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法国留学申请条件)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大禹谟mó》
【大意是说】
舜帝告诫大禹说,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大力出奇迹,只有一心一意,精诚专注,秉行中正之道,才能
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
下面是南怀瑾先生对这段话的解释: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
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
上古在轩辕黄帝以后,唐尧、虞舜、大禹这三代,除了传国家以外,
也传心法。有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现在国家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呀,人心太危险了,
坏的太多了。
“道心惟微”,你做帝王的,要修养自己的心性学问,思想情绪太难,
太微妙,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你要找出心性中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这是修养功夫了,你的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细精
到,心性要专一,有一点不小心,就容易向恶的方向走。后来佛学传过来,
佛经上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我们习惯被社会环境、被外在
的物质诱惑,或者被情绪、思想迷惑,容易把清静自在的心性挡住了,一
个人学坏非常容易,要回过来恢复“惟精惟一”的境界、修养,很难。
“允执厥中”,慢慢修养到中道境界。“中”不是中间,是恰当。譬
如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把握中道,不是
说偏向善就完全对,要治天下,有时候也只好用“不善”的方法达到“至
善”的目的,这就靠智慧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也在乱,
欧洲也在乱。这时候中国出来孔子,孔子整理六经,但最重要的是传心法,
孔子怎么讲?“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也说: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
终。】
尧在传位的时候告诉舜,这是天命,不是他尧个人的意思。我们看这
句话的内在意义,尧把帝位交给舜,既非自己的亲戚,又非朋友,更非他
的子孙,这就是古代的“公天下”。他经过几十年,多少次试验,培养一
个人,等到自己真的年纪老了,(根据历史记载,古人比我们活得长久。)
百把岁了,于是禅让,表示不是个人私见。历史的精神,就在这里。
“允执其中”这句话也有问题来了。经书上有四句话:“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只引用了一句话,我们讲中国思
想,儒家思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都用这四句话。也
可以说中国文化讲人的学问修养的中心,教育的中心,都在这里,也可以
只说一个字“中”。
孔子死后,他的心法弟子是曾参,曾子著《大学》,我前几年出了
《原本大学微言》就是讲这个。“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讲身心修养的。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纲要,是身心修
养的“三纲”。下面接着讲修养阶段程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为什么要静坐。我叫它七
个阶段: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个修行不一定要静坐,不一定
要盘腿,随时都可以修养,站在那里也好,走路也好,都可以修养心性的
宁静。
《大学》接下来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
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
飞来之箭易躲,无妄之灾难防。积富不如积福,养身不如养命。
《诗经》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生活急不得,急则心乱,心乱则一切都乱。想临事不急,就要早做准
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认为这句话是说,人心,唯有到了危险
的时候才着急;道心,始终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也就没有危险。
无为,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为,正是天行健,大有作
为。
孔子说:“无可无不可。”这句话用在生活中,省心又省力。
孔子说:“修己以敬。”对天、对人、对己、对事,都要有一颗恭敬
心。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
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学习古代贤圣的态度和胸怀,可以修身养德。
好文章,别私存呦~
分享给更多正能量有缘人!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4:2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52593179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