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更新时间:2024-04-01 20:37:3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平凡的美)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精选20篇)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他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和许多的有的习

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清明节的习俗,希望能帮助到您。

清明节的习俗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诉说着思念与

哀伤。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扫墓和祭奠、追思已故亲

人的日子。

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

踏青郊游、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习俗随着岁月交替

和社会变迁,有些已经逐渐被遗忘,连一丝记忆都不复存在,有些仍

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旧时的青岛,清明节也被看作是一个大节气。寒食节是在清明

节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断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

的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人们在清明前

两天就开时断火,即天不亮就把饭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烧火,以示对

亲人的怀念,由于人们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逐渐将寒食与

清明合二为一。

在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比较盛行,扫墓俗称“上坟”。这一天要去

祖坟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上香、烧纸,举行祭礼。有的人家

要利用这一机会修整坟墓,大多数是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

在上边压些纸钱,让别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所以说,无论家

里多穷,清明节都是要去上坟的。人们祭祀完毕,都要进行野餐,将

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节俭之意。

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这个习俗一直延续

至今。有的人家还要捏面花,称作“蒸小燕”, 吃白面小鸡和鸡蛋。

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到来了。清明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

鸡蛋和小鸡,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学生要带鸡蛋给老师以表敬仰。

另外,清明节时将印有蝎子图案的纸贴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

尤其是在农村特别盛行。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清末

民初,农村一带开始合理安排农时,清明节这天,好多农家给牲口吃

高粱米饭,俗语:“打一千,骂一万,不忘清明节一顿高粱米饭。”

吃高粮米粥、麦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这一天用粥要让牛、

驴等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

清明节的习俗 篇2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

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

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

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

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

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

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

怡乐融融。也有人特意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

的春日景象,郊外老兄,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

春游,古代也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

观赏春色。

清明节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

内容。古代,女子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

故女子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开心,民间亦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

之说。

折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支柳条,拿在手中把玩,亦可编成帽子戴在

头上,或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

清明节的习俗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20:3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750573050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明节的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明节的习俗.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习俗   扫墓   人们   民间   鸡蛋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