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更新时间:2024-04-02 06:20:35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我的童年作文600字初中)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文化遗产

2020

年第

1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孔美艳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就内容来看

可以分为祭灵戏

驱邪度亡剧和家庭伦理剧三

大类,

如果是老喜丧

亦不避讳滑稽戏谑风格的演出

究其原因

祭灵戏的演出主要是出于礼的需要

驱邪

度亡剧的演出与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自古以来的灵魂观念有关

家庭伦理剧的演出与国人重视孝道和血缘亲

情的伦理观念有关

。而老喜丧中的滑稽戏谑类表演

不仅与国人对生命和死亡的体认及灵魂观念有关

亦体

现了民间群体性活动追求场面

热闹”

的民族文化心理

关键词

葬礼

祭灵戏

驱邪度亡剧

家庭伦理剧

老喜丧

中图分类号

1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890

(2020

01

-032-08

从明万历

1573

-

1620

至今

演剧已成为

安徽等省及湖南

湖北部分地区

丧葬演艺以演

戏为主

其中

,祭灵戏是多数葬礼上的必演剧目

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丧葬习俗①

而无论过去还

是现在

葬礼演出戏剧

都经常被批评甚或被禁

比如在宁夏

富豪人家死了人

为了纪念

哀悼

告慰已故亡灵

特请戏班来祠堂或置放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使葬礼演剧伴随批评

之声一路走来

至今还存在于不少地方的葬礼活

木之处唱几出折子戏

此谓丧葬戏

这种戏基调

必须悲凉

伤感

哀婉

诸葛亮吊孝

刘备

祭灵

哭桃园

北海祭祖

在甘肃

丧葬戏

又称门丧戏

富豪人家死

了人

为慰安亡灵

请戏班在祠堂或席棚内唱几

动中呢

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多年田野

考察

发现在有葬礼演剧习俗的地区

北方多演

祭灵戏

南方多演驱邪度亡剧

家庭伦理剧则有

一定的普遍性

而只要是老喜丧

后两类演出中

亦不避讳滑稽戏谑风格的演出

本文在展示葬礼

演剧种类和风格的基础上

剖析其在葬礼上演出

折悲凉伤感的戏

以示哀悼

诸葛亮吊孝

刘备祭灵

的原因

,呈现葬礼演剧的其然与其所以然

祭灵戏及其演出原因

祭灵戏

指包含有

祭灵

或曰

吊孝

在河南濮阳一带

丧家搬演戏曲时

其剧目

多为悲剧节目

李天保吊孝

武大郎哭爹

哭红堂

④。

此外

河北民间葬礼有

借女

吊孝

东北等地则有

楼台会

秦雪梅吊孝

包公赔情

等剧目演出

笔者近年来在山西运城市

临汾市多个县市

乡村考察的数次丧葬演剧中

祭父

容的戏剧或戏剧出目

在山西晋南

陕西关中

河南

河北

山东

甘肃

宁夏

辽宁

吉林

作者简介

孔美艳

1976-

,

,山西襄汾人

民俗学博士,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山西临汾,

041000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戏曲文物文献搜集

整理与研究

项目编号

17ZDA244

的阶段性研究成

详见拙文

民间丧俗演剧研究

中山大学

2013

年博士学位论文

30

-55

中国戏曲志•宁夏卷》

北京:

中国

ISBN

中心

1996

388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

北京:

中国

ISBN

中心

1995

598

武丰登主编

濮阳市戏曲志

》,

濮阳市文化局内部油印本

1988

51

32

1)

抱灵牌

如图

2

秦雪梅吊孝

乎是每场葬礼必不可少的祭灵戏

刘备祭灵

这个道理

娟娟哭父

等也有极高的点击率

都有晋南葬礼

米汤戏

①之称

陕西关中碗碗腔皮影戏

甚至

有专用于葬礼演出的例戏

十白

祭灵

如图

3

,

俗称

埋人戏

08

2Q05

21

52

3

2005

8

4

日陕西省华县魏金泉影班在该县

金惠乡李岩行政村雷河组参加葬礼

演出碗碗腔皮影戏

十白

祭灵

传统葬礼中

哭灵是孝子致哀的重要方式

哭灵不止是哭泣的声音和泪水

还包括身体的姿

势和动情的诉说乃至唱诵等

不可否认

或不具

备在公众场合用歌哭诉说完成这种交流的能力

或由于切身的悲痛无法用语言表述

现在越来越

多的人在亲人的葬礼上

不会哭灵

而另一方

传统习俗依然存在

葬礼上哭灵的重要性仍

受重视

于是

,有时人们需要借助于其它的力量

来悼念亡者

来宣泄自己的悲痛

除了念祭文

唱挽歌等形式外

演出祭灵戏在一定时期一定地

域范围内成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祭灵戏的演出

可以用来象征对死者的祭奠,

2

2008

2

28

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东关张家

葬母

演员灵前表演

抱灵牌

并引导生者宣泄出心中的悲痛

因为从形式上看,

这些戏曲出目中

演员穿白戴孝歌哭祭奠的演出

葬礼上演出祭灵戏的原因

我认为主要出于

礼的需要

葬礼是一种礼

礼的本质是为了使人

本就与葬礼现场的情境相类似

气氛相吻合

用来渲染葬礼现场的悲凄氛围相当合适

从内容

的情感得到适当的抒发而采取的一种文明得体的

表达方式

丧亲之际难免哀痛

,哀痛之情是亲情

上看

剧中角色面对死亡时的唱词本就提炼自生

的自然流露

在葬礼中

表达悲哀之情甚至比礼

基于人性的相通

也很容易在葬礼现场产生

共鸣

经常会让孝子们和部分观众触景生情

更加重要

与其奢也

宁简

与其易

宁戚

②和

丧贵致哀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

不住感慨

、呜咽

甚至再次嚎啕大哭

从而宣泄

出心中的悲痛

金瓶梅词话

六十三回

写海盐

礼有余也

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

说的都是

晋南人一般每日早

晚饭都要熬小米汤喝

“米汤戏

意谓像米汤一样必不可少的剧目

《论语•八信

)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下册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

2466

礼记•檀弓

)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上册

1285

33

子弟搬演戏文

玉环记

西门庆看剧中玉箫唱道

一项戏剧化的科仪被演出的

戏剧演出本身就是

今生难会面

因此上寄丹青

一句

忽想起李

瓶儿病时模样

不觉心中感触起来

止不住眼中

仪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这

正是多数目连

戏葬礼超度演出的特点

泪落

袖中不住取汗巾儿搽拭

便是这样的效

傩戏以驱邪逐疫为主要特征

据调査

傩戏

调方相

曾经普遍流行于晋东南上党地区的葬礼

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

还在一些偏僻村庄流

驱邪度亡剧及其演出原因

在我国南方

如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其中

方相由人妆扮

一般红蟒玉带

胸脯

臀部垫高

戴黑相纱

虬髯

头披纸彩

脚蹬粉

底靴

画红脸

戴铜眼泡

额上再画两只假眼

如图

4)

送葬时

他走在棺材前面

手持笏板

或黑鞭

踩着

大迓鼓

的鼓点

随着拍板节奏,

广西

江西

重庆等地和晋东南个别地方的葬礼

多有驱邪度亡类剧目的演出

葬礼上演出的度亡类剧目

以目连戏为最多

关于此

已有多篇调査研究

如徐宏图

浙江省

东阳市汉人丧葬仪式及仪式剧调査

浙江的地

边走边舞

到坟莹后

他要绕墓一周或在地内走

遍东西南北四角

调四角

至棺木安放好后

方戏与宗教仪式

叶明生

道教目连戏之戏剧

舞蹈结束

这种以人扮演

黄金四目

的方相氏

在送葬路上和墓地的表演

简直就是《

周礼

所记载的方相氏

大丧

先柩

及墓

入坊,

形态及其戏史价值

福建漳平道坛演出本

狱册

考述

》④等

此外

民间祭礼与仪式戏

巴渝民俗戏剧研究

⑥等编著中

也有大

量重庆地区葬礼演出目连戏的内容

以徐宏图先

以戈击四隅

殴方良

的形象展示

走遍坟地四

角或绕墓一周与“

入坊

戈击四隅

虽略有不

生于

1992

3

24

日夜

在浙江省东阳县罗屏乡

但整体表演形态及驱邪的内在旨归基本如初

和堂村

现场观察到当地民间葬礼中的目连戏演

出为例

其中

高功朱福雨在第一出中身份为道

傀儡戏与驱傩主角方相氏之间的联系

使它

天然地具有了丧葬驱邪的功能

在福建

人们普

遍相信葬礼演傀儡戏能驱煞除祟,

正如当地学者

±,主持请神

拜神仪式

在第二

三、

四出中

则转而扮演目连

成剧中角色

孝子娄德

始终举着

魂幡'尾随目连

次子楼德越及

叶明生所说

丧礼演傀儡戏

除了具有给死者献

礼及具娱乐宾友之意

还有除秽出煞和驱邪鬼之

使丧家在丧礼之后觉得有安全感

⑨在台湾,

其家属也轮番上场

恭拜十殿阎君

并配合目连

大破十八层地狱

以此象征死者被超度

可以

看出

目连戏的演出与仪式无法剥离

它是作为

凡是上演傀儡戏定是在神庙落成

火灾或吊死

溺死等迷信人所谓有妖气的情形下排演

明)

兰陵笑笑生撰

齐烟

汝梅校点

:《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下册,济南

齐鲁书社

1989

861

-862

徐宏图

浙江省东阳市汉人丧葬仪式及仪式剧调查

民俗曲艺

1993

年第

84

徐宏图

浙江的地方戏与宗教仪式

民俗曲艺

2001

年第

131

叶明生

《道教目连戏之戏剧形态及其戏史价值

福建漳平道坛演出本

地狱册

考述

中华戏曲

》第

21

,第

308

-333

胡天成

段明主编

民间祭礼与仪式戏剧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9

段明

胡天成

巴渝民俗戏剧研究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徐宏图

浙江的地方戏与宗教仪式

图片采自寒声

栗守田

原双喜编著

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

彩页第

50

叶明生

福建傀儡戏史论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135

陈耕

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4

34

影戏可以驱邪

而在广东陆丰

倘若村里有人

非正常死亡

也要请影班唱戏

以超度亡魂③

葬礼上之所以要演出此类驱邪度亡类剧目

与国人的灵魂观念和对死亡的认识有关

灵魂不

灭的观念深切地影响着中国民间的丧葬活动

的来看

丧葬习俗中的社会生活成分几乎被信仰

成分所淹没

从葬礼开始

所举行的各种追

荐仪式

都是信仰习俗中的仪式了

④。

传统观念

人们倾向于或清晰或朦胧地认为

人死是灵

魂离开肉体

肉体虽然会腐烂

灵魂却不会消失,

而是要进入另一个世界

不管这个世界是阴间还

是天堂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

人们对死者存在着矛盾

的态度

可以说

某种程度的反感与恐惧同

真诚的爱恋混在一起的

所以

一方面是对于

故去亲人本能的爱

要祭灵以表达哀痛

安慰亡

要尽力驱除邪祟

保护亡魂

要超度亡灵,

使其安全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得到永生或早日

转生

另一方面是对

鬼魂

的恐惧

因为在人

们看来

人死即鬼,

即使至亲

也已分处阴阳两

魂灵不走会对生人不利

所以还要驱赶死者

如果说目连戏的演出目的主要是超度亡灵的

那么傀儡戏演出的主要目的则是驱除邪祟

鬼魂

保护生者

因此

驱邪和度亡成为葬礼上

除祭灵之外的两大主题

而如果将傀儡戏与目连戏相结合

它就同时具备

了驱邪和佛教超荐的功能

如福建泉州的

目连

傀儡

以提线傀儡演目连戏

就是

专供丧家及

超度鬼魂之用

这样的戏剧演出

为亡灵解决

了后顾之忧

既满足了丧家的孝亲思想

又消除

家庭伦理剧及其演出原因

家庭伦理剧

指那些能够体现传统社会普遍

认可的是非观

价值观

道德观

在某种程度上

了由死亡带来的恐惧心理

可谓从根本上

解决

问题

因而更受欢迎

具有确认和强调宗族秩序意旨的剧目

葬礼中

演出最多的家庭伦理戏是孝子戏

皮影戏也被认为具有驱邪除祟的功能

如笔

如广西贵港市的师公戏

本在吉事

凶事两种场

合做法事并演戏

在白事做斋时

师公除了

者于

2006

10

29

日至

11

3

考察过的安

徽省宣城市宣城区杨林乡方村小殷村组的皮影

平安戏

演出

其演戏缘起即是因为该村两年内

接连有两个年轻人服农药自杀身亡

村民认为是

扮作子

女上香

奠酒

演唱

祭奠外

还要以

传统二十四孝故事为脚本扮演

行孝

其二

十四孝戏都是根据二十四孝故事梗概加以扩充,

增加一些情节和细节

由师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有邪气

故集资邀请影班演出三天

他们认为

陈佩真等编

厦门指南

第四篇

礼俗

1931

年版,

9

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

访谈对象

方村小殷村组村民

HZH,

38

访谈时间

2006

10

30

0

访谈地点:

安徽宣城市宣城区杨林乡小殷村组

康保成、

宋俊华等

潮州影系的个案研究

关于陆丰皮影的田野考察

民间文化论坛

2005

1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2

199

马凌诺斯基

巫术

科学

宗教与神话

,李安宅译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30

35

来表演

师公称作

小节目

骨髓的文化因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除广西外

其它地方也有在丧葬场合演二十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它不仅是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借以维护

四孝故事戏的情形

在秦陇川原地区

丧葬或周

年忌日活动

必演丧戏和孝戏

若逝者是高

寿

还须演

董永丧父

王祥卧冰

等二十四孝

其统治的主要思想基础

而且是国人最根本的道

德准则之一

孝的表现不仅是父母生时的奉养

父母死后

的丧葬和祭祀也是孝的体现

所以

孝道是葬礼

要极力彰显的主题之一

葬礼过程中时时处处以

湖南干脆把

居丧之家唱戏

直称

孝戏

当地过去丧葬时

富者请大班至家演唱

贫者请

'贺绅班

围鼓堂

花鼓小戏班演唱

演唱

二十四孝

等剧目

各种方式彰显孝的内涵

葬礼可以彰显孝的形式

有很多

读祭文可以

为父母做超度可以

唱传

孝子戏外

丧葬场合还会演出一些反映夫妻

兄弟

朋友等有关家庭

社会伦常道德的家庭伦

统的挽歌

孝歌可以

唱曲调哀伤的流行歌曲可

跳丧舞可以

演剧当然也是一种重要表达方

有些地方

葬礼演剧时所搭戏台对联上

幅直接题写

搭台行孝

四个大字

如图

5

,

理剧

据笔者的考察和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这类

剧目主要有

三娘教子

小姑贤

小寡妇劝

捨饭

三进士

四进士

贺后骂殿

确宣告葬礼演剧的目的和意义

即使是主要被看作超度剧的目连戏

也有劝

打神告庙

》等

此外

金瓶梅

写西门庆死,

街坊伙计主管等二十余人

叫了一起偶戏

在大

卷棚内摆设酒席伴宿

提演的是

孙荣孙华杀狗

和劝善

的成分在内

其实

西晋竺法护编

佛说目连救母经

之初

就是迎合了中国人

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孝道观念

目连故事才得以在

劝夫

戏文

堂客都在灵旁厅内

放下帘来

放桌席

朝外观看

④。

其中的

孙荣孙华杀狗劝

中国民间广泛传播

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历史

上流传范围最广

流传时间最久

最具有社会影

响力的剧目

它的流播传布

不仅因为它在丧葬

亦属于家庭伦理类剧目

祭祀场合中

具有

超度亲人的功能

更是因为

其内在的精神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伦理

目连为救母亲奋不顾身

锲而不舍的行为一次次

感染着中国民众

荡涤着他们的灵魂

其中的

十月怀胎歌

等内容

更是直接宣讲父母的恩

敲击着为人子女者的心扉

无怪乎明代王阳

明曾评目连戏曰

词华不似西厢艳

更比西厢孝

义全

5

2009

2

15-16

H

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西街

邓家葬父所搭戏台

家庭伦理剧鲜明地体现了戏曲的

高台教化

功能

葬礼上选择演出这类剧目

可以使民众在

自己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

体悟

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什么是真

等行为准则

从而寓教于

葬礼上演出家庭伦理剧的原因

与国人重视

孝道和血缘亲情的伦理观念有关

儒家伦理思想

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是渗入中华民族

潜移默化地接受所在社会的价值观念

莫社光

贵港市民间师公戏的原始形态及其社会化

民俗曲艺

1999

年第

117

赵家瑞

王炳智

秦陇川原皮影戏

丝绸之路

1999

年第

2

中国戏曲志•湖南卷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519

明)

兰陵笑笑生撰

齐烟

汝梅校点: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下册,

1164

邓翔云

浅谈徽文化和目连戏的"变

朱万曙主编

戏曲

民俗•徽文化论集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4

85

36

者就可免受地狱之苦

早日转生

滑稽戏谑类表演及其演出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

与祭灵戏

驱邪度亡剧

于是

既然不可避免

既然是一种新的开始,

那么

与其让老人悲凉凄怆地离开

倒不如把丧

事办得热闹些更让死者宽慰

如在鄂西北山乡人

每逢白喜事

亲朋邻里纷纷赶来

既吊丧也

庭伦理剧主要从题材方面着眼不同

滑稽戏谑

不是从题材而是从表演风格方面进行的归类

贺喜

以至宾客临门时

要先道吉祥

恭贺老人

在葬礼演剧中

除了祭灵戏中基本不会出现滑稽

戏谑类表演外

家庭伦理类和驱邪度亡类剧目演

出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风格的表演

。当然

这有

登了仙!”

主人则立即答礼

老人怕跟着我们受

罪!

③广州更把这种丧事称作

笑丧

据说笑

丧的丧家

陈设多用红的

少用白的

说红的是

吉的④

这在小说中也有描写

如清李绿原

歧路

一个必要的前提

即一定是在

老喜丧

的葬礼

活动中

在我国多数民族和地区

都有

老喜丧

第六十三回写谭绍闻为父办丧事

其友盛希

赞送戏

赌友虎镇邦也来表示

本街上有一道朝

说法

它一般指为高寿老人寿终正寝所办的丧事,

又称

白喜事

喜丧

与结婚合称

红白喜

南顶武当山的锣鼓社

他们如今生

末脚

都学会出场儿

他们情愿唱

几天闹丧戏助府上这个喜丧

第七十七回夏鼎要

高寿的标准在不同地方略有不同

如在闽西

南地区

年届

80

以上正常死亡的为喜丧

孝子

殡母

盛希侨也说

这老人家归天

真正是喜

丧戏一台

是少不了的

想来

这种葬礼中

孝眷不戴白

黑之类孝物

门上挂红布

妇女头

上扎红绳

是一种体面的丧俗标志

在吉林,

90

岁以上去世才算老喜丧

在那里

多数老

的戏剧演出

当然不会避讳滑稽诙谐逗人笑乐的

内容

喜丧都会演戏

有力之家甚至连演三天三夜

不过

一般来说

大约

70

以上去世就可以算作老

喜丧了

老喜丧之所以喜

,一方面

与传统哲学对生

命的体认有关

中国人很少像叔本华那样

因生

命必然走向死亡而把人生看作一场悲剧

反而会

因此认为

既然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

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么能够寿终正寝就是件值得

庆幸的事情。

因此

中国民间老喜丧的葬礼

少像官方或西方国家的葬礼那样

始终保持庄严

肃穆的氛围

另一方面

也与自古以来的灵魂观念以及由

6

2009

2

15

日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西街邓家

葬父前夕,

灵堂对面搭台演出曲剧

小姑贤

此产生的祖先崇拜和佛教关于死后世界的解释有

关。

面对老人的故去

人们倾向于或清晰

或朦

以笔者考察过的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西街邓

家葬礼为例

此次葬礼逝者享年

74

在当地可

胧地认为

老人虽然去世

但灵魂不会消失

们会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后代

佛教六道轮回

以算作老喜丧

故演剧并不忌讳滑稽调笑

戏谑

逗乐的内容

出殡前夕在灵堂对面戏台上共演出

四个节目

除第一个

孝儿祭父

第四个

三娘

世投生之说也告诉人们

死亡不只是一种终结,

还是一种新的开始

只要活着的人为其超度

教子

另外两个是曲剧

小寡妇劝坟

叶明生

漳平道坛破砂寨仪式之音乐及戏剧概述

9,

民俗曲艺

1999

年第

117

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

访谈对象

: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教授

吉林人

46

访谈时间

2008

10

12

访谈地点

广东开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古代戏剧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

特致谢忱

吴昌

民歌与民俗

一一

鄂西北"丧歌

初探

江汉大学学报

1986

年第

2

刘万章

广州的旧丧俗

叶春生主编

典藏民俗学丛书

上册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181

37

小姑贤

述说家长里短

按内容可以归入家庭

伦理类

但在表演过程中

这两个节目都极尽滑

鄙俗的笑剧

其效果是

他们的滑稽表演博得

观众的捧腹大笑

这种情形是有普遍性的

浙江绍兴的目连戏演出也是如此

周作人写

稽诙谐之能事

常常逗得在场的人们忍俊不禁

如图

6

出殡当日

灵前演出

范中华认母

1923

2

月的散文

目连戏

描述

淘气赶驴

抱灵牌

秦雪梅吊孝

四个节目

抱灵牌

秦雪梅吊孝

两个祭灵戏外

自己二十年前看到的目连戏

自傍晚做起

直到

次日天明

虽然夏夜很短

也有八九个小时

做的便是这一件事

除首尾外

其中十分七八,

气赶驴

仍不失喜感

如图

7

淘气鼻子上的豆

腐块化妆加上整场的插科打浑

滑稽调笑

一度

却是演一场场的滑稽事情

算是目连一路的所见,

看众最感兴味者恐怕也是这一部分

他在文中列

使现场气氛轻松活泼了许多

举了其中几个有名的

滑稽的场面

背疯妇

一人扮面如女子

前别着一老人头

饰为老翁背其病媳而

泥水作打墙

瓦匠终于把自己

封进墙里去

□□挑水

诉说道

当初说

好是十六文一担

后来不知怎样一弄

变成一文十六担

所以挑了一天只有三

7

2009

2

16

日山西省襄汾县古城镇西街邓家

葬父灵前表演曲剧

淘气赶驴

文钱工资

张蛮打爹

张蛮的爹被打

众说道

从前我们打爹的时候

爹逃了

以超度为主要目的的目连戏演出中

除了有

技艺性表演外

滑稽戏谑类表演也是其吸引观众

的一个重要手段

荷兰汉学家兼人类学家高延

J.

J-

M.

de

Groot

1877

前后在厦门曾看到,

也就算了

现在呢

爹逃了还是要追着

打!

为了吊祭新近去世的亲属

或每年七月普度荐

又有人走进富室的厅堂里

见所挂

这里时常由活人表演目连的故事

他本人曾

看过这种临时搭棚表演的戏

高延说:

这种戏的表演叫扑戏盆

搬戏盆或

扑地狱

为了逗引观众的乐趣

目连的

堂幅高声念道

太阳出起红瀾湖

新妇

涯浴公来张

公公唉

匍来张

婆婆也

有哼

'唐伯虎题

'

高雅

雅!

故事常被改编为鄙俗的笑剧

两个人一

个扮猪

一个扮猴或狗

一路跟随这位

寻母的圣僧

用他们的滑稽表演博得观

鲁迅发表于

1934

8

月的

门外文谈

也曾描述他所看过的目连戏中的滑稽场面

其中有一段

武松打虎

是甲乙两

一强一弱

扮着戏玩

先是甲扮武

乙扮老虎

,被甲打得要命

乙埋怨

众捧腹大笑

据说当时目连入地狱的路

上曾遇见一猪一猴

它们受目连的清德

善行所感动

就一直跟随他

自愿充当

他的使者

这种滑稽表演叫做搬猴戏或

扑猴戏

通常只为那些付不起搭台演大

甲了

甲道

你是老虎

不打

不是要

给你咬死了

乙只得要求互换

却又被

甲咬得要命

一说怨话

甲便道

你是

武松

不咬

不是要给你打死了

棚戏的贫家大众所观赏。

为了逗引观众的乐趣

目连故事被改编为

如果说

背疯妇

泥打墙

之类还纯粹是引

龙彼得

关于漳泉目连戏

傅希瞻译

民俗曲艺

1992

年第

78

周作人

周作人自编文集•谈龙集

止庵校订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79

-81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鲁迅全集

第六册,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100

38

人发笑

纯粹娱乐的话

那么类似

张蛮打爹

武松打虎

之类的滑稽

则让人在笑中又能有所

感悟和启迪

观众自然更是喜欢

风光

是尽了孝心

在戏曲是较受欢迎的表演

方式的时代

演戏一来可以体现家族实力

二来

可以聚集观众

铿锵的锣鼓声

演员的表演

滑稽戏谑类演出

的确可以活跃气氛

使现

众的喧闹声等汇合在一起

造成一种人多

热闹

的仪式氛围

而且似乎意味着被死亡这一突发事

场变得热闹一些

而热闹

几乎是中国所有传统

民俗活动的精神追求和心理机制

中国民间

体性的活动大多以场面隆重

气氛热烈

热闹为

件打破的正常

平衡状态的回归

相对于冷清

肃穆的氛围

更受民间欢迎

不喜欢冷清

悲惨

即使是葬礼

只要是老

喜丧

也多追求人多

热闹

显然

祭灵戏和几

十人的锣鼓队表演等虽然也可以隆重丧礼

但滑

当然

滑稽戏谑类演出还有调节丧场压抑气

缓解家属悲伤心理的作用

据说

在同属东

亚文化圈的韩国也是如此

当地人去世三天埋葬,

埋葬的前一天夜里

家属也要整夜守灵

此时,

稽戏谑类表演更容易使场面热闹起来

于是

上演一些滑稽戏谑类节目

吸引更多

请来操办葬礼的人员也会想方设法

演出一些戏

谑类节目

逗引家属笑乐

以缓解他们的悲伤情

的人参与到葬礼活动中来

使葬礼显得

热闹

一些

对于不论死者还是其家属

抑或周围亲友

绪③

有学者说

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活动,

来说

可以说是一种被接受的文化

反之

如果

葬礼冷清

人很少

丧家会很没面子

这种观念

都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

就是一些比较隆重

和严肃的宗教习俗和丧葬习俗

也充斥着娱乐内

根深蒂固

续修陕西通志稿

记载醴泉县风

④应该说

老喜丧的葬礼

确实如此

葬时多以乐娱尸导灵

花纸刍灵罗

列满棚

,影戏傀儡,左右对台

连日吊

不过

即使如此

娱乐也应有度

过犹不及

如据调査

东北二人转艺人在葬礼上演出时

者盈门

聚观者填街塞途

以吊客之多

为孝

又如道光十九年

(1839)

四川

中江县新志

别情况下

有可能在台上做出抚摸敏感部位或模

拟性爱的动作

以刺激观众神经

更有甚者

然不常见

但据说当遇到几个班子竞争表演时,

记载

及卒

亲友亦以猪羊

牲醴来

主家备筵款焉

大抵以客众作戏多

为观美

甚至鼓吹

灯戏

喧呼送葬

有些班主为吸引观众

甚至会请来一些艺人在舞

台上真的做这方面的表演⑤!

显然

这就已经走极

端了

是必须要禁止的

最后

必须指出

在我国

不是所有地方所

不以为怪

应该说

,这种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圈中

相当的普遍性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葬礼人多

有时代葬礼都有戏剧演出

有些地方

可能是以

锣鼓

歌舞或孝歌

丧舞等为主

这与各地的民

间信仰

民俗习惯及各自的历史

文化

艺术积

仪式热闹往往成为主家人丁兴旺及经济实力

、社

淀甚至丧家的经济条件或喜好有关

会地位乃至人际关系如何的一个显性标准

亲友

会以葬礼的热闹程度来衡量丧家的实力

甚至判

断孝子

的程度

家属更会认为自己有能力

责任编辑

佚名

为死者举办隆重

热闹的葬礼

是让亲人走得

杨虎城

邵力子修

宋伯鲁

吴廷锡纂

续修陕西通志稿

转引自江玉祥

中国影戏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

1992

97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

119

-

120

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

访谈对象

韩国全北大学中文系郑元祉教授

访谈时间

2013

3

24

4

3

访谈地点

中山大学

特此致谢

陶立曙

民俗学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03

67

吕慧敏

乡土社会中的东北二人转

中山大学

2011

年博士学位论文

271

39

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

本文发布于:2024-04-02 06:20: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2010035180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民间传统葬礼中的戏剧演出.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葬礼   演出   目连   表演   民间   戏剧   中国   传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