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更新时间:2024-03-31 19:23:29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宝宝辅食添加顺序)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年第

2

(

总第

68

)

●幼儿园课程改革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吕智红

  张雪门先生

(

1891

1973

)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

儿教育专家。他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全都献给了儿童

和幼儿教育事业

,

毕生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工作

,

在幼师教育、幼稚园课程建设等方面形

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论体系。他的行为课程作

为一个时代的典型的课程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行为课程进行考察

,

以期

为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于生活

,

它从生活而来

,

从生活而开展

,

也从生活而

结束。”

以上两种理论成为张雪门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方

式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思想发展

早在

1926

,

张雪门的课程观已初步形成。经

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

,

他的课程思想也有了

新的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张雪门课

程思想发展的脉胳。

(

)

课程概念的界定

20

年代

,

张雪门对课程的定义是

:

“课程是经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理论基础

作为幼儿教育专家

,

张雪门尤为注意不断吸收

同时代有关的最新学术成果

,

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

学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

,

并且将其运用到幼

儿教育领域中

,

这也是行为课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原因之一。

早期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决定

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的新行为主义还通过强调

“操作”这一互动行为把人的心理与意识也纳入了心

理学的研究范围。张雪门将这些观点运用到他的行

为课程之中

,

提出活动是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的主

要手段

,

幼稚园应创设积极的环境以引起儿童的主

动活动。到了后期

,

他又将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儿童

的思维能力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加以研究。

幼稚园行为课程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实

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要以儿童

为中心

,

课程要为生活作准备。张雪门在行为课程

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

始终把课程要符合儿童身心

发展的规律作为一条根本原则

,

同时课程必须和儿

童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

,

因此“

,

这份课程完全根据

,

是人类的经验

,

用最经济的手段

,

按有组织的调

,

用各种的方法

,

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这一

定义明显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

强调创设积

极的环境来引起儿童的活动。

30

年代

,

他这样写道“

:

课程非但是人类生活的

经验

,

尤其是有价值的经验的选品。”课程的指向更

加明确了。什么是“有价值的”“选品”呢

?

张雪门用

自然经验和课程加以比较说明。他认为自然经验

“太零碎

,

太紊乱

,

获得太不经济

,

仅有适应简单环境

的常识

,

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课程应当是经

过组织的、适应儿童生长的、合于时代需要的经验选

品。

60

年代

,

张雪门才首次阐明了什么叫行为课

程“

:

生活就是教育

;

五六岁的孩子在幼稚园的实践

,

就是行为课程。”课程既是经验的选品

,

同时又要符

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

,

生活就成为两者之间的结

合点

,

但必须是儿童眼前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

26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年第

2

(

总第

68

)

●幼儿园课程改革        

而不是未来的生活。只有通过对这种生活的学习才

能获得真正对他们有益的经验

,

使儿童获得真正的

发展。这也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张雪门认为课程

是经过选择的经验

,

而活动化和生活化是幼稚园行

为课程的主要特征。这两点也正是当代幼儿园课程

改革的方向。

(

)

课程理论的指导思想

1

1“国家本位”与“儿童本位”相结合

到了这一问题

,

并开始着手修订自己早年的课程理

论。他指出“

:

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

,

却需在劳动上

劳心。”“但错误行为的结果

,

必唤起其心理的思想

;

从思想所引出的动作

,

如果仍旧失败

,

一定再思想再

行动一直到完全解决了为止。这一种行为

,

不是单

独的劳力

,

也不是单独的劳心

,

却是在劳动上劳心。”

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绝不仅仅是为行为而行为

,

更需

要在行为中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后来张雪门将这

一点作为实施行为课程的重要原则。

早年的张雪门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

,

主张教

育应当以儿童为本位。随时间的推移

,

他逐渐认识

到了这一思想的偏颇。“在起初我仅承认儿童为一

切的本位

;

我的意思

,

好像什么全都可以不必管

,

要能够使儿童的心身发展

,

将来社会的建设就包含

在现时的教育中了。近一年来

,

我的心

,

从我的文字

上渐倾向于社会的需要

;

似乎抛去了社会而空谈儿

童的心身

,

教育总要落空的

,

其结果恐怕和抛开了儿

童专注将来的社会以至毁坏了儿童现时的生活有一

样的危险。”于是他重新编写了《新幼稚教育》和《幼

稚教育新论》等书

,

明确指出对旧本引以为憾的首要

原因就是“儿童本位的学说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

国情及时代的需要”。当时中国需要的是以改造中

华民族作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事实上

,

张雪门以他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

终身都在寻求着适合中华民族

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的课程思想可以说是“国家本

位”与“儿童本位”的辩证结合。

2

1“思”与“行”相结合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结构

张雪门行为课程理论从儿童个体身心发展需要

出发

,

兼顾社会需求

,

强调课程内容要根据儿童的直

接经验

,

主张各科之间的界限不宜分得过于清楚

,

以混合教学为主。

(

)

行为课程的目的

1

1“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从科学的儿童观出

,

张雪门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特别的规律的

,

教育必须从儿童的能力、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出发

,

才有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2

1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根据杜威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观点

,

张雪门主张

着重培养儿童“改造旧经验

,

扩充新经验”的方法

,

不是像传统教育总是急于塞进去很多“新经验”

,

样只能适得其反。

3

1“培养其生活的能力”。当时中国需要的是能

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

不再是手无缚鸡之

力的一介书生。这一目标不仅体现了当时时代的特

,

而且在幼儿教育“唯智化”倾向愈演愈烈的今天

,

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

)

行为课程的内容

张雪门早年论及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

,

多强调直接经验、活动、社会生活等概念

,

对儿童

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几乎未曾涉及

,

这和早期行为

主义只见行为而无视意识的指导思想是有关系的。

但张雪门始终关注国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

稍有

动向就可以在他的幼儿教育领域中得到反映。当新

行为主义对行为与意识日渐正视的时候

,

他也认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

张雪门提出了选择内容的

具体标准

:

(

1

)

“应合于儿童的需要”

,

符合并且促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

(

2

)

“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

相对于个人生活而言的社会风俗以及个人在介入社

27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年第

2

(

总第

68

)

●幼儿园课程改革        

会生活时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

,

如饮食、起居的习

惯、穿衣的技能、文字和数的知识等

,

都应成为课程

内容的一部分。

(

3

)

“应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

料”

,

而不是由成人来主观地决定“

,

因为成人的经

,

不是儿童的经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张雪门对

儿童主体的尊重及其本土化的教育思想。

(

4

)

“应顾

到社会生活的需要”

,

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到儿童现时

生活的需要

,

又要考虑儿童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

5

)

“上面所述还没有道及的一切冲动习惯态度”

,

关知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查找和了解

,

对儿童

发散型的求知欲才能做到“处处逢源”。

(

2

)

“技术上

的准备”。对于一节课中的各种小活动都要细细考

,

看它们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

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兴趣等等。

(

3

)

“作业程序分析的

准备”。这是说把完整的活动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

步骤会有助于儿童的学习。即使有些活动初看时似

乎觉得对儿童有些难度

,

但只要分解合理、循序渐

,

儿童同样可以掌握。当代国际幼教界对这方面

的研究依然热情正酣。

(

4

)

“工具、材料的准备”

,

括教师用的教具和学生用的工具、材料等都要事先

购置。

(

5

)

“集中心力的准备”。如果说上面四种是

关于“知”的

,

那么这第五种就是关于“情”的。上课

,

教师一定要酝酿自己的感情

,

带着对孩子的爱、

带着满足他们求知欲的渴望走进教室

,

儿童才会真

正活泼、自由地参与活动

,

行为课程的实施才真正有

效。对今天的幼儿教师而言

,

把“情”作为备课的一

项重要内容恐怕还是很值得大力提倡的。

关于实施中的指导

,

张雪门认为“

:

所谓指导

,

完全抛弃了成人主观的成见

,

切切实实注意幼童需

要而给以满足

,

并时时注意他们的困难

,

加以解决和

帮助”。指导分六种

:

(

1

)

“计划上的指导”。教师心

里有了全盘计划之后

,

遇到具体的事情

,

应给儿童机

会让他们自己思考并制定计划

,

教师仅仅指出错误

之处并加以鼓励

,

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

2

)

“知识上的指导”。教师不应对知识作系

统的讲解“

,

而是在幼童的行动中

,

随时随地的提供

和补充”。

(

3

)

“技术上的指导”。比如儿童剪贴时用

的浆糊要不多不少才能粘牢

,

这就是“技术”。教师

对此的指导

,

与其示范教学

,

不如在参与儿童活动时

加以暗示

,

或引导他们互相参观比较。此外

,

关于

“兴趣”“习惯”和“态度”上的指导

,

教师应做到运用

多种方式、正面地、随时随地地在儿童的活动中加以

引导。尽管上述六点都是针对老师提出的要求

,

括对一些突发事件加以正确引导的灵活性原则和用

以适应不同环境的普遍原则等。

根据以上标准

,

他将选择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

(

1

)

“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

,

即儿童主动进行的一些

活动

,

如攀登、呼吸等。

(

2

)

“儿童的自然环境”

,

包括

儿童周围生活中的一切有关自然界的事物与知识。

(

3

)

“儿童的社会环境”

,

即与儿童现在生活或未来生

活相关的社会生活知识

,

如商店是什么样子

?

怎样

买东西

?

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应该怎样做

?

等。

在设计课程的时候

,

张雪门把这些内容按照学

科体系划分为“游戏”“工作”“故事和歌谣”“音乐”

“常识”“科学”“算术”等领域。其中“

,

工作”是指借

助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一定作品的活动

,

分为积木、积

铁、泥工等

13

个种类。张雪门特别强调

,

在对儿童

进行教学时

,

领域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太清楚

,

应以

混合教学为主。这和我们现在课程整体化的思想是

一致的。

(

)

行为课程的实施

张雪门将行为课程的实施分为实施前的准备、

实施中的指导和实施后的进展三个部分。这是张雪

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中颇具特色的部分

,

其中不

少主张在今天仍然给我们很大启示。

实施前的准备类似于今天的“备课”

,

包括

:

(

1

)

“知识上的准备”。教师应将课程中有关知识点的相

28

《学前教育研究》

1998

年第

2

(

总第

68

)

●幼儿园课程改革        

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张雪门“只见儿童不见成人”的课

程指导观

,

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与学习的。

实施后的进展分为四个方面

:

(

1

)

“对儿童行为应

有检讨”。一次活动结束以后

,

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要

有恰当评价

,

让他们明白好和坏的所在及原因。

(

2

)

“对幼童的行为应有继续的注意”。教师要留心观察

儿童的行为

,

善于从上一个活动中捕捉动机

,

自然地

引导儿童进入下一个活动

,

如此连续不断地进行

,

键在于教师注意观察、善于发现。

(

3

)

“对儿童行为应

有记录”。对幼童重要行为的详细记录“不但可以供

将来的考察

,

而且可以发现教师自己失败及成功的地

(

4

)

方。”“对幼童行为经验应有估计”。这是指在每一

(

)

以活动为手段

,

通过直接经验使儿童获得

发展

无论是福禄贝尔的“游戏”还是蒙台梭利的“工

作”

,

其根本都是强调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发

展。张雪门直接以“行为”二字命名他的幼稚园课程

体系

,

不仅表明了对封建教育中的“灌输”的否定

,

时也表明了张雪门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看法

:

儿童

既不是容器

,

也不是任人捏塑的泥胚“

,

儿童是生长

的有机体。……他用自己的生理与心理

,

与其当时

的环境相接触

,

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

,

俾得逐渐生

,

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

(

)

以生活为教材

,

发挥儿童周围环境的教育

单元活动结束以后

,

教师应当把实际达到的效果和预

定的目标加以对照。这是对目标达成程度的检验

,

虽然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

,

但对课程的改进和实施时

质量的保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功能

传统教育之所以用《三字经》《、千字文》等作为

教材

,

是因为封建社会需要儿童掌握这些知识

,

而他

们此时此刻自身的兴趣与需要却被抛在一边

,

因此

儿童在传统教育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从生活

而来

,

从生活而开展

,

也从生活而结束”的行为课程

不仅将生活作为内容

,

同时也作为目的

,

它和儿童擅

长掌握直接经验的特点相吻合

,

使仅仅为未来生活

做准备的教育具有了现时的意义。一旦教育与儿童

眼前的生活融合为一

,

作为内容的生活就是儿童熟

悉的、有用的经验

,

而在这些经验当中则贯穿了未来

生活的目的

,

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

儿童在教育中

就会表现得愉快而卓有成效。

四、行为课程的特点

行为课程对三四十年代我国北方的幼儿教育

,

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台湾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

,

这是由这一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

)

兼顾了社会的需求和儿童个体的发展

这一观点体现在张雪门课程思想的方方面面。

如早年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就是教给儿童能够学而

且必须学”的经验“

,

能够学”是以儿童为立足点来考

虑问题“

,

必须学”则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斟酌选择

;

在制定课程标准时

,

他专门论述了课程一定要兼顾

个体与社会的需求

;

在动机的分类上亦以两者的关

系作为划分的维度等等。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

,

为课程是儿童本位的

;

相对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而言

,

行为课程又是社会本位的。张雪门根据科学的儿童

观和时代与社会的需要

,

将两种完全对立的课程中

的可取之处融进了行为课程中

,

正是由于这种辩证

思想的指导

,

行为课程不仅具有了历史的价值

,

更具

有了时代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1戴自俺《

: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

,

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4

2

1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

:,

民教育出版社

,1995

3

1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

:

展史》

,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

作者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幼教系

)

29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9:23: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842093038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儿童   课程   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