以一名员工经

常会有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工种,如果他够用心,是可以迅速成为一个能力发展相对的全面

的人。当然,作者所论证的波动性并不仅仅是我说的职场上的一些现象,而大公司的优缺

点和小公司的优缺点也并非就这么截然分明。只是根据身边人的职场经历来谈一些看法。

同样还有一点,也打破了我以往的认识。作者是一个不提倡在健身房定时定点健身的

人,他认为那是一种脆弱性的表现。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在健身房练就一身肌肉的人,去

跟一个街头经常斗殴的人搏击,肯定是不堪一击的。因为天天在跑步机跑步的人其实是违

反了一种自然规律的,他的健身环境里没有一种波动性反应,导致反映速度降低。这一理

论我虽然认同,但是为了保持健康,我还是会选择定时定点健身。(ps:作者倒是挺赞同

走路健身的观点。)其实关于健身的观点,我记得在六六的__里看过类似的,说一个人最

好的状态其实是要跟自然切合,比如想想狮子、老虎这类动物,他们每天奔跑捕食,那种

在大自然中练就的反应速度和紧张感,是需要懒散的现代人去学习一下的。

说了这么多,大多数是罗列了几个看完此书之后留下的一些印象片段。而其中一些观

点确实给我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不过看这本书的时间拉得比较长,中间断断续续的,

而且这本书并不是那么容易完全理解。所以先记下这些,也许过段时间翻翻又会有不一样

的感触。

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08:2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2017377180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1年《反脆弱》读后感.pdf

标签:比如   没有   情绪   能力   脆弱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