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暴力

更新时间:2024-04-01 21:12:46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复合函数求积分)

浅谈网络暴力

浅谈网络暴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而发展和网民群体的壮大,网络已全方位的融入并改变着我

们的社会。网络暴力随之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理论界,网络媒体以及国家网络主管部门等

重视的新问题。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

注,并不断地挑战社会既有行为规范与道德价值观念。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舆论;成因;人肉搜索

(一)网络暴力的概念与表现形式

网络暴力的问题出现后,我们对他的了解与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关于网络暴力的定义

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

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表现形式

1.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有院臀耆栊缘

氖?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2.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

3.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生权利受损等等。依

据表现形式可分为: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行为暴力、网络精神暴力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网

上使用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直接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污辱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网络暴

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一般与网络精神暴力同时发生,并易被炒作,从而形成现网络暴力

诱因的主要目的。

(二)浅析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

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

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

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

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

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

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

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

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

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

重达到了67.4%。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

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多数网

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

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

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

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

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

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

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以玩笑的

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

的感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禁区。

外界管理的原因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

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

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

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

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网络暴力的案例事件以及对策

近年来,网络暴力的事件屡见不鲜且越发严重,“优衣库事件”、“杜海涛下跪韩星事件”、

“袁姗姗滚出娱乐圈”“嫩模杨又颖被网络暴力迫害致死”……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这些键

盘侠,营销号不管事情的真实性,随意传播各种不实报道,各种辱骂,中伤受害者本人,

家人,朋友,让受害者们苦不堪言。

要想做到减少网络暴力的事情发生,就要如下采取措施:

1.加快网络立法建设,加强网络技术管理

目前,我国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明显还不够完善,亟需制定一套成熟的法律法规,

以实现对网络开放性的法律控制,使网络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网络的高

度开放性、技术性,仅仅借助于法律一种手段进行舆论管理已难以适应网络的发展,对网

络言论的管理还要依靠高新科技。在法规层面、技术层面同时着手,双管齐下,才能更好

地应对网络暴力。

2.联合传统媒体监管,强化网上舆论引导

在面对网络暴力事件时,传统媒体要强化自律意识,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迅速做出

反应,调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消除一些流言、谣言,把

握议题的主动权,对网民的非理性、盲从情绪给予理性及时的引导。另外,在网络暴力发

生时,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网站的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对错误、过

激的言论加以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控制正确、健康、理性的舆论导向。

3.加大网站监管力度,规范网上传播内容

一方面,网络传播者应自觉承担起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角色,做好网络信息

的搜集、取舍、过滤、整合、发布全过程的把关工作。另一方面,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实

名制的推行,可以准确地查询到网民的真实身份,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情况下,网民发表言

论便会有所顾虑,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净化网络环境。

4.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推进社会民主进程,就要创造更多的言论渠道,让民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并对这

些意见和言论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网民也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加强自律意识和道德

素养,强化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倡导文明上网。一方面,网民应该掌握基本的对于网

络信息的浏览、获取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公民使用网络以及识别网络信

息真伪的鉴别力,以及正确、公正理解网络报道的事实的能力,从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

发生。

浅谈网络暴力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21:1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77166180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谈网络暴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谈网络暴力.pdf

标签:网络   暴力   网民   传播   舆论   言论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