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吊白居易)
李清照词作《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
李清照词作《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
《浣溪沙·子伤春更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反映贵
族女子的伤春情态。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
法,深刻生动;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
心的凄楚。全词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女主人公
孤寂的心情;寓伤春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格高韵胜,风格清丽,富有
诗的意境。
浣溪沙·子伤春更梳
子伤春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注释
①懒:《花草粹编》作“”,《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②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的点燃熏香的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
式各样,有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
瓷等不同。
③瑞脑:一种香料名。
④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的帐子。
⑤流苏: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⑥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
赏
这是一首反映贵族女子伤春情态的小调。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
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出一颗孤寂的心。
上片首句写人,“子伤春更梳”似是述事,其实却是极重要的'一
句心态描写: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
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接下来两句是写景,前句“晚风庭院落梅初”
中的“初”字用得极工巧,它使得写景之中又点出了季节时间:习习
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
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后句“淡云来往月疏疏”写淡淡的浮云在空
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以“疏疏”状月,除了给
月儿加上月色朦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还是一弯残月,它与“淡
云”、“晚风”、“落梅”前后相衬,构成了幽静中散发着凄清的景
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
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
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
前两句写室内陈设极尽华美“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镶嵌着美玉的鸭形熏炉中,还闲置着珍贵的龙脑香,懒得去点燃熏香;
织有朱红的樱桃花色的、覆盖如斗形的小帐低垂,上面装饰着五色纷
披的丝穗。这里主要写室内的静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鸭熏
炉闲瑞脑”中的一个“闲”字,不就闪现出女主人公因愁苦无绪,连
心爱的龙脑香味也懒得闻嗅了吗!结尾是一个问句“通犀还解避寒无”,
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气的犀角,名“辟寒犀”,据唐·王仁裕《开
元天宝遗事》记载:“开元二年冬,交趾国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
者请以金盘置于殿中,温然有暖气袭人”,该句意思是说:试问这只
金灿灿的辟寒犀角,现在还会不会再把温暖宜人的气味释放出来?句中
“还解”的一个“还”字点出了这样的内容:往昔之时,这只犀角曾
尽心尽意地为男女主人布温驱寒;而今伊人远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
也应感伤,你到底还知道抑或忘记了为孤独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词
人假借向犀角的设问,进一步刻划词中人触物伤情多愁善感的性格,
也使句意曲折婉转、摇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细纹的水面上,又激打起
一圈向周边渐渐扩展的涟漪。
该篇在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值得加以强调的当推:炼字维妙,不
着雕痕;未画愁容,愁态毕现。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4:3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9171182622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清照词作《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清照词作《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