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终身教育)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八册第单元的内容,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通过
学习知道计量角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二是认识量
角器,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这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射线
和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和计算角的和差的基础。
课中知识点较多,而新知识又较抽象、枯燥。以往大多是教师讲,学生看的形
式。这节课上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使学
生在自主探究和操作中积累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较为熟练的测量技能。
通过目测大小比较接近的角来引出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是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的学习方法。其次是让学生自学课
本,了解内外圈刻度的作用。并采取了边操作边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将书本上
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新知:设置了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看
到内外圈刻度的区别,明确我们在读熟的时候是读的哪个数。然后通过实际度
数,猜一猜的小游戏,巩固了这一知识点。最后回到开课时的问题:“角2和
角3哪个大?”学生用量角器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问题了。在实际上课的时
候,课堂情况千变万化,与我们的设计是会有出入的。学生不会完完全全按照
我们预设的情境去一步一步走完课,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
认认识量角器是学习读数和量角的基础,而量角器对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
的。他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在此我让学生先自己观察量角器,给学
生一个初步的感知,学生极易发现上面有很多的刻度和刻度线。但中心点学生
发现较难。可在课上有一学生发现:“老师我的量角器上有一个小洞”。又有
一个学生发现:“我的量角器上没有小洞,中间有一个相交的点”。此时我及
时捕捉学生观察中的亮点,顺着学生的思维及时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个小洞、相
交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还有学生反反复复搞不清楚如何做到“两对齐”,
如果角是端端正正的角,他能正确测量,角发生变化,就找不到中心点了,好
不容易中心点对齐了又那条零刻度线又偏了。我就让他先找点,点对齐了再找
线,一步一步来,还是可以正确测量的。在测量角的大小时,电脑演示出不同
第 1 页 共 18 页
位置、不同大小的角,媒体上量角器的移动使学生清晰地了解量角时如何放置
量角器,如何看刻度。课件的演示效果较好,而且节省时间,形象生动,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缩短学生自主探究后表述的时间,观察和比较能力得到了发
展。
就课堂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手段,它更应与学科进行整合。现
代信息技术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带来了乐趣,更给人以启迪。在以后的教学中我
力求使电脑从教师的演示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从而培养学生运用信息
技术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
《角的度量》一课一直是我感到难以教学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
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
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
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我把教学过程设
计成四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是感知角的度量的必要性。我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
哪个角大?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
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
第二层是结合之前所学的度量知识,发现度量其实就是找到需要度量的对
象含有多少个“度量单位”,那么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呢?从而引出后续内
容。
第三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
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
生的表现来看,学生是具备较好的观察、总结能力的。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
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
右往左,中间正好都是90”;“我发现量角器上90这个刻度与量角器上最下
面这个刻度交叉在一个小点上”;“我从最大的刻度数是180这个数上猜测到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我发现下面有一个小半圆,最中间有一
个点”。你看学生研究得多认真,观察得多仔细!
第 2 页 共 18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6:5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25418304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集合15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集合15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