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

更新时间:2024-04-01 16:03:54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经验交流材料)

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

教学案例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 Her=:al!d—U : : 

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① 

刘仁成 

(安康市白河县第一中学 陕西安康 723000) 

摘 要:《虹楼梦》中的林黛玉与明清才女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黛玉的身上有许多当时明清才女的影子。透过明清才女们的 

生存状态,爱情婚姻以及她们的思想、才智、追求、理想等方面,可以看到曹雪芹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把那个 

时代的生活内容熔铸其中,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林黛玉 明清才女 比较 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1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 95(2011)l1(c)一0081—02 

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 

决定:“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 具有先进的思想,在精神上都有所追求。 

华横溢的少女,早年家道中落,父母双亡, 人家”。 宝黛之间的爱情就这样被宣布了 

作为中国悲剧女性的林黛玉,汇聚了 

孤苦伶仃。但是她孤高自许,我行我素,用 死刑。黛玉也就成了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 太多让人们赞美的品质。高洁的品性,率真 

尖刻的话语揭露丑恶的现实,以高傲的性 

在明清之际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 

的个性,不甘被压制的才情,不甘传统女性 

格与社会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 也描写了众多的才女形象。如才子佳人小 被支配、宰割的命运,追求自主的婚姻爱 

对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护自己的人格 说的开山之作《玉娇梨》、Ⅸ平山冷燕》中的 情,敢于蔑视男权、皇权,敢于对传统价值 

尊严和纯洁爱情而付出全部生命。 四个才女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境较好,她们 

观念、伦理规则提出质疑和批判……虽然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小就未接受传 从小就是被当作男孩子来养育的,家庭有 命运多舛,她没有屈从,始终坚持自己独立 

统的闺秀教育,林如海膝下无儿,对女儿林 意识培养女子的才学。清代才女柳如是与 

的思想。当宝钗否认宝琴最后两首怀古诗 

黛玉“不过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林黛玉在感情的追求上,有着极为相似的 

时,她直言宝钗胶柱鼓瑟,矫揉造作;宝钗 

并特意请了老师当作男孩子一样教。林黛玉 地方。柳如是对自己独立人格的追求,往往 

劝她“女子无才便是德”时,她决不苟同。我 

的祖上袭列侯三世,书香门第。父亲为前科 与她对真挚美好的感情渴望联系在一起。 们还可以找出黛玉许多类似的闪光点。例 

探花、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母亲即贾母之 又如秦准名妓李香君与侯方域二人非常恩 如,香菱学诗,宝钗并不同意,但黛玉却欣 

女贾敏。可见黛玉出身于文化素养极高的贵 

爱,但大敌当前,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 

然应允,并以“圣人日:诲人不倦”反驳宝 

族家庭。 年幼的黛玉,深得父母宠爱,这为 泪水劝侯方域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 钗。香菱以其地位是没有资格学诗的,这同 

黛玉幼年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 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 

样表明黛玉对封建的等级伦理制度压抑个 

使她在早期教育中得到较好的文化熏陶和 

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 

性发展的不屑一顾,这足以说明,黛玉有自 

家庭教养,为其后来寄情诗书做好了铺垫。 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E1日 己的思想,善于进行理性的思考,有自己独 

在整部《红楼梦》中,曹雪芹将林黛玉 

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照样可以魂来梦 到的追求,而不随波逐流。另外黛玉的身上 

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玉的《葬花吟》、 

往!”足以看出李香君对感情的真挚。 

还有代表封建女性觉醒的一面。纵观全书 

《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三篇,可谓《红楼 明清时期,社会上亦出现了较多的才 

可以看到,与宝钗的封建淑女形象相比,黛 

梦》中最光鲜耀眼的艺术作品,大观园女儿 

女。根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 ,中国前 

玉时时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饱含着新思 

国中无人能望其项背。史湘云才思敏捷,确 现代女作家凡四千余人,而明清两代就有 

想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作为一 

能在对联连句中独霸全席,但较之于上还 3750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90%以上。 个女性,她勇于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爱情、 

略逊一筹。然而,林黛玉并不像史湘云那般 特别是清代女作家更多,有3500余家,“超 女性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个性、才能的发展; 

争强斗胜。待情思专注、凝动,而有《葬花 

轶前代,数逾三千”。明清才女大多数来自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纯真直率,厌恶虚伪 

吟》,而有 秋窗风雨夕》。岂是史湘云辈能 书香门第、官宦人家。这些女子从小受到良 

冷酷的人情,渴望美好的人生,这实际上是 

为之的?情不及,则思不至。真情流露,下笔 

好教育,或者受家庭浓厚文化氛围和儒家 

种人文意识、女性意识的觉醒,是明清个 

自然,这正是艺术作品的特性,也正是黛玉 

文化的熏陶,所以她们很有才华和智慧,敢 

性解放思潮的反映。 

才华的真实体现。黛玉对自己的诗作要求 

于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挚爱情。明代才 

在明清之际的才女们身上大多有林黛 

很严格。黛玉和湘云联句,妙玉到来,在“才 

女叶小纨,她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很浓的 玉的这种思想,这种追求。柳如是虽然沦落 

华馥比仙”的妙玉面前,她恳切地请教诗 

书香之家。她不仅诗词清丽秀美,而且还是 

为风尘女子,但如是的胸怀是皎洁晶莹的, 

文,说:“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或可改,即 

位剧作家,著有《鸳鸯梦》杂剧,足见其才 气格是超拔脱俗的,思想是博远深邃的,她 

请改正改正。”It 从中可以看出她对诗歌谦 

华的卓越。清代的顾太清,她本籍铁岭满州 

喜欢挺拔的竹,格高韵雅的梅,因此她许多 

逊、严谨的态度。 

镶蓝旗人,是乾隆间甘肃巡抚鄂昌的孙女。 咏物抒怀词都以这两种自然物作为观照, 

林黛玉始终追求真挚的情感。在人际 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影响, 

寄离诗人卓尔不群的人格特性。明清女性 

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只有贾宝玉成 

后来成为清代的著名才女。她不仅能赋诗 

弹词《天雨花》、Ⅸ再生缘》中的女性形象左 

为黛玉唯一的知音。她把希望和生命交付 

填词,书法绘画也有专才。这大概是产生才 

仪贞、孟丽君,她们才智双全,压倒须眉,并 

于对宝玉的爱情中,她与宝玉有“木石前 女现象的社会原因。 且身上都闪耀着反抗、叛逆的光辉。《天雨 

盟”,这象征着他们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 林黛玉与明清之际的才女,不仅有知 

花》中的左仪贞,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有才 

但封建的家长们,根据私有社会这个天经 识,有才华,与同时代的其它女性比起来, 有智,有胆有识。左仪贞在“八百公侯”、“三 

地义的原则——“先自己而后外人”做出了 

她们显得与众不同,大都善于理性的思考, 

千甲仗”对国贼束手无策之时,竞能胜过须 

①作者简介:刘仁成(1984~):男,汉族,陕西旬阳人,本科,陕西安康市白河县第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8 

20 11

Jt ̄

。 

‘_・_c

N O . 3

3 

丽 . 。 。 。。 Herald 

教学案例 

己内心的孤愤。 

女作家所写的弹词作品中也塑造了众 

行过天地之礼的沃良规,总不得宠,最终被 

眉去手刃国贼,忠心报国。作者刻画这样一 对人生处境、青春婚恋的忧患。内心的灵魂 经历和才华,夸耀她们的能力,从而抒发自 

位女性形象,无疑表达了自己对“男尊女 

在封建体系的重压下承受着感情的挣扎和 

卑”、女性不能干预政治的封建礼教规范的 煎熬,深刻地揭示了其命运的悲剧性。由于 

反叛,反映出自觉的女性意识。更为可贵的 

是,在左仪贞身上还体现出了一种叛逆精 许多误解和怨恨,只有宝玉深知、深敬她, 

黛玉孤傲高洁、率真无忌、任情任性,引起 

多的才女形象。《笔生花》中与齐少霞正式 

神。作为幽闭闺中的女性,“三从四德”等封 他们基于共同的感受与思想,在贾府这片 打入冷门,凄惨的死去。做为闺中的小姐, 

建教条是她们必须遵守的规范,但左仪贞 

表面的富贵繁华之地同呼吸共命运,爱情 

更是处处以闺范相约,稍有一些主人认为 

却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并不听从于任何 是黛玉所有情感的依托和归宿。但是,虽然 

的可疑之处,也会被作为有辱家门而处以 

人,包括封建家长左维明。左仪贞这种对男 

她们之间有真挚的感情,封建家长在关系 家法。 天雨花》中的黄静英,因杜顺卿与她 

权社会的反抗,对男女平等地位的追求,也 家族兴亡的问题上决不让步,扼杀了她们 

的一幅诗笺被父亲发现,便被认为有污黄 

正体现出了作者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身 

上存在着黛玉的影子。 

的爱情。在生活上,黛玉秉性率真,不屑曲 家清白,被逼投水自尽。闺中女子出嫁为 

意奉迎,不善于为自己打算,因此得罪了贾 

妇,更有婆婆和丈夫的双从压迫。董兰卿很 

封建时代女子的主体意识必须有所依 府的上下人等,遭受明里暗里的攻击。在那 

小就由父母包办许配给申家,十五岁时,其 

附才能体现出来,女子往往缺乏巾帼不让 

样的生存状态下,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黛 

父为了追求名利,便把她嫁给病重的未婚 

须眉的气质和独立性,她们的一生大多是 玉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平稳的,没有太多的波折。而明清之际的才 

女却与此恰恰相反,她们思想超前,有很强 

夫以冲喜,新婚之夜,其丈夫便死去。无依 

从明清之际的弹词文学中,我们同样 

无靠的她又受到婆婆的欺凌辱骂,而其父 

能找到和黛玉命运类似的影子。先看写弹 

并不过问,无奈之下,兰卿上吊自尽。她与 

的独立性,大都不想依附或根本无可依附。 词作品的女作者,她们都有一番不平凡的 

林黛玉一样,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同 

正是由于她们有独到的思想追求,她们势 

生活经历。如《再生缘》作者陈端生在30岁 

时也是时代的牺牲品。夫人小姐们的命运 

必会与封建统治发生冲突,因而她们的悲 

剧有一定的必然性。 

 

那年,丈夫因获罪被发配伊犁为奴,使她 

尚且如此,何论那些地位低下的奴婢们了。

“尽尝世上辛酸味。” 笔生花 作者邱心如 

总之,她们的生活际遇是艰难的,命运是悲 

 

的家庭生活十分困苦,其丈夫张某,学疏才 

惨的。在她们的身上存在着黛玉的影子。

尽管明清才女们的追求和理想不同, 

但是她们为之奋斗的过程却是异常艰难 浅,碌碌无为,穷愁潦倒。作者自云:“止与 

的,结局都是悲惨的。林黛玉从小父母双 我,薄产一区为活计,千金重负压骷髅”。 

参考文献. 

1982:24,107. 

1]曹雪芹.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 

亡,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从而使她 ‘‘惊米贵,苦囊空,不在愁中即病中。”她几 

有一种先天性的孤独感,对外界相当敏感; 乎贫穷到了断炊的地步。不难看出,在封建 

2]胡秀芬.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J].延边 

逼人的灵气使她恃才自傲,孤高自许;率直 社会里,这些有才华的女作家无所依附,时 

纯真是她性格的主要特征,心直13快,任情 

代将她们逼向了死亡的边缘。但可贵的是 

和痛苦所折磨,以愁绪、感伤、悲愤、表现着 

力描写女主人公,渲染她们不平凡的生活 

(上接80页) 

此基础上,才定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育出版社,1998:36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4卷)[M].高等教 

任性是其外在表现。她的灵气被重大忧愁 她们思想超前,独立性强。她们在作品中着 

 

“时”。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 

做真分数”,并得出性质:“真分数小于1”。

计量单位表》的相关部分于表1。 

体非负整数均可化为分数形式,从而达到 

了整数与分数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三不 

 

后来,为了使自然数与分数统一,课本 

能称之为真分数。

以上简单地试析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 

从“注”中可以看出:“小时”是这个单位 

又指出“整数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 

 

名称的全称,“时”是这个单位名称的简称。 

的假分数。”此处所说整数实际上只限于自 所见的几个实例,其实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小时”与”时”都是我国法定的时间单位名 

然数而不包括零。分母既然可以是任意自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数学概念教学始终 

称,都可以使用,不存在用哪对或用哪错的 

然数,当然也可以取…1,对分母的限制显 

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准确 

问题。但是,为了适应形势,尽快与国际时 

然放宽了,于是每个自然数都可以看成是 

间单位名称“接轨”,最好多用“时”少用“小 

3 

理解、正确把握数学概念,特别是小学数学 

教师一定要从严治教,努力避免数学概念 

表达失误。否则,给小学生留下的是难以更 

改的不清晰甚至是错误数学概念,从而影 

以l为分母、以自身为分子的分数,如3=T, 

1 

时”,当然要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使用。 

n 

7 

例8:“三是真分数。” 

持这一看法的理由是:因为分子小于分 

n 

卢T。 

学习分数的减法时,根据“同分母分数 

响孩子将来的进一步学习。 

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的法则, 

母的分数就叫做真分数,既然0<7,所以三是 

出现了分子在运算中结果为零的情况,分 

参考文献 

真分数。理由似乎很充足,其实不然。为弄 数的分子突破了在分数的初始定义下的限 

[1]曹雪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数学的应 

清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分数的定义上去。 制——分子亦可为“0”,而不一定要是自然 用【J].科学教育前沿,20l1,1. 

【21王志东.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值得注意 

小学课本中对分数、分数的分母和分 数。这种分子为0的分数尽管其分子小于分 

数的分子是这样定义的:“把单位‘1’平均 

母,但因是分数概念拓展后的产物,所以不 

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i’ 

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在 

的几个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2008,7. 

错误及原因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7,3. 

3]叶信瑜.心理学视角中的小学数学常见 

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 

能认为是真分数。小学数学课本中未给这 [

种分数命名,并规定:无论分母为怎样的自 

来,就使“0“也具有分数的外形。于是,全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 

然数,只要分子为零,则其值就是零。这样 

82 中国科豹 l新导千¨ China Education 1nnovatlon Herald 

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6:03: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58634179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黛玉与明清才女形象之比较.pdf

标签:分数   女性   追求   才女   数学   女子   意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