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旁注)
独特的房陵流放文化(上)
发布时间:11-04-25 来源:秦楚网
流放自远古时期产生,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
成部分。因流放这种形式对流人的管理相对宽松,且流人的品级较高、流放规模较大以及
上层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鄂西北的房陵,曾是王
公贵族特放之地,流放文化底蕴深厚——
流放,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
一直到作为刑罚的 “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
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
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
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在这六大流放地中,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
历史最长、人数最多、品级最高的宫廷帝王皇亲特放地。
鄂西北房县,古为房子国、彭部落方国、防渚、古麇庸二国、房陵、房陵郡、新城郡、
光迁国、房州等。从尧子丹朱避舜特放房陵,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秦始皇九年,
长信侯嫪毐作乱被处死,株连四千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被
赐死,株连万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九年,秦灭赵国,赵王迁献地图投降,被迀
徙房陵;汉代有汉高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驸马赵王张傲、济川王刘明等位6位贵族流放
房陵;唐代有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皇帝李显、唐太宗女高阳公主及驸马、宰相房
玄龄之子房遗爱等12位王公贵族流放房州,其中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州十四年半后被接回
京城复当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流放房州,后汉高祖弟慕容彦超流放
房州,后梁太祖侄儿惠王朱友能降封房陵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宋太祖弟秦王
赵廷美流放房陵;赵匡胤心腹大将田钦祚被贬房州;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被贬房州;后周
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明代有大臣母德纯落职戍房县。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共有40余
位帝王皇亲将相被流放房陵(房州),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亲、13名将相及刺史流
放房陵(房州),总体概括就是:丹朱特放房陵开先河,秦代大规模,汉代帝王多,唐代集
中地,五代两宋人物多,大明收尾清代移北方,历代流放特殊地。
在人们的印象中,所谓流放之地,就是古代那些边远、荒凉、闭塞、苦难之地。在我
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流放地古为朔方、凉州,是“荒漠”、
“西北绝域”之地;岭南流放地,系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重
峦叠嶂、河网密布,古称“瘴疠之地”,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海南岛三亚,古称
崖州,距京城最偏最远,亦称“天涯海角”,地处热带,北方人易水土不服,被称为人生
到尽头的荒凉孤岛之地;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流放地,主要指今湖南西北部,包括今四川
东南、湖北西南、贵州东北一小部分,因开发比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蛮荒畏途之地;
东北黑龙江海林县宁古塔及漠河流放地,古时生存环境恶劣,冬季奇冷,俗称“冰山雪窖
之乡”,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种地,是苦寒之地。而鄂西北的房陵流放之地,地处中
国中西结合部,介于巍峨的大巴山与秦岭、古老的长江和汉江之间。东临历史名城荆襄,
西通川陕,南倚原始森林神农架,北连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蜀东孔道、楚西北边
疆、秦陕咽喉、荆楚屏障”之称,为秦楚边缘陆路运输之枢纽。而且这里群山环抱,南北
气候兼有,素有 “聚宝盆地”之美誉等。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可谓:西北绝域,
西南烟瘴,东北苦寒,海南遥远,岭南湿热,中部房陵气候南北兼有,山城盆地,适宜居
住,是别有选择充满神奇的特放之地。
谈及房陵何以被选为特放之地,一些人认为,房陵因 “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
陵、如有房屋”而得名,也因此被选为特放之地,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古时像房
陵那样 “山林纵横、其固高陵” 的县颇多,一些山区县大多是 “山林纵横、山城盆地”,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1:56: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437621795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房陵流放文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房陵流放文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