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平凡之人)
一
农
村
观
察
建国以来小农经济的三大
历史性变迁
口葛传宇
【内容提要]对于小农经济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鲜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经验的立场上的研究。
建国以来,小农经济在中国曾经发生过三次历史性嬗变,但直到现在小农经济形态仍然保留着。党的十七大以后,
小农经济的演变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土地流转将可能进一步演化成土地集中,即规模化经营。但是,历史是一面
镜子。小农经济的现代转型既要考虑到中国的历史经验事实,又要照顾到现实需要,建立合理规范的法律制度使
其变迁能够顺利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小农经济;三大历史性变迁;土地流转;土地买卖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91(2010)03—0070—04
小农经济在学术界曾经引起过很大争议,其理论派别众多、庞杂,所研
究的依据各不相同。而目前,小农经济在中国正发生着历史性嬗变。虽然
小农经济已如何清涟所言——“走到尽头”,但是任何对于小农经济的“大
手术”都不得不考虑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稳定型”结构的影响。因此,任
何盲动的措施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纵观建国以来,在制度上小农经济
发生过三次大的变迁,作为制度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其中就包含着小农经
济变革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
、
小农经济的第一次
历史性变迁(1949—1953年)
建国以后,小农经济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即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
革政策废除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曾经长期的、前赴后继的为
此奋斗的农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从农民这一头来看,和过去相比较,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之所以提高,主
要是因为土地的产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个体的积极性。土地改革以后的农
民个体经济,已经不同于封建统治下的农民个体经济,因为他们“从封建主
义的剥削和统治下解放出来,变成了私有小块土地的个体劳动者。”_l 由于
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这种紧密结合,决定了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自己和他
的家庭成员所有。在这种积极性的激励下,一段时间内新中国农业生产出
【收稿日期】2010一O1—07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作者简介】葛传宇(1979一 ),男,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70
一
现过“古树开花”的新气象,翻身农民的收人也
逐年增长。
段只是加强了农民中既有的帮扶制度。
农
村
观
第二,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特
殊性决定了农业只适合于家庭经营,集体化必
然要失败。“农作物在田间是在自然力的推动
下自己生长的,并不需要人力的过多参与。自
然性是农业的根本特点,它派生出其他特
点。” 3 因此,农作物生长中并不需要过多的人
力参与,只要不违农时,农作物随着自然季节而
察
从党的方面来看,同农民们的喜悦心情不
一
样,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大背景下,党深刻
地认识到农民个体经济仍然具有局限性。首
先,小农经济的发展同整个国家向社会主义方
向过渡的大背景不相符。当时认为社会主义实
行的是计划经济,而小农经济显然是一家一户
的计划,这同整个国家的大计划有矛盾。其次, 生长。集体化大量劳力的投入与劳动生产率的
担心农民个体经济的消极性,即农村中再次出
现两级分化,产生新的不平等现象。根据当时
的调查显示,农村的阶级分化趋势确实有所抬
头,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中的商业投机和高利
贷活动的日益猖獗。
要解决上述问题,讨论也是相当热闹。当
然,理论界普遍认为小农经济的前途是向社会
化大生产方向过渡,即用国家主义的教育方式
引导农民向农业合作化方向发展。
二、小农经济的第二次历史
性变迁(1953—1978年)
1953年是农业合作化的第一年,小农经济
在中国大地悄然发生着变化。1957年上下全
国正酝酿着大规模的集体化运动,到了1958年
以后就进入到集体化的高潮时期。可是,后来
人们看到集体化并不必然带来高产量,农业的
产量并非和集中的程度成正比。从农业发展的
大方向来看,选择农业合作化并没有错,而是其
后过快的集体化运动带来对于小农经济的全面
摧毁。
小农经济的第二次变迁是一次惨痛的经
历,期间经历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
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这几个阶段。
客观上讲,互助组和初级社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而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则过急过左。为什么这样
说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国初期农业生产资料相当匮乏,互
助组和初级社阶段弥补了农业生产发展的不
足。根据当时对二十三省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二
户农家调查显示,土改结束时,平均每户占有耕
畜0.64头,犁0.54部,水车0.1部,就是说平
均每户只有半部犁、半头多耕畜,十分之一部水
车。 几千年来,在生产中农民们就已经形成
了相互配合的习惯。因此,互助组和初级社阶
提高并不成正比,相反过多劳力投入是对自然
农业的破坏。
第三,高级社和人民公社破坏了小农经济
的生产基础,使得小农经济成为社会制度大变
革的牺牲品。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快速过渡
到社会主义乃至于后来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
其愿景是好的,但是客观上却是以牺牲小农经
济来实现强国梦的。取消生产资料私有制,统
一
指挥,统一分配的大集体制度,农民们对此极
不适应,也不敢反对。因此,小农生产的基础被
破坏了,小农成为服从于国家制度安排中的一
环,失去其积极性。
另外,从小农经济的理论上来讲,西奥多・
w・舒尔茨就反对将传统农业中的小农认为是
因循守旧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小农是极具理性
的经济人 。高度的农业集体化使得小农和
生产的产品相分离,阉割其私有性,对于农业经
济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随后,在农村
中爆发一波又一波的“分田到户”运动,可以看
作是对这一制度的强力反弹。
三、小农经济的第三次历史
性变迁(1978—1985年)
和第二次变迁不同,建国以来小农经济的
第三次拐点发生在70年代末,历史不可阻挡的
选择了“分田到户”运动。据杜润生说包产到
户这件事在农村中出现过四次 ],主要是农民
的自发倾向,而非上层的政策设计,只是到70
年代末这股风才逐渐从下层刮到上层。1978
年12月,小岗村“十八户”农民的生死手印从
此掀开中国农村历史崭新的一页。其后,1985
年国家正式取消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农
业生产更是得到了加强。
然而,学术界对于80年代初期粮食增产与
分田到户之间的关系产生过分歧。怀疑一方指
71
●
农
村
观
察
出分田到户后的农产品产量不如集体劳动时的
农产品产量,产量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中美关
系解冻,中国从西方引进了化肥项目,这些化肥
项目到分田到户那个时间点陆续建成投产。学
者老田指出:“真正起到重大作用主要还不是
生产的基础还十分薄弱;第二次变迁经历了一
些曲折,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农业几乎一度
崩溃,直到1978年农业的元气还尚未恢复。从
第三次的结果上看,1979—1984年农业连续6
年持续高速发展,年均递增7.6%。 8 事实上,
第三次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增产的效果更加明
因为‘分田到户’的制度安排,而是政策工具运
用和对资源分配重点的人为调节,才在短期内
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_6 这些怀疑不无道
显,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步伐更加快速。可见,
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
理,实际上从1985年开始农业生产就出现滑坡
现象,此后粮食产量持续4年徘徊,直到1989
年这一局面才得以结束。
虽然“分田到户”运动一开始就争论激烈,
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最终恢复了农民土地经营自
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正如邓小平后来
指出的那样:“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
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
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
的指导。”" 可见,这一次变迁是农业的内生性
变革,是奠定目前中国小农经济基本格局的关
键转型时期。
四、对于三次小农经济变迁的总结
小农经济的三次变迁是沿着由传统向现代
转型的过程,是中国实现小农经济历史跨越的
关键时期。但是,小农经济并非中国由传统向
现代转型的终极形态,无疑每一次变迁都会牵
动着中国人的心。然而,这个过程还在继续,至
今仍未显示出其彻底解决之道。痛定思痛,小
农经济的变迁还是有着许多经验需要回头复
习,至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经验:
第一,从过程上来看,三次小农经济变迁是
沿着小农——大农——小农的历史逻辑前进
的。显然,第二次变迁是一个弯道,走得过急过
左,最终被第三次变迁的强大动力拉了回来。
小农经济的过去,像“共产风”、“大跃进”、政社
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这样超经验的模式,在当
时只能带来混乱,不具有建设性。所以,任何理
论只有从理想主义走向经验主义,才是可靠的
理论;任何制度模式只有同中国的具体经验相
结合,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效应。否则,理论
是理论,模式是模式,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
第二,从结果上来看,三次小农经济的变迁
都有积极的一面,但是第三次变迁的优势更加
明显。第一次变迁的时间比较短促,当时农业
72
的。
总之,现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转
型中的社会极容易出现意识形态的偏见与具体
经验的背离,而在两者的背离之中,会出现许多
不寻常的与现存理论完全相悖的现象。因此,
小农经济的变革不应拘泥于既有的模式限制,
而应该在事实中找寻其强有力的说明。
五、对于当下小农经济变迁的思考
土地承包制度以来,小农经济的发展并不
平坦。1985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出现下滑,
直到1988年形势才好转。但是,在1991—
1994年,粮食产量又开始徘徊,到1995年再度
走出徘徊。另外,随着城市改革步伐的逐渐深
入,市场经济对于小农经济的冲击也越来越明
显。因此,土地承包制度在农村实施以来,中国
小农经济的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
8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
包法》,并于2003年3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
第二章专设第五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真正具备了“合法
身份”。 9 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农
村土地自由流转制度,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
泛讨论。大体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秦晖代
表的强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还不彻底,应该学
习西方先进经验,即土地私有化;另一种是以温
铁军为代表的对农村中土地流转政策持谨慎态
度,认为土地流转要注意形式与条件。因此,土
地流转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村制度改革进入到又
一
个崭新的阶段。
从农村的实践上来看,土地流转现象确实
在不断地进行着。目前,随着农村中大量农民
转移到城市,留下的农民逐年减少,搞规模化经
营的条件已经具备。总的来看,农村中土地流
转形式有转包、租赁、转让、互换、人股等,占到
■
农
大多数的是从事非农经营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
农户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给农村中的种粮大
户。_】。 但是,近来笔者在自己家乡附近发现,许
务,最终使土地流转制度走上和谐发展和科学
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0:10.
察
多靠近公路边上的、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土地
在农村中进行私下买卖,有些甚至是巧取豪夺。
按理说,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应该不在少数。
“土地流转”与“土地买卖”只两字之差,但
[2]苏星.土地改革以后,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
在实践中其意义却极易混同。农村土地属于集
义两条道路的斗争[J].经济研究,1965,(7).
体土地,国家是禁止买卖的,但是农民的交易是
[3]高亮之.农业集体化为什么会失败[J].炎黄春秋,
2008,(9).
在法律知识欠缺的“无知之幕”状态下进行的。
[4]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
这种行为属于国家政策制定的模糊区,亦属于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22.
国家政策制定的重点区。现今,土地私有化、土
[5]杜润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
地自由买卖在农村中并不可取,土地依然是农
科学出版社,1985:15.
民的“命根子”,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
[6]老田.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重点转移”与“杜润
全铺到农村的时候,土地仍然承担着农民社会
生一林毅夫假设”[M].中国乡村研究・第五集,福建
保障的功能,失去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极危险
教育出版社,2007.
的。对此,我们既不可以受制于某种制度模式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的顶礼膜拜,更不可以陷于意识形态僵化的泥
1993:382.
潭之中失去改革小农经济的历史契机。
[8]王玉茹.中国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93.
最后,我们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赵谦.“重庆试验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思考
的今天,国家应该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制度的法
[J].安徽农业科学,2008,(14).
制建设,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法规来保
[1O]钱东.余杭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
障其合理的、正常的进行,约束和规范其行为,
议[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9,(4).
同时也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
(责任编辑:邓秀丽)
73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0:0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11850626178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建国以来小农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建国以来小农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