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更新时间:2024-04-01 05:31:38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成长相册)

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1

,

Vo

41

,

No.

08

99

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林英姿刘莞青王高琪杨昊张代华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采取一定的措施改

良盐碱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改善土地环境

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别从盐碱地现状、

改良技

术以及各灌区现状

3

个方面阐述了吉林西部盐碱地开发现状

探讨了吉林西部土壤氟化物高背景值在盐碱地改良

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

为后续合理利用盐碱地

优化盐碱地的改良措施和更好地控制灌区排水中的氟化物提供

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盐碱地

;改良措施

;氟化物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j.

nyyjs.

2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

也是农业发展

的重要基础。

尤其对于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

人均土地资源明显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⑴

在面临土

西部松原前郭县内土壤表层的盐渍化程度随土壤深度

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2008

年以来

吉林省启动了国家

战略层面的

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

将原在前郭县

内的前郭灌区以及乾安县内的未开发盐碱地规划为松

原灌区。

随着

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

的启动

国内

的一些学者也相继对松嫩平原地区盐碱地开发做出一

系列相关性的研究工作

樊自立

4

提出

原有耕地盐

壤质量退化

荒漠化

耕地减少的情况下

保护和合

理开发土地资源显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相关统计分析

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

9.5438

亿

hm

2

,

其中我国为

9913

hm

2

因而

,

改善盐碱地土

壤质量

对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开发利

用盐碱土

不仅是我国

21

世纪必须高度重视的生态

环境问题

也是解决

21

世纪我国

14

亿人口粮食问题

的一条重要途径

更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

由之路

1

吉林西部盐碱地改良技术及现状

渍化在减轻

新开发耕地盐渍化在发展

大部分耕地

都处于脱盐不稳定反复型状态

而才源

[5

等指出在

1959

2014

年期间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实质上增加了

30

hm

2

1.1

吉林西部盐碱地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松嫩平原西部的盐碱地面积约为

500

hm

2

,

中吉林省占比达到

21.30%

2

。吉林省的盐渍土主要

分布在本省的西部地区

主要涉及到

4

长春市

1

吉林西部大面积盐碱荒地

四平市

松原市与白山市

8

镇赍县

洮安县

大安县

通榆县

乾安县

前郭县

扶余县

农安

怀德县与梨树县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主要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变化主要分为

3

个阶段

1

阶段从

1950

年起

由于环境和人为的因素

松嫩平

属于苏打盐碱土类型

见图

1

土壤内主要含有较多

量的

Na

*

HCO

3

-

,

HCO

3

-

极易与

H

+

结合形成易挥发

原的部分天然草地逐年退化

原有的轻度盐渍化地区

转变为中度盐渍化地区

土壤类型逐步演变成草地盐

碱地

2

阶段从

1980

年起

,

由于人口日渐增加粮

CO

2

气体

土壤中剩余的

0H

-

与大量的

Na

+

结合形

成碱性化合物

该区域土壤大多

pH

较高

不利于大

多数植物的生长

于明荣

3

等在研究中得出

在吉林

收稿日期

2021-03-25

食需求不断增长

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耕地

其主要

集中在松原市前郭县内

。人为的开垦致使周边土地受

作者简介

林英姿

1968-

,

博士

三级教授

院长

研究方向

饮用水处理与资源化

污泥处置与资源化

100

2021

,

Vol.

41

,

No.

08

农业与技术

2

吉林西部各灌区开发现状

资源环境

到严重的破坏

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出现了大面积盐

碱地

3

阶段从

2000

年起

国家开始对吉林西部

地区规划管理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草地盐碱地

初步有规模地被开发为水田

1.2

吉林西部盐碱地改良措施

吉林西部地区现分别有松原

大安

前郭

3

大灌

松原灌区是吉林省在建的大型灌区,

是国家增产

千亿斤商品粮工程及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重点

工程

松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

19

hm2

,

其中水田

99073.

33hm

2

,

早田

70893.

33hm

2

,

天然草场

20033.

33hm

2

,

给水渠及排水渠等骨干工程于

2015

年开工建设

我国早在

20

世纪中期

便开始了对盐碱地的改

良研究

经过数十年间对盐碱地不断考察和勘测

成了

3

种不同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包括生物措施

学措施和物理措施

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是指通过种

植耐盐植物以及培养耐盐固氮菌等手段来降低土地盐

原灌区由前郭灌片和乾安灌片组成

历史上已建成的

前郭灌区也包括在松原灌区前郭灌片内。

前郭灌片位

碱化程度

从而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有效措施

6

化学措施改良盐碱地是指运用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

反应达到改良土壤

pH

值的效果

使耕地能在耕作时

更好地脱碱

7

];

物理措施改良盐碱地是指运用水旱轮

作的耕种方式将土壤中的盐分在稻田时期通过一系列

淋洗排出

这种农业改良措施可以减少土壤的流失

防止土壤返盐

降低农田盐碱化程度,

使土壤中的各

形态盐分重新配置

使土壤表层含盐量降低

保证作

物出苗生长

从而合理利用盐碱化土地

8

o

近几年

,

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措施逐渐成型

由于除氟技术的

不断发展

通过化学手段改性后的沸石材料也逐渐被

应用到盐碱地改良中

9

10

吉林西部地区的土壤类型为苏打盐碱化土壤且土

壤肥力较好

在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下

植水稻是治理吉林西部盐碱地

争取农业增产的最有

效措施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

土壤中可溶性盐随着

换水渗水

排出田外

或渗到土壤底层

因而脱盐碱

的效果明显

11

12

根据周和平

13

等学者的研究指出

盐碱化水稻土春季采用大水泡田一快灌一快排的方

如图

2,

稻田池中保持水层

5cm

左右

,

使土壤中

盐分能充分溶解于水中

泡田一般

2

3d,

使水中泥

浆沉淀后

采取大池口快速排水方法

将泡田水全部

彻底排出

对于一般轻盐碱化水稻土泡田期可洗盐

1

2

每次都要大水深灌

,

泡田

1

3d,

使泡田水沉

渍后迅速彻底排出这种方法既可大量洗盐

又可防止

水肥流失

被带出稻田

插秧后

为了提高土壤温

增强农田氧化

促进土壤熟化

一般白天灌水,

夜间排水凉田

以防返盐

春季降雨后应排干换水

2

吉林西部某稻田春季泡田期

于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

松原市前郭县松花江

三岔

河口以上

左岸

是以松花江为灌溉水源

利用哈达

锡伯屯

七门吐等泵站提水灌溉的大型灌区

安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56573.

33hm

2

计划分为

2

期实

1

期计划发展水田灌溉面积

21006.

67hm

2

,

目前

大安灌区期骨干及田间工程均已完工

见图

3o

3

吉林西部大安灌区某稻田给水渠

研究表明

前郭灌区现有水田

8120hm

2

,

其中盐碱

化水稻土

3386.

67hm

2

,

占灌区总水田面积的

41.7%

肖长来

梁秀娟

14]

在对前郭灌区的研究表明

灌溉

排水条件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土壤脱盐的好坏程度

,

从而决定土地的经济效益好坏

2008

年以来

各灌区

工程逐步实施

,

前郭灌区预计续建水田

3

hm

2

,

安灌区将新建水田

5.6

hm

2

15

o

灌溉高标准农田的

面积近年持续增长

在不断加大灌区供排水强度

强经济效益的同时

各灌区的排水多以地表径流、地

下潜水方式进入湖泊河流之中

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仍有待深入研究

3

吉林西部改良含氟盐碱地对环境的影响

3.

1

吉林西部高氟地区成因

由于氟离子较为活泼的化学性质

氟化物较为广

泛地存在于自然界

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氟化物的污

染来源以及氟化物的水一土迁移转化

根据谢正苗

吴卫红

16

等学者的研究指出

在钢铁和制铝等工业

的过程中会排出含氟的

三废

此外

由于自然环

境所带来的火山爆发以及沙漠地区也会有局部性的高

氟区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1

,

VW.41

,

No.

08

101

吉林省西部地区在地质历史上曾经火山活动频

值及其输出量鲜有报道

并且由于土壤种类不同

的迁移转化规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因此

调查

3

火山喷发时产生的气体和火山灰富含

HF

CaF

MgF

2

等含氟化合物

这些物质经沉降

风化

分解

大灌区氟化物赋存形态及本底值

模拟盐碱荒地开发

将氟释放出来进入土壤

致使该地区土壤本底值

氟含量较高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氟的富集与碱性

HCO

3

-

型水有关

其含量随着

Na

2

CO

3

NaHCO

3

含量

为水田时氟化物的输移规律

探讨农田耕作对氟化物

赋存形态的影响

可为控制区域性氟骨病及降低稻田

排水中的氟化物输出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1

]

张建锋

.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

J

]

.

水土

的增加而增加

[17]

氟元素又是亲石元素

在盐碱地

不断盐化和碱化的侵蚀下

岩石中的

硅化氟化物

极易形成结构简单的含氟化合物

在土壤的毛细作用

下向地表聚集

另外

苏打盐碱土自身碱性较强

保持研究

2005

(

06

)

:

28-30

,

107.

附态的氟极易被

OH

-

置换下来而形成水溶态

导致地

表水溶态氟含量较其它区域土壤高

3.2

氟的危害

氟是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

能够促进机体多项生理功能的发挥

参与机体的代谢

过程

促进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促进骨矿质

晶体生长

刺激成骨细胞形成

从而使骨量增加、

密度提高

生活中

氟较为普遍和广泛的用来预防龋

齿

保护牙齿健康

但是氟一旦过量并累积在机体

就会引起氟中毒

主要的中毒特征是损害骨骼和

牙齿

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另外

还会抑制细胞内

酶的活性

降低

D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破坏钙磷代

谢平衡

[18

'

19]

O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了部分食品中氟

的最高允许量

其中大米

面粉

W1.0mg

kg

-1

,

其它

食物

W1.5mg

kgT,

我国卫生部规定

每人每天通

过各种途径摄入氟的总量以

3.

5mg

为宜

3.3

含氟盐碱地改良为稻田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中的氟化物是大多数饮用水和食物中氟化物

的主要来源

可见土壤是氟环境化学体系的枢纽

稻田灌溉排水对土壤氟化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运移有

着直接影响

研究发现

吉林省西部盐碱土中表层土

全氟平均值为

266.

17mg

-

kg

-1

低于全国土壤中氟的

背景值

但是水溶态氟的平均含量为

13.

73mg

kg

-1,

远远高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CB15618-2008)

规定的

5mg

kg

-1

这也说明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中

氟的总量不高

但其可迁移性强

在盐碱地改良为稻

田时

由于不断对土壤进行浸泡和打浆

土壤中的氟

离子势必会随着稻田的排水而迁移

目前

大安灌区

和乾安灌区还在逐步开发

分别引二松

嫩江水灌

经土壤改良和洗盐

苏打盐碱土中大量的氟会随

农田排水进入水体

因此

对灌区开发时氟化物输出

量以及衡量其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对于后续吉林西部

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目前关于吉林西部

3

大灌区土壤耕层中氟的本底

[

2

]

王春裕

.

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

[

J

]

.

土壤通报

2004

(

10

)

:

643-647.

[

3

]

于明荣

.

吉林省前郭灌区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及环境保护研究

[

J

]

.

吉林水利

1999

(

04

)

:

42-45.

[

4

]

樊自立

.

中国西部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

[

J

]

.

干旱区治理

2002

(

06

)

:

98-102.

[

5

]

才源

.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J

]

.

农业与技

2019

(

10

)

:

48-52.

[

6

]

张巍

.

固氮蓝藻在松嫩平原盐碱土生态修复中作用的研究

[

D

]

.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

7

]

王玉江

.

磷石膏改良盐碱地的研究进展

[

J

]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

36

(

17

)

:

7413-7414.

[

8

]

沈万斌

.

农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及实例分析

[

J

]

.

吉林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1

(

01

)

103-106.

[

9

]

马晨

.

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

J

]

.

世界林业研究

2010

(

04

)

:

28-32.

[

10

]

郝秀珍

.

沸石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J

]

.

土壤

,

2003

(

02

)

:

103-106.

[

11

]

石元春

.

盐渍土的水盐运动

[

M

]

.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

1986.

[

12

]

王春裕

.

论盐渍土种稻生态改良

[

J

]

.

土壤通报

2002

,

33

(

02

)

:

94-95.

[

13

]

周和平

.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

J

]

.

现代农业科

2007

(

11

)

:

161-163

,

166.

[

14

]

肖长来

.

吉林省西部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

J

]

.吉

林水利

2004

(

04

)

:

4-7.

[

15

]

裘善文

.

吉林省西部盐碱化土地开发利用方向

关键技术及

可持续发展

[

C

]

.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暨东北西部生

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论坛文集

.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

:

3-12.

[

16

]

谢正苗

吴卫红

.

不同土壤中氟赋存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J

]

.

环境科学

2002

(

03

)

106-110.

[

17

]

刘金华

.

吉林省西部氟病区苏打盐碱土氟的赋存形态及分布

特征

[

J

]

.

土壤

2017

(

03

)

:

558-564.

[

18

]

戴盛

.

氟化钠对家蚕免疫功能的影响

[

D

]

.

苏州

苏州大学

2009.

[

19

]

蒋卫红

.

商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情

况调查分析

[

J

]

.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7

,

28

(

03

)

:

50

-

52.

(

责任编辑常阳阳

)

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5:31: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206982622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吉林西部含氟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pdf

标签:土壤   盐碱地   改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