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张居正改革)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
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本思想及在施行仁政和王道时的具体措
施;了解孟子的王道思想和施政宣言及保民的主张。
教学重点: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
卷一 梁惠王上
【导读】
本卷共七章,除第六章对梁襄王、第七章对齐宣王外,其它各章都是孟子与梁惠王的
对话。中心内容在于阐述和发挥仁政学说。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
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
开篇之章首先提出“义利之辨”,主张在政治上把仁义放在第一位,把功利放在第二
位。一切施政措施都要符合仁义的准则。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
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
将每篇皆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第一章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
不多矣。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梁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魏罃,魏武侯之子,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
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
北),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士庶人:士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4:4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53651179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