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4-01 06:53:25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课余时间)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

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

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

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

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

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

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

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现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

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

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

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

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

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

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

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

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

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

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

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重新设定了教学环节,

决心让学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

的铺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

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

觉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增

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

的方法。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

《角的度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度数。

曾看见过学生拿着量角器手无足措的样子,用量角器的直边和圆弧夹的角比

在角上,原来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角,

并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出各种不同大小的角,这样在动手过程中认识了量角器

的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度的角,还掌握了度数的写法。接着我

让学生观察画在纸量角器上的各种角,找找它们的共同点:角的顶点都在量角器

的中心点、都有一条边在0度刻度线上,从而让学生明白量角的本质就是让量角

器上的角与要量的角重合,也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怎样重叠

呢?我安排学生讨论,并且动手操作。通过讨论与操作,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

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

所对的刻度线表示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这样量角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教师的教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这节课的学习,

学生不仅会量角,还理解了量角的本质。也正因为理解了量角的本质,学生变得

“自能”“自得”了,真正实现了在技能教学中还学生一个独立思考与创新的空

间。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3

《角的度量》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一个单元,这一单元分“直线、射线和角”,

“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画角”这四部分内容,其中角的度量和画角是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6:5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25605624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量角   量角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