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网络安全责任制)
科学名人的小故事
让我们了解下以下科学名人的小故事吧!
拉曼的故事
拉曼是印度的物理学家,是著名的光散射问题专家。
1921年,拉曼出席了在牛津召开的英国大学会议,在会上他作了精彩的科研报告,备
受人们的欢迎。
在取道地中海回国的途中,拉曼偶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促成了他科学研究的新转
折。
轮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人了一碧万顷的地中海。蔚蓝色的海面风平浪静,拉曼信
步来到甲板眺塱海面,旁边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在谈话。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第 1 页 共 7 页
显然,这个小男孩是聪明好学的,他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碧蓝的海水成了小男孩疑问的对象。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只好向拉曼投去求援的目
光。拉曼蹲下身来,亲切地牵着小男孩的手,说:“小朋友,海水之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
它反射了天空的蓝色。”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了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勛爵, 这位以
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
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 那个充满
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
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
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一回到研究室,就开始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呈现蓝色的课题。他运用爱因斯坦等
人的涨落理论进行研究,观察光线穿过海水时的散射现象。通过大量的实验,他发现,在
光散射实验中,散射光中有新的不同波长成分,它和散射物质的结构密切相关。1922年,
拉曼发表论文,用细致的分析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颜色的机理,与大气
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此后,他和助手又在其他液体、固体
和气体中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散射效应。
第 2 页 共 7 页
拉曼发现的光散射效应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为全世界的科学研
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了纪念拉曼,人们把这种光散射效应称为“拉曼效应”。
1930年,拉曼因发现光散射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的故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大的发现。在这些发现中,最
杰出的两项成果是相对论和最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创立者是玻尔。
玻尔是丹麦人,父亲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玻尔的父亲有三个很
好的朋友:一个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哲学家,另个是语言学家。他们四个人常常在周五的
晚上聚在一起,谈论物理、哲学、文学等很多领域的问题。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玻尔
都会坐在边上,静静地倾听。时间长了,他逐渐能够理解父亲和朋友们谈话的内容,偶尔
玻尔也会插上几句,使得那个物理学家很惊讶。他发现小玻尔对于物理学有着非常浓厚的
兴趣,而且在对物理学现象及原理的理解上很有天分。大约就是在这个时候,小玻尔开始
萌生了要成为物理学家的理想。
刚上小学时,一次父亲带他和弟弟去教堂里玩,他们登上教堂的塔顶,父亲发现玻尔
一直盯着上面的大钟看,于是问玻尔:“你对钟感兴趣吗?”
“嗯,爸爸,我想去看看钟的结构,可以吗?”玻尔问。
第 3 页 共 7 页
“去吧,小心点!”父亲叮嘱道。然而,急于四处游玩的弟弟有些不高兴了:“钟有什
么看头,一点儿学问都没有。”
“所有的东西都有学问,你要相信这一点。”父亲及时纠正了儿产的偏见。一会儿后,
玻尔回来了,他确实获得了知识:他发现钟上的指针转动是因为后面的齿轮相互啮合转动
造成的。玻尔很兴奋地告诉父亲他的发现,玻尔不仅努力认识不知道的事物,更亲自动手
来获得知识。他很喜欢自己修理东西,家里需要修理的东西,他都会拿去自己试试。
有一次,玻尔自行车的飞轮坏了,他自己动手修理:他把轮子卸下来,换掉坏的飞轮,
然而在安装新的飞轮时,却总安不合适,轮胎不知怎么回事总是歪的。
玻尔拆下、装上试了好几次,还是不成功,但玻尔没有气馁,还是继续摸索,继续尝
试。然而,从旁边经过的母亲见了,已经有些心疼儿子,想叫修理工来解决问题,却被父
亲阻止了,父亲说:“让孩子自己干吧,相信他会修好的, 而当他自己动手做好一件事情
的时候,那种喜悦是令他难忘的。”
果然,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小玻尔在数次尝试之后,终于将车子修好了。他很高
兴,而且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信。
就是这样,玻尔越来越显示出他特有的智慧。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哥本哈根
大学,攻读理论物理。不久留学英国,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那里,他终于创立
了自己的原子结构理论,并且大胆提出电子跃迁的能级假设。玻尔的研究—经公布,就轰动
了整个科学界,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玻尔终于实现了小时候就定下的理想。
第 4 页 共 7 页
费米的故事
费米是一位美籍意大利科学家,也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为了开发学生们的智
力和才能,费米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式。他说,当你听到一个问题,可你对问题的
答案丝毫都不知道,你肯定会认为所提供的信息或已知条件太少了,因而无法解决它;但是
当这个问题被分解成几个次级问题,每个问题不用求教专家或书本都能解答时,你就接近
于得到准确的答案。
比如,你想知道地球周围的大气质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好像无从下手,但是
稍有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某105帕,大气有压强完全是因为大
气有重力,而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千米是我们熟悉的物理量,求出地球的表面积后再乘
以大气的总重力,进而顺利地得到地球上空气的总质量。
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个早晨,世界第一颗试验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上爆炸,
40秒钟后,震波传到费米和他的学生们驻扎的基地,费米把一些碎纸屑扔向空中让其随风
飘落,然后通过迅速计算,费米向他的学生们宣布爆炸的能量相当于1万吨烈性炸药,学
生们非常佩服,但并不惊奇。费米的天才闻名于整个科学界,他在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
物理学奖。
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独立思考,迅速得到结论,是费米处理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
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日常问题。
贝尔德发明电视机的故事
1925年的一天,伦敦一家最大的百货店顾客盈门。一批又一批的顾客涌向店内两间相
第 5 页 共 7 页
连的小室。据说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能把接收到的图像再现出来。观众们乘兴而来,但扫兴
而归。因为他们看到的仅仅是模糊不清的影子和闪烁不定的轮廓。
“这不是吹牛吗?这叫什么图像。”
“追求广告效应,不讲真话,应该告这个所谓的发明者”。“不是他的错,是百货商店老
板的馊主意”。
人们议论纷纷,有一些热心者则不断地向发明者追问:“你怎么不把图像弄清楚些
呢?”“你能不能传一只动物什么的给我们看看?”
“对不起、对不起。目前的技术还没有办法。”发明家贝尔德在一边无奈而又尴尬地
回答着人们的追问。
贝尔德是个不到20岁的英国青年,当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通讯、广播了。世
界上许多发明家,其中有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大师,都想发明能传播现场实况的电视
机。但都没有成功。贝尔德却立志要发明电视机。
贝尔德在英格兰西南部的黑斯廷斯,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实验窒。但他没有实验经费,只好
用一只盥洗盆做框架,把它和一只破茶叶箱相连,箱上安装了一只从废物堆里捡来的电动机,
它可转动用马粪纸做成的四周戳有小洞洞的“扫描圆盆”,还有装在旧饼干箱里的投影灯。
几块透镜及从报废的军用电视机上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这一切凌乱的东西被贝尔德用胶水、
细绳及电线串连在一起,成了他发明机的实验装置。贝尔德知道电视机的原理:应该把要发送
第 6 页 共 7 页
的场景分成许多小点儿,暗的或明的,再以电信号的形式发送出去,最后在接收的一端让它重
现出来。
贝尔德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年复一年地实验,他实验装置被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经过十
八年的努力,1924年春天,贝尔德成功地发射了一朵十字花。但发射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
忽有忽无,只是一个轮廓。
为了找明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又开始了新一番试验。他想原因也许是电压不足?
于是他把好几百个干电池连接起来。他接通了电路,可是不小心左手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
线,高达2022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倒在地,他昏迷了过去。第二天的伦敦《每日快报》马上
用大字标题报道了贝尔德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
第 7 页 共 7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3:0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614061784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科学名人的小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科学名人的小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