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更新时间:2024-04-01 06:56:20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篇1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

(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

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

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

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

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

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

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

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现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注意到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知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

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

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

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

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

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

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

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

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

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

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

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

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重新设定了教学环节,决心让学生不光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的铺

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

也会顺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

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

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篇2

角的度量这一课,要求学生能达到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

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会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并能根

据角开口方向的不同,确定一条边为0度,选择量角器内圈(或外圈)数

据,按正确的方向读出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这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量角器中有两圈数字,

且顺序相反,学生往往分不清该读哪圈,往哪边数。尤其那些非整十

度的角,是超过整十几度还是差几度未到,方向不同则数法不同。过

去的手册中有建议用儿歌帮助学生读过难关的,如:“中心对顶点,

底边对0线,他边看度数,分清内外圈。”这种儿歌能朗朗上口,但

对于难点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分清内外圈”只是目标,如何

分清才是策略。

要找到解决难点的策略,必须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我认为学生

之所以分不清内外圈、找不对数的方向,原因是把角看作是静止的图

形而非动态的过程,他们将角的两边孤立地量度,以为像量线段、看

钟表一样,只要把一边对准0度,另一条指着几就读几。如果学生能

把静态的角想象成从0度开始,慢慢打开,而度数随之增加的动态过

程,我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由此,我认为应采取“变静态为动态”的教学策略,并通过三个

层次的活动来实现。具体实施如下:

活动一:伸展运动。我带着学生把两手臂伸开,当作角的两条边,

把身体当作角的顶点。他们跟着我从两臂重合开始,一臂不动,另一

臂慢慢展开,并一起读:0度、1度、2度、3度、4度、5度、10度、

20度……到90度时停下来感受一下。然后继续:100度、110

度……180度、……、360度。然后我引导说: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所

有的角都是从0度慢慢张开的。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6:5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25780262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精选18篇).pdf

标签:学生   量角   量角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