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腾冲叠水河瀑布)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24节气,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否?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内涵,远远超出了气象学的范畴。今天是惊
蛰,正好聊一聊节气的应用、内涵,以及现实意义。
节气是古人的一套精确纪时系统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到秦汉时期,基本确立。
汉武帝时期编制《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以历法形式固定下来,
传承至今。
完整的节气其实包括了岁、时、节、气、候、日、时辰,是一套
精确的纪时系统。
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比如子时就是指夜里23:00-
01:00。
一日分为十二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戍、亥十二地支来标记。
五日为一候。在十二消息卦中,每一挂代表一月,每一爻代表一
侯。正好是三十天。
一日十二辰,五日为六十辰,六十正好是天干配地支一甲子。
三候为一气,是15天。一年二十四气。
三气为一节,是45天。八节组成了完整的一年。
两节为一时,是90天。全年为四时,也就是春夏秋冬。四时为一
岁,周而复始。
因此,岁、时、节、气、候、日、时辰,是一套精确的纪时系统。
这套纪时系统是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诞生的,是为了指导百姓按
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
农谚说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这套系统连接着自然规律与生产劳动,既尊重了自然规律,又帮
助了农业生产的安排,还不用强制老百姓接受。
什么叫“天人合一”、“顺天应人”,这就是顺天应人。它充分
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的大智慧。
这套系统不是单纯的划分时间,而是包含了农事安排,标明了什
么事情、在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做。
中国人讲究“天时”,讲究“因时而动”,这种时机的观念正是
由此而来。
二十四节气本是天文、物候观察和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是
自然规律。但是,当古人要试图解释这一规律时,就开始上升到哲学
的范畴。
那么,节气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节气包含了古人对宇宙起源和生命奥秘的探索和思辨
节和气是不一样的,我们先分开来解释,再合起来理解。
首先说一说“气”。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的本源就是气。天地初始
乃一团混沌之气,盘古就孕育在其中。一天盘古醒来,劈开了这混沌
之气,轻而清者,上升为天,重而浊者,下降为地。
盘古开天的神话反映了古人宇宙的本源就是气的思想。
关于气的理论,最为著名的就是“五运六气”学说,六气司天,
五运制地,六气配十二地支,五运配十天干。讨论起来相当复杂,笔
者仍在学习当中,不敢妄言。
具体到节气,笔者认为,以下这个说法道理上说得通,容易理解。
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说:“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也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
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
可见,古人认为,一年就是气的运行。
一年之气为一元,白天黑夜分阴阳,阴阳此消彼长而成四时、八
节、二十四节气。
五行的“行”字,《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就是迈步
行走的意思。引申为行动、运动、运行。
“列为五行”,就是说,一年当中气的运行分为五种状态。
春天“气”舒展生发,草木生长,我们常说“生气勃勃”就是这
个意思。古人按照形象思维,用“木”来代表春天,春属木。
夏天“气”升腾向上,我们在长时间暴晒的柏油路上,仔细观察,
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现象。在燃烧的炭火旁边,也能感受到“热气
腾腾”。古人用“火”来代表夏天,夏属火。
秋天“气”沉降收敛,万物收藏起生机,运化为果实,将生命的
力量孕育于果实之中。此时世界呈现出一片肃杀气象,古人用“金”
来代表,秋属金。
冬天气潜藏,满世界看不到生机,我们常用“死寂”来描述冬天。
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也往往在冬天去世。天寒地冻的冬天,古人用
“水”来代表,冬属水。
那么,气的第五中运行状态是什么呢?
气从一种运行状态进入到下一个运行状态之前,要保持一段时间
的平稳运行。“土”敦厚平稳,所以古人用“土”来代表这个平稳的
运行阶段。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在农耕文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
的生产资料,土地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为人们提供生
活物资。所以有“土旺四季”的说法。
这样,实践得来的二十四节气和思辨得来的五行学说就结合了。
明白了气,节就容易理解了。
《说文解字》上说:“节,竹约也。”也就是说节的本意是竹节。
是竹子从一节到另一节的连接点,让竹子每一节都有适当的长度。引
申为节制、节度、衔接、关联的意思。
自然界冬天没有一直是冬天,会有个节点。所以我们知道冬天来
了,春天就在望了。
现在我们把一年想象成为黑白两股缠绕着绳子,节就是这根绳子
上人为设定的点。当然这个点不是随意设置的,是古人长期观察,实
践,结合农业生产所需,才确定的。
二十四节气本为农业生产而设,后来古代术数家们把四季每一季
最后的18天都归为属土,加起来72天,这样一年360天被完美的分
成了木、火、土、金、水5份。
每个月的两个节气,术数家们把前面一个叫做节,后面一个叫做
气。这又是节气的另一种应用了。
节气观念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古人认为天地自然为气,人也一样。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体之气和天地之气运行的规律是一样。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其实人
类本是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运行规律当然和天地自然的规律是一致
的。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相当了不起。《黄帝内经》
中有四季养生法。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
病法”。
我们中国人强调个人修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修炼气。天地自然
为气,人效法天地,养气为第一要务。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潘,不管怎么忙都要坚持打坐练气。
人活着,活的就是心气。心高气傲,心平气和,心浮气躁,心死
气竭。
一个人,会透着气质,三五成群会带着气氛,千军万马则显出气
势。
气敛于内则为心,心营于表则为气。
怒气冲冲,是心怒了。喜气洋洋,是心喜了。死气沉沉,是心死
了。
修身养性,修的是心,养的是气。修的是心的品格,养的是气的
定力。
养性就是养气。清新是气,污浊是气,凝聚是气,散乱是气。
气在什么时候最舒畅呢?是在静而空的时候。“空山新雨后”,
无比的舒畅。
静而空是世界的初始,老子认为,万物皆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空山新雨后”,经历涤荡,人心能够找到静而空的状态,也就
是平心静气。
静而空,然后能明而敏。心平气和,才能判断正确,分析正确,
决策正确。
平心静气,用现代观点来说就是情绪控制。情绪通常只维持几秒,
心情可以维持一天,而性情则决定人一辈子。
为了几秒的情绪,用一天来追悔,甚至用一辈子来陪葬的人和事,
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平心静气。平者,稳也。平心,就是让自己的心安稳。不违心,
心自稳。
静者,定也。就是情绪来时要先止,先定,冷静下来。这就是有
“节”。心平气和,和为贵。
中国人的民族个性,跟这个节字应当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做
事讲究有理有节,大是大非讲究做人的气节。
当今社会有很多无气节的现象,也有很多无节制的现象,希望我
们中国人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才好。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0:4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393932623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农耕文明走来的24节气,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农耕文明走来的24节气,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